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济哲学政治易错知识集锦
浏览次数: 50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34 |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标签: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大全,高中政治重要知识点,http://www.350xue.com
高中经济哲学政治易错知识集锦,
86、股份有限公司将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发行股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居民用自己闲置的资金购买股票,主要是为了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是一种投资行为。×
87、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反比,与银行利息率成正比。×
88、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私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
89、实行股份制为国有企业开辟了直接融资的新途径。√
90、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91、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92、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的中心是提高经济效益。√
93、利润越大,企业的经济效益越高。×
94、企业经营者必须转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观念。×
95、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96、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优化企业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
97、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鼓励兼并,规范破产。×
98、“强强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成本和劳动生产率。×
99、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对于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00、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优化企业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
www.350xue.com
101、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
102、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03、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04、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种行业的性质,可将国民经济各行业划分为三大产业。×
105、我国第二产业指的是工业。×
106、国内生产总值是以本国常住居民为准的。×
107、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108、入世后,我国各类农产品都面临严峻的挑战。×
109、、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110、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际是将农业生产从原来追求产品数量为主转变到高产、优质并重和提高效益上来。其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111、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把千千万万个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
112、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营方式,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我国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
11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我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
118、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114、乡镇企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115、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形式。×
116、按照产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工也可以划分为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
农业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
11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虽然已经完成,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18、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19、我们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20、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化带动信息化。×
121、不断进步的信息网络技术,不仅使传统产业迅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效率,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而且有效地改进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催生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122、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可以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
123、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是工业,支柱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基础是农业。√
124、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并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125、军队和警察属于第三产业的第三层次,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126、当前,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127、第三产业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128、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已经成为最庞大的产业部门。√
129、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130、发展第三产业是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拓宽就业面,增加就业量的主要途径。√
131、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132、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133、20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
134、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与劳动者的基本义务构成,是通过实现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体现出来的。×
135、只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136、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作为劳动者的技术素质,是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137、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138、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的劳动者技能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甚至是生产力水平。√
139、特定的职业不但要求人们必须具备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特定的道德品质。√
14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41、制定劳动合同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平等自愿原则。×
142、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143、社会保障制度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144、我国城市建立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社会福利。×
145、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
146、我国的社会保障的基点是,我国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
147、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起着促进和保障的作用。√
148、普遍保证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下降并逐步提高,是社会安定的根本前提。√
149、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局面的根本途径。√
150、我国第三产业滞后,不适应其它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www.350xue.com
151、我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可靠保证。√
经济常识(下)
152、增加国民收入的最根本途径是提高劳动强度。×
153、只有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广泛地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一方面增加产量,一方面尽可能地降低消耗,从而实现国民收入的迅速增加。√
154、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
155、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是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
高中经济哲学政治易错知识集锦
86、股份有限公司将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发行股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居民用自己闲置的资金购买股票,主要是为了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是一种投资行为。×
87、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反比,与银行利息率成正比。×
88、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私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
89、实行股份制为国有企业开辟了直接融资的新途径。√
90、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91、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92、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的中心是提高经济效益。√
93、利润越大,企业的经济效益越高。×
94、企业经营者必须转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观念。×
95、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96、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优化企业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
97、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鼓励兼并,规范破产。×
98、“强强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成本和劳动生产率。×
99、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对于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00、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优化企业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
www.350xue.com
101、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
102、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03、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04、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种行业的性质,可将国民经济各行业划分为三大产业。×
105、我国第二产业指的是工业。×
106、国内生产总值是以本国常住居民为准的。×
107、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108、入世后,我国各类农产品都面临严峻的挑战。×
109、、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110、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际是将农业生产从原来追求产品数量为主转变到高产、优质并重和提高效益上来。其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111、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把千千万万个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
112、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营方式,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我国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
11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我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
118、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114、乡镇企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115、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形式。×
116、按照产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工也可以划分为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
农业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
11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虽然已经完成,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18、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19、我们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20、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化带动信息化。×
121、不断进步的信息网络技术,不仅使传统产业迅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效率,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而且有效地改进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催生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122、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可以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
123、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是工业,支柱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基础是农业。√
124、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并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125、军队和警察属于第三产业的第三层次,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126、当前,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127、第三产业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128、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已经成为最庞大的产业部门。√
129、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130、发展第三产业是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拓宽就业面,增加就业量的主要途径。√
131、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132、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133、20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
134、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与劳动者的基本义务构成,是通过实现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体现出来的。×
135、只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136、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作为劳动者的技术素质,是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137、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138、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的劳动者技能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甚至是生产力水平。√
139、特定的职业不但要求人们必须具备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特定的道德品质。√
14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41、制定劳动合同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平等自愿原则。×
142、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143、社会保障制度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144、我国城市建立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社会福利。×
145、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
146、我国的社会保障的基点是,我国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
147、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起着促进和保障的作用。√
148、普遍保证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下降并逐步提高,是社会安定的根本前提。√
149、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局面的根本途径。√
150、我国第三产业滞后,不适应其它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www.350xue.com
151、我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可靠保证。√
经济常识(下)
152、增加国民收入的最根本途径是提高劳动强度。×
153、只有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广泛地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一方面增加产量,一方面尽可能地降低消耗,从而实现国民收入的迅速增加。√
154、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
155、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是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
高中经济哲学政治易错知识集锦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中 知识 哲学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大全,高中政治重要知识点,政治教学 -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栏目导航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推荐
-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知识点复习总结
- ·必知的考试策略 高中政治得高分的秘密
- ·高二政治复习总结之企业的经营者
- ·高中政治要点总结之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 ·关于政治考试的详细提纲摘要总结
- ·高中政治的几个知识点总结与记忆技巧
- ·高中政治总结—基本知识点的学习
- ·高中政治哲学部分原理大总结
-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和方法总结
- ·很全的高中政治答题技巧总结
- ·高中政治学高考140个易错考点总结
- ·高中政治经济计算题精选总结
-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知识点
- ·生活与哲学易错选择题大汇总
- ·浅谈高三政治高考备考策略
- ·政治学的行为主体分析讲解总结
- ·高二政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结
- ·高中政治总结:四点说明做好政治复习
- ·高中政治总结: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基本分
- ·知识总结: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 ·名师归纳:高中政治答题技巧总结
-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银行的作用-银行知识点总结
- ·高考政治学92个补充考点汇总
- ·热点时事回顾-坚持国家正确的政治方向
- ·高中政治时政热点中常用的关键词与句
- ·高中政治易混淆易考120个知识点总结
- ·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