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第16课 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6课 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浏览次数: 279次| 发布日期:06-12 15:24:46 | 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学网,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350xue.com 第16课 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在手工业的发展中,怎么能落下丝织业!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啊。(板书)汉代的丝织业以临淄(在今山东)、襄邑(在今河南)最为有名,那里的官营作坊专为皇宫和官府织造上等的丝织品。西汉时一位妇女,连姓名也没传下来,只知她丈夫叫陈宝光,她织的绫锦极为华丽,织得也比别人快。原来这是因为她把当时已经非常复杂的提花织机加以改造的缘故(板书)。汉代的纺织机械也是领先世界的,现已出土的汉代丝绸,有的像天上云霞般的美妙,有的像地上的鲜花一样鲜丽多采。从记载中看,汉武帝时一年之中征集天下的丝绸500万匹,产量、质量都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

  我国是最早制作漆器的国家,漆器制造在这一时期也有很大发展,我就不多说了。

  两汉手工业有哪些新成就?(学生答:冶铁、冶铜、丝绸业都很发达。)对,请举几件事例。(西汉时冶铁开始用煤做燃料。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西汉纺织用的提花机。精美的铜器,如马踏飞燕。)

  两汉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必然从当时的首都反映出来。(板书)繁荣的东、西二京。东、西二京指的是东汉的都城洛阳,西汉的都城长安。无论长安、洛阳,都有巍峨宏伟的宫殿。看长安城平面图,长安的未央宫、长乐宫,占了长安城约摸三分之一。当初营建未央宫时,尽管社会非常贫困,萧何仍强调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重威,即至高无上的威严。还有宽阔而纵横交错的大街,热闹而井井有条的商业区。看课文99页中间的竖字:班固形容长安的繁华说:人不得顾,车不得旋。人不能回头,车不能拐弯,多么拥挤。长安城比当时欧洲最大的城罗马大3倍以上,是世界上第一大城,洛阳的人口也很多。

  在99页课文中还有几幅汉代人的民房建筑,左边的大宅院,正中有砖木结构的多层楼阁高高突起,右边是百姓住宅,形成了鲜明对比。看100页上边有汉代的床榻棗一种小床,主要是为了坐着用的。这些家具有个共同的特点棗(学生答:都很矮。)汉代保持着我们自古以来的席地起居的习俗,有个成语“席地而坐”就是由古代的这一习俗而来。

  翻看课本93页课题下方框里的第一句话: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时期。通过学习,我们都会得出这一结论的,而且知道了当时社会生活也有较大进步。推动这个发展、进步的是默默耕耘的农民、心灵手巧的工匠……,可他们却难得温饱、缺食少穿。那些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高楼大院的人,不仅有贵族、官僚、还有遍及各地的大地主,从西汉后期,他们大量兼并土地,拥有庞大的田庄,田庄的主人被称为豪强地主(板书)。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是什么?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来回答我的问题。经济上棗规模大,自给自足;军事上棗有私人武装和军事设施;政治上棗把持着地方到中央的政权;田庄里的农民终年劳苦,世代相继,很少自由。豪强地主田庄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留待以后再研究。

  两汉时期经济的发展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的练习题。

第16课 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上一页  [1] [2] 


第16课 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学网,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