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浏览次数: 874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06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标签: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大全,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http://www.350xue.com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从整体上来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就是体现三性: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具体来说:
1、发展而学。新课程标准首先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获得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1)情感发展。小学数学情感包括三个方面:①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数学的关心与喜欢;②自信心和意志力;③学习数学的态度与习惯。(2)认识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①对自己的认识,特别是自我评估、反思和自我调控。②对数学的认识。即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价值以及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美和数学学习的有趣味,初步体验到数学的探索过程充满着观察、类比,猜测,初步体验教学推理是严瑾的结论,是明确的。(3)思维的发展。着重是归纳、类比,猜想、推测、论证、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事实进行类比、猜测是必要的。(4)能力的发展
2、努力反映时代特点和义务教育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将致力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主动地参与,不能单纯地依据于模仿
与记忆,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时要改变评价观念,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三、小学数学课程发展趋势
1、在数的运算方面。(1)强调让学生发展自己的计算策略,以深化对运算的理解。小学低年级应发展对他们有意义而且有效、准确的计算策略。这种策略往往同常规的计算是接近的。通过反省自己,以及别人的思考方法,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可以建立起有意义的数学基础。教学实践表明,儿童能够而且确实发明自己的计算策略,这种发明对他们的数学发展是很有帮助的。例:10000-4736,可看作9999-4736+1,2050-473可看作1999-473+51,3+3=6想到3+4=7,41-8=33想到40-7=33。(2)加强心算、合理地估算、适时地使用计算器。由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复杂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与计算机来完成。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多的口算、心算、估算,而且要求懂得什么时候不必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进行估算就行了。并且要会合理的计算,这对于解决日常实际问题和作出决策判断,以及验证他人结果的合理性,都是十分重要的。如58×33地介于1500和2400之间,因为50×30小于58×33,60×40大于58×33。(3)降低笔算要求,扩大了数的范围。乘法中,最多的是三位数乘二位数,除法不讲两种分法,除数最多为两位数,带分数划去了,在4-6年级就引进了负数。
2、在代数方面。逐渐形成和发展代数概念,代数思维与推理,理解模式、关系与函数。新课程标准指出:数与代
数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世界。在正式入学前,儿童就发展有关模式,函数、代数的最初概念。他们学唱重复的歌曲,儿歌和基于重复和发展模式的可预知内容的诗。辨别、比较和分析模式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注意到运算好象具有特定的属性时,他们就开始以代数的方式思维。例如:他们意识到改变相加的两个数的顺序并不改变计算的结果,或是给一个数加零,该数不变。这些都是数学建模的开始。模式有助于儿童发展总结、概括的能力,使得儿童能辨别顺序并能预测未知,例如:儿童能辩识出颜色模式"蓝,蓝、红、蓝、蓝、红……"再如他们知道"先是早餐、然后去学校……"。
www.350xue.com
3、在几何知识方面,渗透了初中的几何知识。第一学段"图形与变换"提出: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第二学段又提出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能在方格纸上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通过生活中熟识的立体来探讨基本几何图形、几何体的形状、特性,并用自己制作的模型和图来显现它们。例如:教学正方体的认识时,先出示一列形体:①让说一说这些东西的形状,哪些是尖的?哪些是有棱角的?哪些是圆;②哪些东西有球的形状;有长方体的形状,有正方体的形状;③用麦秸秆(或其他细棒)和粘土球做一个正方体的边棱模型,正方体有多少条棱,有多少个角?
4、数据分析与概率。信息世界中数据的分析与概率是十分重要的,各国的标准中都加强了这方面的力度,中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专设统计和概率,提出:第一学段学生将借助具体的操作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体验收集、管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作出一些简单的推测,并感受事件发生可能性;第二学段学生借助于实物模型、图形、语言等材料从事学习活动。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指出数据的方法,了解一组数据集中趋势,在具体情景中认知并揭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过程标准注重阐述获得和使用内容知识的方式。主要有问题解决、推理和说明、交流等。就问题解决谈点看法: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澳认为"问题解决"是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原理和法则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目的。"问题解决"是学习的最高类型。"问题解决"已经过多年的研究,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问题解决"的问题来用于数学与其他情景中,但多数要来自于学生有关学校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之中,尤其是低年级,教学要找好的数学问题。一个好的数学问题一般应具备三个特征,首先它是有点难的问题,有地方有待解决而且解决方法不太明显;第二,从数学角度看,它是有挑战性的和有趣的;第三,它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相关,这样学生就能应用目前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2)通过"问题解决"学习建立新概念、新技能,例如教师向学生提出下面问题。希望学生讨论概率的概念:如果翻转两个骰子,然后把翻出的一面的数字相乘,所得乘积是奇数多还是偶数多?最初,学生们认为积为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数的试验之后,他们惊讶地发现偶数的可能性大。再进行几次实验之后,教师让学生推测为什么偶数乘积可能性更大,学生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有的学生参考乘法表并开始数奇数积和偶数积的数目,有的学生观察出:"每次以2乘一个数,结果总是偶数,以4乘以一个数也是偶数",有的学生这样解释:"奇数乘奇数结果总是奇数,一个偶数乘以偶数总为偶数,当奇数乘偶数,结果是偶数",为了进一步扩展这个活动,让学生思考得到偶数积的可能性比得到奇数积的可能性要大多少,学生将奇地发现偶数乘积的可能性是得到奇数乘积结果的三倍。这样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使用数据收集技术的机会,使学生为理解结果而考察数据表示,并使学生在探讨新的教学内容,同时练习选乘法。(3)通过应用题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改革后的应用题教学强调应用题教的内容应该取自于孩子们周围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在小学里,孩子们学习如何通过教学的帮助来了解周围世界的真相是个很重要的方面,而在传统的数学课里,大多是以文字的形式给出一组必不可少的信息,使学生求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作为改进。第一,应用题设计上留出让学生自己选取、补充信息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自己收集组织有关信息,例:20元钱可以买多少手斤桔子,这种是按传统观点是无法解的,是信息、数据不全的题。学生要完成这道题必须首先在学校或家附近的商店或超市去收集桔子的价格信息,然后挑选价格最便宜的和价格最贵的,再算出可买桔子斤数的范围,这题的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应用题不设问,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设问,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设问中看出学生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和处理能力;第三,设计问题时考虑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发散性思维,探求不同的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从整体上来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就是体现三性: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具体来说:
1、发展而学。新课程标准首先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获得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1)情感发展。小学数学情感包括三个方面:①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数学的关心与喜欢;②自信心和意志力;③学习数学的态度与习惯。(2)认识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①对自己的认识,特别是自我评估、反思和自我调控。②对数学的认识。即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价值以及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美和数学学习的有趣味,初步体验到数学的探索过程充满着观察、类比,猜测,初步体验教学推理是严瑾的结论,是明确的。(3)思维的发展。着重是归纳、类比,猜想、推测、论证、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事实进行类比、猜测是必要的。(4)能力的发展
2、努力反映时代特点和义务教育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将致力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主动地参与,不能单纯地依据于模仿
与记忆,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时要改变评价观念,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三、小学数学课程发展趋势
1、在数的运算方面。(1)强调让学生发展自己的计算策略,以深化对运算的理解。小学低年级应发展对他们有意义而且有效、准确的计算策略。这种策略往往同常规的计算是接近的。通过反省自己,以及别人的思考方法,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可以建立起有意义的数学基础。教学实践表明,儿童能够而且确实发明自己的计算策略,这种发明对他们的数学发展是很有帮助的。例:10000-4736,可看作9999-4736+1,2050-473可看作1999-473+51,3+3=6想到3+4=7,41-8=33想到40-7=33。(2)加强心算、合理地估算、适时地使用计算器。由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复杂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与计算机来完成。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多的口算、心算、估算,而且要求懂得什么时候不必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进行估算就行了。并且要会合理的计算,这对于解决日常实际问题和作出决策判断,以及验证他人结果的合理性,都是十分重要的。如58×33地介于1500和2400之间,因为50×30小于58×33,60×40大于58×33。(3)降低笔算要求,扩大了数的范围。乘法中,最多的是三位数乘二位数,除法不讲两种分法,除数最多为两位数,带分数划去了,在4-6年级就引进了负数。
2、在代数方面。逐渐形成和发展代数概念,代数思维与推理,理解模式、关系与函数。新课程标准指出:数与代
数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世界。在正式入学前,儿童就发展有关模式,函数、代数的最初概念。他们学唱重复的歌曲,儿歌和基于重复和发展模式的可预知内容的诗。辨别、比较和分析模式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注意到运算好象具有特定的属性时,他们就开始以代数的方式思维。例如:他们意识到改变相加的两个数的顺序并不改变计算的结果,或是给一个数加零,该数不变。这些都是数学建模的开始。模式有助于儿童发展总结、概括的能力,使得儿童能辨别顺序并能预测未知,例如:儿童能辩识出颜色模式"蓝,蓝、红、蓝、蓝、红……"再如他们知道"先是早餐、然后去学校……"。
www.350xue.com
3、在几何知识方面,渗透了初中的几何知识。第一学段"图形与变换"提出: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第二学段又提出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能在方格纸上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通过生活中熟识的立体来探讨基本几何图形、几何体的形状、特性,并用自己制作的模型和图来显现它们。例如:教学正方体的认识时,先出示一列形体:①让说一说这些东西的形状,哪些是尖的?哪些是有棱角的?哪些是圆;②哪些东西有球的形状;有长方体的形状,有正方体的形状;③用麦秸秆(或其他细棒)和粘土球做一个正方体的边棱模型,正方体有多少条棱,有多少个角?
4、数据分析与概率。信息世界中数据的分析与概率是十分重要的,各国的标准中都加强了这方面的力度,中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专设统计和概率,提出:第一学段学生将借助具体的操作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体验收集、管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作出一些简单的推测,并感受事件发生可能性;第二学段学生借助于实物模型、图形、语言等材料从事学习活动。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指出数据的方法,了解一组数据集中趋势,在具体情景中认知并揭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过程标准注重阐述获得和使用内容知识的方式。主要有问题解决、推理和说明、交流等。就问题解决谈点看法: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澳认为"问题解决"是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原理和法则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目的。"问题解决"是学习的最高类型。"问题解决"已经过多年的研究,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问题解决"的问题来用于数学与其他情景中,但多数要来自于学生有关学校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之中,尤其是低年级,教学要找好的数学问题。一个好的数学问题一般应具备三个特征,首先它是有点难的问题,有地方有待解决而且解决方法不太明显;第二,从数学角度看,它是有挑战性的和有趣的;第三,它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相关,这样学生就能应用目前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2)通过"问题解决"学习建立新概念、新技能,例如教师向学生提出下面问题。希望学生讨论概率的概念:如果翻转两个骰子,然后把翻出的一面的数字相乘,所得乘积是奇数多还是偶数多?最初,学生们认为积为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数的试验之后,他们惊讶地发现偶数的可能性大。再进行几次实验之后,教师让学生推测为什么偶数乘积可能性更大,学生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有的学生参考乘法表并开始数奇数积和偶数积的数目,有的学生观察出:"每次以2乘一个数,结果总是偶数,以4乘以一个数也是偶数",有的学生这样解释:"奇数乘奇数结果总是奇数,一个偶数乘以偶数总为偶数,当奇数乘偶数,结果是偶数",为了进一步扩展这个活动,让学生思考得到偶数积的可能性比得到奇数积的可能性要大多少,学生将奇地发现偶数乘积的可能性是得到奇数乘积结果的三倍。这样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使用数据收集技术的机会,使学生为理解结果而考察数据表示,并使学生在探讨新的教学内容,同时练习选乘法。(3)通过应用题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改革后的应用题教学强调应用题教的内容应该取自于孩子们周围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在小学里,孩子们学习如何通过教学的帮助来了解周围世界的真相是个很重要的方面,而在传统的数学课里,大多是以文字的形式给出一组必不可少的信息,使学生求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作为改进。第一,应用题设计上留出让学生自己选取、补充信息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自己收集组织有关信息,例:20元钱可以买多少手斤桔子,这种是按传统观点是无法解的,是信息、数据不全的题。学生要完成这道题必须首先在学校或家附近的商店或超市去收集桔子的价格信息,然后挑选价格最便宜的和价格最贵的,再算出可买桔子斤数的范围,这题的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应用题不设问,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设问,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设问中看出学生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和处理能力;第三,设计问题时考虑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发散性思维,探求不同的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 小学数学教学 形象地理解教学知识
- › 小学数学《平均分》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说课稿精选《直线和线段》
- › 小学数学《百分数的应用》的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 › 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替代现象、分析及对策
- ›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直线和线段》
- › 小学数学“除法运算”教学课例分析与研究
- › 小学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
- ›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
tag: 课程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大全,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数学教学 - 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栏目导航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推荐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4)
- ·如何按新课标标准设计作业
- ·新教材新学法新评价
- ·新课程下集体备课的尝试
- ·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 ·对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自我解读体会
- ·八个方面解读小学数学新课程
- ·小学数学新课改的四个目的
- ·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评价研究
- ·小学数学新教材落实课标新理念
- ·一年级数学的教学课改体会
- ·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学习数学的
- ·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练习设计
-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数学练习?
- ·小学一年级数学至三年级新课程内容
- ·小学数学新课改论文培养学生能力
- ·小学新课程标准简介
-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经验
- ·新课程理论复习提纲
-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内容标准
- ·小学四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内容标准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3)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2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1)
-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如何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