初三化学实验设计之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隔
1.化学原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这种作用是平衡的,使分子在一定的位置上运动,分子之间的间隔也就确定了。当不同物质混合后,由于其他分子的渗入,改变了分子之间的这种平衡,分子之间的作用改变了,使分子间距发生了改变,从外观上看,就使物质的总体积发生了变化。一般来说,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种物质的体积和,但也有少数物质混合物,体积反而增大了。
2.实验仪器:量筒、烧杯、滴管、玻璃棒等。
实验药品:酒精、水等。
3.探究方案:
⑴ 取一去200 mL量筒,向其中倒入接近100 mL刻度的水。视线平线100 mL刻度线,用滴管慢慢向其中加水至正好到100 mL刻度线为止。如图9-1。
用同样的方法量取100 mL酒精,待用。
将酒精倒入水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静置,观察读数。总体积为193 mL(室温下)。
www.350xue.com
4.探究评价:
该实验仅就混合溶解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但由于200 mL量筒口径较大,总体积仅减少7 mL左右,不易观察。准确平视液面凹液面的最底点也不易做到,误差较大。这为实验的准确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5.资源开发:
在小型饮料瓶(颈部尽可能细些)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晶体(视饮料瓶大小而定),缓缓注入冷水直接完全加满为止。盖上瓶盖并旋紧,上下颠倒若干次,到白糖完全溶解为止。静置片刻,小心打开瓶盖,观察液面下降了。
该实验可安排学生家庭实验,很方便,且现象不难观察到。
6.创新思维:
在水中滴入少量红墨水,使其变红色,用量筒量取此液体50 mL。倒入100 mL烧瓶中,再缓缓加入酒精直到加满为止,塞紧带长玻璃管的单孔塞。用橡皮圈记下玻璃管内液体的高度(如图9-2A)。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之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隔
- › 初三化学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 › 初三化学: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
- › 初三化学计算题教学探析
- › 初三化学新课标主体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 › 初三化学新课程下的“学化学”
- › 初三化学总结:固体药品取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 初三化学总结:空气知识点
- › 初三化学:化学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 初三化学酸碱盐十大知识点(1).
- › 初三化学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方程式
- › 初三化学金属方程式
- › 初三化学酸碱盐方程式
- › 初三化学酸碱盐十大知识点(2)
- › 初三化学酸碱盐十大知识点(3)
- › 初三化学实验的羁绊操作步骤
- › 初三化学实验中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tag: 初三化学 初中化学实验,初中化学实验题大全,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化学教学 - 初中化学 - 初中化学实验
栏目导航
- ·课外实验 用皂泡法检验硬水的硬度
- ·课外实验 制作“叶脉书签”
- ·九年级化学炭的实验
- ·初中化学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 ·化学课外实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初中化学实验对“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
- ·初中化学空气中氧气测定实验
- ·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
-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部分的讲解
- ·利用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 ·精心安排实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 ·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
- ·化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途径的教学策略
- ·初中化学课外实验 木炭吸附溶液中的色
- ·初中化学课外实验 二氧化碳性质的系列
- ·初中化学课堂实验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课堂实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 ·初中化学课堂实验-盐的通性
- ·初中化学课堂实验-中和反应
- ·初中化学课堂实验-硫酸的性质实验
- ·初中化学课堂实验-氢氧化钠性质实验
- ·初中化学课堂实验-二氧化碳的制法
- ·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 ·九年级化学实验设计:实验常用的仪器
- ·九年级化学实验常用试剂
- ·对“白磷水下燃烧”实验的多种改进方法
- ·初三化学实验:碳及其化合物的木炭还原
- ·九年级化学实验:酸的性质浓盐酸的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