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物理教学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总结(全套)

人教版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总结(全套)

浏览次数: 81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49 |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标签: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初中物理公式总结,http://www.350xue.com 人教版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总结(全套),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www.350xue.com
  第十六章 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二、内能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单位:J。

  2、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三、比热容

  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热量的计算:

  ① Q吸 =cm(t-t0)=cm△t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J;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 =cm(t0-t)=cm△t

  四、热机

  热机原理: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做功又转化成机械能。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常见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1、吸气冲程;2、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排气冲程。

  热值(q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的热值。单位是J/kg或J/m3。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

  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例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www.350xue.com
  第十七章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一、 能源家族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叫化石能源。

  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核能等)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电能)

  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

  不可再生资源:(化石能源、核能)不可能在短时间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

  可再生资源:(水、风、太阳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

  二、核能

  核能: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产生的能量。

  裂变: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应用:核电、原zi弹。

  聚变: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

  应用:氢弹。

  三、太阳能

  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太阳能的利用:1、利用集热器加热;2、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

  四、能源革命

  第一次能源革命:火的利用,柴薪为主要能源。

  第二次能源革命:机械动力代替人类,由柴薪向化石能源转化。

  第三次能源革命:以核能为代表。

  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五、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加剧。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未来的理想能源:1、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2、必须足够便宜,使大多数人用得起;3、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4、必须足够安全、清洁,不污染环境。

上一页  [1] [2] [3] 


人教版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总结(全套)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基础知识  初三物理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物理教学 - 初中物理 -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