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历史教学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历史复习:如何解答评论型问答题

高考历史复习:如何解答评论型问答题

浏览次数: 53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26 |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
标签:高中历史总复习大全,高中历史复习提纲,http://www.350xue.com 高考历史复习:如何解答评论型问答题,
  
  评分说明:本题答案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不一定拘泥于以上的表述,但请注意:
  
  ①必须肯定顾炎武的观点是正确的。
  
  ②如果没有联系八股取士产生的背景,只从八股取士的规定和后果来论证,本题总得分不得超过10分(本题总分12分)。
  
  ③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扣1分。
  
  例3:
  
  董、苏二人议论的中心内容是商鞅变法的作用,二人都对商鞅变法持否定态度。
  
  历史上,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形成,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董、苏二人抓住商鞅变法过程中非本质、非主流的某些消极现象,无限夸大,是错误的。
  
  董仲舒指出商鞅变法后,随着土地私有、土地买卖的进行,秦土地兼并严重,贫富悬殊。这是客观的。秦经过商鞅变法,封建经济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最终实现统一。苏轼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骤至富强得天下,这是客观的。
  
  董仲舒只强调商鞅变法后农民的贫困,认识不到商鞅变法对秦统一的重要作用,这是不正确的。秦统一后,赋税、徭役繁重,刑罚严苛,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秦被农民起义推翻。这是秦施暴政的结果。苏轼把秦灭亡的原因归咎于商鞅变法,这是错误的。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所以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否定商鞅变法。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其变法措施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苏轼站在大官僚的立场上,借口说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导致秦“旋踵而亡”。
  

历史学习广场 

高考历史考点分析

历史教师中心

名师课堂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材精讲  历史教学参考

学生园地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

历史博览

历史高考资讯  高中历史新课标  历史之最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上一页  [1] [2] 


高考历史复习:如何解答评论型问答题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如何  高考历史  问答题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高中历史总复习大全,高中历史复习提纲,历史教学 -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