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工作报告实习报告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浏览次数: 690次| 发布日期:12-29 13:26:42 | 实习报告
标签:实习报告范文,毕业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http://www.350xue.com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5  砖墙鼓胀: 
外砖内模墙体砌筑时,在窗间墙上、抗震柱两边分上、中、下留出6㎝×12㎝通孔,在抗震柱外墙面上垫木模板,用花篮螺栓与大模板连接牢固。混凝土要分层浇筑,振捣棒不可直接触及外墙。楼层圈梁外三皮12㎝砖墙也应认真加固。如在振捣时发现砖墙已鼓胀,则应及时拆掉重砌。 
6  混水墙粗糙: 
舌头灰未刮尽,半头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背面偏差较大;砖墙错层造成螺丝墙。半头砖应分散使用在墙体较大的面上。首层或楼层的第一皮砖要查对皮数杆的标高及层高,防止到顶砌成螺丝墙。一砖厚墙应外手挂线。 
7  构造柱处砌筑不符合要求: 
构造柱砖墙应砌成大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两侧都应先退后进,当凿深12㎝时,宜上口一皮进6㎝,再上一皮进12㎝,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上角密实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必须清理干净,防止混凝土内夹渣。 
七.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  材料(砖、水泥、砂、钢筋等)的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2  砂浆试块试验报告。3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4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5  隐检、预检记录。6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7  其它技术文件。防水层 
1  基层处理: 
涂刷防水层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砂浆硬块等清扫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一次,经检查基层无不平、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  刷底胶(相当于冷底子油): 
a  底胶(基层处理剂)配制:先将聚氨酯甲料、乙料以1: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配好的料在2h内用完。 
b  底胶涂刷:将配制好的底胶料,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涂刷量为0.3㎏/㎡左右,涂刷后约4h手感不粘时,即可做下道工序。 
3  涂膜防水层施工 
a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2  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3  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  宜为30~50㎜; 
4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接涂前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5  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刷; 
6  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度应大于100㎜,上下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 
b  涂膜防水层施工 
⑴  材料配制:聚氨酯按甲料、乙料以1: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用电动搅拌器强制搅拌3~5min,至充分拌合均匀即可使用。配好的混合料应2h内用完,不可时间过长。 
⑵ 附加涂膜层:穿过墙、顶、地的管根部,地漏、排水口、阴阳角,变形缝并薄弱部位,应在涂膜层大面积施工前,先做好上述部位的增强涂层(附加层)。 
附加涂层做法:是在涂膜附加层中铺设玻璃纤维布,涂膜操作时用板刷刮涂料驱除气泡,将玻璃纤维布紧密地粘贴在基层上,阴阳角部位一般为条形,管根为块形,三面角,应裁成块形布铺设,可多次涂刷膜。 
⑶  涂刷第一道涂膜:在前一道涂膜加固层的材料固化并干燥后,应先检查其附加层部位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如没有,即可涂刷第一层涂膜;如有气孔或气泡,则应用橡胶刮板将混合料用力压入气孔,局部再刷涂膜,然后进行第一层涂膜施工。 
涂刮第一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可用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匀涂刮,力求厚度一致,在1.5㎜左右,即用量为1.5㎏/㎡。 
⑷  涂刮第二道涂膜: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匀地涂刮第二道涂膜,涂刮方向应与第一道的涂刮方向相垂直,涂刮第二道与第一道相间隔的时间一般不小于24h,亦不大于72h。 
⑸  涂刮第三道涂膜:涂刮方法与第二道涂膜相同,但涂刮方向应与其垂直。 
⑹  稀撒石碴:在第三道涂膜固化之前,在其表面稀撒粒径约2㎜的石碴,加强涂膜层与其保护层的粘结作用。 
4  涂膜保护层: 
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即可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的适宜形式,及时做保护层。 
回填土 
一. 施工过程 
1.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2.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人工打夯不大于200㎜。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4.  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5.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6.  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用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7.  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8.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9.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10.   雨、冬期施工: 
a.  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b.  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c.  冬期回填土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50%;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其粒径不得大于150㎜。铺填时,冻土块应均匀分布,逐层压实。 
d.  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土的上层应用未冻土填铺,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e.  管沟底至管顶0.5m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室内房心、基坑(槽)或管沟不得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 
f.  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应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二.  土方回填质量验收标准 
1.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2.  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3.  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 
4.  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 
三.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 
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末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  回填土下沉: 
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底有有机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以及冬期做散水,施工用水渗入垫层中,受冻膨胀等造成。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各项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管道下部夯填不实: 
管道下部应按标准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面渗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范文,毕业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 工作报告 - 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