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检测试卷答案(1-6)
浏览次数: 93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初中议论文阅读
标签: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大全,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www.350xue.com
中考语文检测试卷答案(1-6),
(五)
一、1C2A3D4B5①归雁大漠长河落日②一个“直”字写出了大漠辽阔无边,狼烟笔直地冲向天空的壮观景色。“圆”日与长河相映成趣,给人以温润之美。6①长使英雄泪满襟②东风不与周郎便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7事理说明文8熟睡的鸟儿不会从树上跌落的原因,作比较9B10当鸟儿将要飞离树枝时,其爪子的肌肉呈紧张状态,松开所抓的物体;而当它“坐”稳之后,肌肉松弛下来,爪子就自然抓住了树枝。11如:鸽子不会迷失方向;蝙蝠能发射超声波准确判断周围的物体。12成功便是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或:只要把握好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了理想的人生)13既……又……14“一分钟”在文中不仅仅是时间概念,而且能使班杰明表明自己的观点,达到启迪青年人的目的,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15这句话和一分钟前房间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可以形象地表明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可以做许多事,而珍惜时间就意味着成功。(意思对即可)16因为班杰明已用实际行动表现了自己对成功的认识,而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青年人的帮助和指点。从中可以看出班杰明对于成功的理解是:一分钟时间可以做许多的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物,只要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就可以成功。17不能去掉。因为班杰明的真实意图一开始青年人并没有领悟,而“一边扫视自己的房间”可以起到进一步提醒青年人的作用,如果去掉,内容上连接也不够紧凑。1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浪费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答案不唯一)19(书籍)在于感情的升华和情感的陶冶,心灵的罗盘会发生强烈的感应。或(读书)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一大境界。(意对即可)20用事实证明“书籍是人类漫长生活的积淀,它能给予我们的不仅仅……强烈的感应”。21示例,鲁迅的深沉冷峻《故乡》以深沉冷峻的笔触揭示了那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22(略:从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或论证的方法特点角度任选一项加以分析)23郦道元唐24①阳光或日光②急流或急流的水③连结④像北斗星一样25《三峡》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小石潭记》:“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月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26理解文意,说出语句特点即可27例:岳阳楼壮美雄奇,例:桃花源和平宁静28略
(六)
一、1(1)燥—躁(2)suì—huì2(1)似曾相识燕归来;众里寻他千百度。(2)直挂云帆济沧海;僵卧孤村不自哀,(3)落红不是无情物;蜡烛成灰泪始干。(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送别杜少府时豪迈的宣言。3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答出“乐景写哀情”或“对比”或“衬托”,“孤独凄凉”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即可)。4B5(1)声音极不固定→声音极不稳定(搭配不当)(2)不扎实→基础不扎实(暗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3)前后悬殊很大→前后悬殊(成分赘余)(4)尽管禀赋再好→就算禀赋再好(关联词语误用)6略7人工造林的科学方法;8逻辑顺序;9不能,“可能”表推测、估计之意。如果去掉,就会使句意的表达绝对化、不符合实际情况。用上“可能”一词,使说明的语言更准确、更严密。10作比较,突出说明了自然界是有规律性的,造林的密度要符合当地的生态条件;11我对家乡的植树造林提出如下建议:(1)由于以往忽视了造林的密度,因此要注意造林密度符合家乡的生态条件;(2)以往家乡的树种单一,因此要注意物种的多样性;(3)还要注意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12答案要点:这一堆零钱上凝聚着父亲辛劳的汗水,蕴涵着父亲的爱子之情。13答案要点:“我”的家书中“好好干”表现了“我”刻苦读书、不负厚望的决心;父亲的字条中“好好干”表现了父亲对“我”的深切期望与信任。14(A)处景物描写烘托“我”需要学费,却不忍心给父亲写信的矛盾心理;(B)处景物描写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大地、太阳及校园的沉睡,衬托枫的醒,突出枫对父爱的理解。15文中亲情看似简单,它只表现为一句简单的话,但外在的简单中却蕴涵着内在的深厚,饱含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与期望。16只有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才能有所收益。17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所举事例典型、恰当。参考示例:海伦、凯勒专注于学习说话,因此,尽管她又聋、又哑、又瞎,她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明确目标。18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9比喻论证,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能够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的方法,使论述的道理更浅显易懂。20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观点,结合实际,语言表达通顺。21B2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3略24《孟子》《论语》亚圣25略(三)
中考语文检测试卷答案(1-6)
(五)
一、1C2A3D4B5①归雁大漠长河落日②一个“直”字写出了大漠辽阔无边,狼烟笔直地冲向天空的壮观景色。“圆”日与长河相映成趣,给人以温润之美。6①长使英雄泪满襟②东风不与周郎便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7事理说明文8熟睡的鸟儿不会从树上跌落的原因,作比较9B10当鸟儿将要飞离树枝时,其爪子的肌肉呈紧张状态,松开所抓的物体;而当它“坐”稳之后,肌肉松弛下来,爪子就自然抓住了树枝。11如:鸽子不会迷失方向;蝙蝠能发射超声波准确判断周围的物体。12成功便是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或:只要把握好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了理想的人生)13既……又……14“一分钟”在文中不仅仅是时间概念,而且能使班杰明表明自己的观点,达到启迪青年人的目的,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15这句话和一分钟前房间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可以形象地表明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可以做许多事,而珍惜时间就意味着成功。(意思对即可)16因为班杰明已用实际行动表现了自己对成功的认识,而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青年人的帮助和指点。从中可以看出班杰明对于成功的理解是:一分钟时间可以做许多的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物,只要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就可以成功。17不能去掉。因为班杰明的真实意图一开始青年人并没有领悟,而“一边扫视自己的房间”可以起到进一步提醒青年人的作用,如果去掉,内容上连接也不够紧凑。1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浪费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答案不唯一)19(书籍)在于感情的升华和情感的陶冶,心灵的罗盘会发生强烈的感应。或(读书)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一大境界。(意对即可)20用事实证明“书籍是人类漫长生活的积淀,它能给予我们的不仅仅……强烈的感应”。21示例,鲁迅的深沉冷峻《故乡》以深沉冷峻的笔触揭示了那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22(略:从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或论证的方法特点角度任选一项加以分析)23郦道元唐24①阳光或日光②急流或急流的水③连结④像北斗星一样25《三峡》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小石潭记》:“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月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26理解文意,说出语句特点即可27例:岳阳楼壮美雄奇,例:桃花源和平宁静28略
(六)
一、1(1)燥—躁(2)suì—huì2(1)似曾相识燕归来;众里寻他千百度。(2)直挂云帆济沧海;僵卧孤村不自哀,(3)落红不是无情物;蜡烛成灰泪始干。(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送别杜少府时豪迈的宣言。3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答出“乐景写哀情”或“对比”或“衬托”,“孤独凄凉”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即可)。4B5(1)声音极不固定→声音极不稳定(搭配不当)(2)不扎实→基础不扎实(暗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3)前后悬殊很大→前后悬殊(成分赘余)(4)尽管禀赋再好→就算禀赋再好(关联词语误用)6略7人工造林的科学方法;8逻辑顺序;9不能,“可能”表推测、估计之意。如果去掉,就会使句意的表达绝对化、不符合实际情况。用上“可能”一词,使说明的语言更准确、更严密。10作比较,突出说明了自然界是有规律性的,造林的密度要符合当地的生态条件;11我对家乡的植树造林提出如下建议:(1)由于以往忽视了造林的密度,因此要注意造林密度符合家乡的生态条件;(2)以往家乡的树种单一,因此要注意物种的多样性;(3)还要注意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12答案要点:这一堆零钱上凝聚着父亲辛劳的汗水,蕴涵着父亲的爱子之情。13答案要点:“我”的家书中“好好干”表现了“我”刻苦读书、不负厚望的决心;父亲的字条中“好好干”表现了父亲对“我”的深切期望与信任。14(A)处景物描写烘托“我”需要学费,却不忍心给父亲写信的矛盾心理;(B)处景物描写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大地、太阳及校园的沉睡,衬托枫的醒,突出枫对父爱的理解。15文中亲情看似简单,它只表现为一句简单的话,但外在的简单中却蕴涵着内在的深厚,饱含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与期望。16只有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才能有所收益。17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所举事例典型、恰当。参考示例:海伦、凯勒专注于学习说话,因此,尽管她又聋、又哑、又瞎,她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明确目标。18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9比喻论证,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能够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的方法,使论述的道理更浅显易懂。20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观点,结合实际,语言表达通顺。21B2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3略24《孟子》《论语》亚圣25略(三)
中考语文检测试卷答案(1-6)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7年中考复习建议
- › 备战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古诗词中的用典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 白侯之贤 阅读答案(2017浙江衢州中考语文试题)
- › 杨震字伯起 阅读答案(2017四川凉山中考语文试题)
- › 鸣机夜课图记 阅读答案(2017扬州中考语文试题)
- › 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 阅读答案(2017武汉中考语文试题)
- › 去远方 答案(2017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题)
- › 2017年中考语文对联、广告、标语试题及答案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点题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语言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布局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选材
tag: 检测 中考语文 初中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大全,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议论文阅读
栏目导航
初中议论文阅读 推荐
-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大全
-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训练(共43套)
- ·中考语文检测试卷答案(1-6)
-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经典试题汇总
-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汇总
- ·清明节作文:清明扫墓
- ·议论文阅读写作基础知识及专项训练汇总
- ·中考议论文六大考点解析
- ·议论文知识要点
- ·初中语文 成功者的13个价值连城的习惯
- ·初中语文:浅析现代文阅读考点
-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10
-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1-18
- ·中考语文检测试卷(1-6)
-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
-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在可可西里回头》解
- ·初中语文写议论文的三个要素
- ·九年级课内现代文阅读理解:《孔乙己》
- ·专家点拨:五招教你提高中考语文阅读效
- ·中考语文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四)
- ·议论文阅读写作基础知识及专项训练(一
- ·议论文阅读写作基础知识及专项训练(二
- ·议论文阅读写作基础知识及专项训练(三
- ·中考语文复习中考议论文阅读训练(43篇
-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该怎么复习
-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过关小检测
- ·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注意的几点
- ·初中语文冬季到台北来看雨阅读理解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