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教你怎么写游记2
浏览次数: 64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标签:学习语文的方法大全,学习语文的好方法,http://www.350xue.com
中考语文:教你怎么写游记2,
教你怎么写游记2
游记
是以作者真实的旅游见闻和感受为题材的一种记游性散文。它是以大自然作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描绘风光,描写景物,表现出自然的美和生命,使读者随着作品所展示的山水画卷,神游千山万壑,领略奇丽风物,观赏名胜古迹,见识鸟兽虫鱼,瞻仰建筑风貌,宛如身临其境。
怎样写好游记呢?
一、要抓住景物特点。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进入我们眼界的景物也不例外。同是风景胜地,无锡以湖山见长,壮观开阔;苏州以园林著称,幽雅恬静;庐山以瀑布取胜,优美如画。即使我们熟见的景物,在不同时令不同地点,它们的状貌也会有所不同。有位同学观察颇细,他认为东海看日出可称为“浮出”,在城外小丘看日出可称为“闪出”,在泰山顶上看日出则应称为“跃出”。翻阅古今传世游记,其成功无不与写准了景物的特点有关。因而我们观景,要把握景物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唯其如此,笔下的景才会有个性,才会“活”起来。
二、要运用多种手法。游记属文学作品,写作时要运用多种手法:1、写景与抒情结合。游记写景,总是寄托着作者自己的喜怒哀乐,山是作者眼中的山,水是作者心中的水,山山水水通过感情的漂染,就带上了作者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在再现自然物象时,或情随景生,或移情入景,或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都应灌注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见识和爱憎,使自然景物成为有情之物,成为抒情言志的艺术形象。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清幽冷寂的环境,正是当时作者不幸遭遇下郁闷心情的曲折反映。姚鼐的《登泰山记》写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雄浑的景象,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2、叙事与寓意结合。游记中的叙事不能只停留在事件上,若能在所叙之事中寓含某种真理,则能提高其品位,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在记叙了作者亲自考察石钟山得名经过后,得出一个真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说明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其意义大大超越了游石钟山本身,显出深刻的文旨。3、现实与历史结合。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只是无限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一瞬,眼前的景致常使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若能在游记中把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则能增强作品的历史纵深感,扩大其思想内涵。此外还可有机插入诗词典故、民俗风情、传说歌谣等以增加游记的知识性、情趣性。
三要呈现清晰的游踪。游记具有“记游性”特点,它要与游踪为线索,把游踪、风貌、观感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必须紧扣游踪行文。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游踪一目了然。第一日,写江轮由重庆开出而未入三峡的一段历程。先写中午江面“云雾迷蒙”,再写下午三时后“天转开朗”的景色,接着写长江上游夜景。第二日写江轮穿过三峡的惊险情状,由瞿塘峡而至巫峡、西陵峡,千姿百态、色彩绚丽的三峡奇景依次展现。第三日描述三峡直至武汉这一段江西“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的景象。这一章结构方式虽有变化,但从早到晚,自西而东,游踪仍然清晰。由于所观地域风貌的特殊性和选材重点的不同,我们常见的有两种记游览的方式:1、连贯式。这种方式是按时间先后依次写出游览全过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2、跨越式。这种方式是摄取游览过程中几个重点镜头连缀成篇,游踪具有跳跃性,如沈从文的《春游颐和园》。
四、要讲究辞采优美。游记不能只以景取胜,还应讲究辞采的优美,以使之更引人入胜。一般来说,交代游踪要用叙述,再现风貌要用描写,由于二者常常同步,所以决定游记语言多是叙述与描写相融合的“描写性”语言。请看一位同学的游记散文《登泰山看日出》中一段文字:“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旧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全是沸沸扬扬的云海。”这段文字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细腻刻画,用艺术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语句整中见散,参差搭配,灵动轻快,读来上口,富有韵味。
当然,要想游记写得美,必须写得真,虚构的作品不能算游记。要写得真,就必须多观察,要置身于大自然中去,尽情去观赏去感受。
中考语文:教你怎么写游记2
教你怎么写游记2
游记
是以作者真实的旅游见闻和感受为题材的一种记游性散文。它是以大自然作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描绘风光,描写景物,表现出自然的美和生命,使读者随着作品所展示的山水画卷,神游千山万壑,领略奇丽风物,观赏名胜古迹,见识鸟兽虫鱼,瞻仰建筑风貌,宛如身临其境。
怎样写好游记呢?
一、要抓住景物特点。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进入我们眼界的景物也不例外。同是风景胜地,无锡以湖山见长,壮观开阔;苏州以园林著称,幽雅恬静;庐山以瀑布取胜,优美如画。即使我们熟见的景物,在不同时令不同地点,它们的状貌也会有所不同。有位同学观察颇细,他认为东海看日出可称为“浮出”,在城外小丘看日出可称为“闪出”,在泰山顶上看日出则应称为“跃出”。翻阅古今传世游记,其成功无不与写准了景物的特点有关。因而我们观景,要把握景物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唯其如此,笔下的景才会有个性,才会“活”起来。
二、要运用多种手法。游记属文学作品,写作时要运用多种手法:1、写景与抒情结合。游记写景,总是寄托着作者自己的喜怒哀乐,山是作者眼中的山,水是作者心中的水,山山水水通过感情的漂染,就带上了作者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在再现自然物象时,或情随景生,或移情入景,或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都应灌注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见识和爱憎,使自然景物成为有情之物,成为抒情言志的艺术形象。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清幽冷寂的环境,正是当时作者不幸遭遇下郁闷心情的曲折反映。姚鼐的《登泰山记》写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雄浑的景象,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2、叙事与寓意结合。游记中的叙事不能只停留在事件上,若能在所叙之事中寓含某种真理,则能提高其品位,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在记叙了作者亲自考察石钟山得名经过后,得出一个真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说明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其意义大大超越了游石钟山本身,显出深刻的文旨。3、现实与历史结合。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只是无限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一瞬,眼前的景致常使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若能在游记中把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则能增强作品的历史纵深感,扩大其思想内涵。此外还可有机插入诗词典故、民俗风情、传说歌谣等以增加游记的知识性、情趣性。
三要呈现清晰的游踪。游记具有“记游性”特点,它要与游踪为线索,把游踪、风貌、观感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必须紧扣游踪行文。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游踪一目了然。第一日,写江轮由重庆开出而未入三峡的一段历程。先写中午江面“云雾迷蒙”,再写下午三时后“天转开朗”的景色,接着写长江上游夜景。第二日写江轮穿过三峡的惊险情状,由瞿塘峡而至巫峡、西陵峡,千姿百态、色彩绚丽的三峡奇景依次展现。第三日描述三峡直至武汉这一段江西“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的景象。这一章结构方式虽有变化,但从早到晚,自西而东,游踪仍然清晰。由于所观地域风貌的特殊性和选材重点的不同,我们常见的有两种记游览的方式:1、连贯式。这种方式是按时间先后依次写出游览全过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2、跨越式。这种方式是摄取游览过程中几个重点镜头连缀成篇,游踪具有跳跃性,如沈从文的《春游颐和园》。
四、要讲究辞采优美。游记不能只以景取胜,还应讲究辞采的优美,以使之更引人入胜。一般来说,交代游踪要用叙述,再现风貌要用描写,由于二者常常同步,所以决定游记语言多是叙述与描写相融合的“描写性”语言。请看一位同学的游记散文《登泰山看日出》中一段文字:“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旧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全是沸沸扬扬的云海。”这段文字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细腻刻画,用艺术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语句整中见散,参差搭配,灵动轻快,读来上口,富有韵味。
当然,要想游记写得美,必须写得真,虚构的作品不能算游记。要写得真,就必须多观察,要置身于大自然中去,尽情去观赏去感受。
中考语文:教你怎么写游记2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7年中考复习建议
- › 备战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古诗词中的用典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 白侯之贤 阅读答案(2017浙江衢州中考语文试题)
- › 杨震字伯起 阅读答案(2017四川凉山中考语文试题)
- › 鸣机夜课图记 阅读答案(2017扬州中考语文试题)
- › 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 阅读答案(2017武汉中考语文试题)
- › 去远方 答案(2017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题)
- › 2017年中考语文对联、广告、标语试题及答案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点题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语言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布局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选材
tag: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学习语文的方法大全,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栏目导航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推荐
- ·2017年中考语文学习:六步法
- ·初中生学习方法不当的六大成因
- ·中考语文复习要掌握的方法
- ·浅谈初中语文学习习惯
- ·初二语文学习如何向初三过渡
- ·初中学习语文记忆方法大全
- ·学生应该养成的十个学习习惯
- ·中考语文得高分的六个方法
- ·初中语文阅读的学习方法总结
- ·学好初中语文必备的纠错本
- ·新初三提高语文成绩该从哪入手?
- ·中考语文复习记忆方法建议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中学生语文期末学习方法指导
- ·初中语文期末判断修改病句的方法
- ·让初中生充分备考期末试
- ·初一生掌握哪些学习方法
- ·中考语文备考资料4
- ·准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中考语文语言综合运用常见试题
- ·中考语文语言综合运用常见试题答案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51-60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61-72
- ·中考语文:语言创新技巧
- ·中考语文备考资料1
- ·中考语文备考资料2
- ·怎么写好读后感?
- ·中考语文备考资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