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车 行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橡檬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www.350xue.com
3.名句赏析
(l)“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柬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颗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作业:背诵该诗;
完成练习册该课内容;
预习《齐桓晋文之事》。
兵 车 行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兵 车 行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栏目导航
- ·我的呼吁.
- ·《漫话清高》创新教案教案
- ·南州六月荔枝丹..
- ·2、杂 文 二 篇
- ·《庄周买水》教学设计5
- ·鸿门宴(一)..
- ·《巴尔扎克葬词》教学设计3
-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3
- ·“认识自我”活动一:从“新”认识(粤
-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苏
- ·赤壁赋2
- ·将进酒(网友来稿)
-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
- ·第二十三课劝学(节选)..
- ·铁皮鼓的教案--再别康桥教案
- ·《边城》知识要点
- ·错误2
- ·高考总复习 (二)现代文阅读..
- ·齐 人有 一 妻 一 妾
- ·滕王阁序教案
- ·杜甫诗三首(教师中心稿)
- ·语文教案-高三语文压轴题专项练习
-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 ·“认识自我”活动六:批评与自我批评.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9
- ·《离骚》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 ·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
- ·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