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提问: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呢?
教师释疑:是燕王朱棣和建文帝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战争。
思考:“靖难之役”与“七国之乱”有相似之处,为何结果不同?
教师归纳:
建文帝懦弱迂腐,将领无能,失去战机;燕王势力强大,先发制人,精于谋略,善用奇兵。
过渡:那么,明成祖为何迁都北京呢?(显示大屏幕上第三个问题)
2.迁都北京(板书)
学生看书后回答:明成祖为保住抢到手的皇位,继续推行建文帝的削藩政策,进一步加强君权。而削藩又导致北方对蒙古的防御力量大为削弱。所以,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于1421年迁都北京。
(小结)现在让我们归纳一下,明朝前期是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主的权力的?
师生共同归纳:
(1)改革行政机构。明太祖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在中央,废丞相,设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2)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明太祖时设锦衣卫,明成祖时设东厂,都由皇帝直接指挥,目的是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这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3)八股取士。目的是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这是明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君权的表现。
(4)明成祖即位后,继续削藩,以加强君权。
(5)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措施,特别是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说明皇帝对谁都不信任,只有依靠特务统治、高压政策来维护统治。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暴露了封建统治的危机四伏、矛盾重重。所以,它恰恰反映了封建社会已逐步走向衰落。
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 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 › 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教材教法
- › 第十七课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教学设计示例
- › 第十七课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教材教法
- › 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tag: 七年级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初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