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诗鉴赏(2)
浏览次数: 125次| 发布日期:04-13 04:20:06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贾岛诗鉴赏(2),
秋风吹渭水,
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
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
消息海云端。
贾岛未中进士前在京城长安时结识了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后来吴处士离开长安到闽地,贾岛很思念他,写了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诗一开始就情深意长地说:友人离开长安坐船去闽地,已经一个月了,到现在还未得到他的消息。“闽国扬帆去”,即“扬帆闽国去”。从后面第三联可以知道,友人离别时是在夏天。
接着写友人别后,长安已入秋天。这时已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片萧瑟景象。
这两句是即景而成。长安在渭水南岸,渭水又是送别友人的地方。送别之时,还是夏季,渭水还未有秋风 。如今秋风吹着渭水,黄叶落满了长安 。此情此景,使作者更加怀念友人。两句描写长安秋景,自然成对,紧系别情。
据《唐摭言》说,贾岛是先得了“落叶满长安”这句,因苦思不得一联,于是在大街上冲撞了京兆尹刘栖楚,被关押了一天,事后才补足“秋风吹渭水”一句的。这一说法是否真实,有待考证。不过从整首诗看 ,是环环相扣,首尾完整。“秋风”一联,并不是随便凑合之词,而是紧承上联,又很自然地开启了下文的回忆。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这两句意思是说:“想起在长安这地方聚会谈心的那个晚上,忽然下了一阵大雨,雷电交加,虽然是夏天,当时心里也不禁感到一阵寒颤 。时间真过得快,转瞬又是秋风萧瑟,黄叶遍地了。
结末二句,是一片殷切怀念之情。“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意思是说:由于友人坐的船还远远不见回来 ,没有音讯 ,只好极目南望那遥远而又渺茫的闽海之边了。“海云端”,海云生处。闽地靠海,所以这样说。在章法上,这一语与题中“江上”相应。全诗语言简朴自然,不华饰,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殷殷忆念之情,尤其是“秋风”、“落叶”这两个描写秋景的句子,自然而恭整,既描写出了深秋的典型景物,而又气势苍凉,景象广阔,成为历代传诵的名句。后世引用的人极多。如宋代词人周邦彦的《齐天乐》词:“渭水西风,长安乱叶 ,空忆诗情宛转。”元代杂剧作家白朴的《程桐雨》杂剧:“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叶长安。”等等,不胜枚举。
三月晦日送春
贾 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
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
未到晓钟犹是春。
贾岛是唐代的著名的苦吟诗人 ,长于五言律诗,集中五言律诗也最多。他的律诗,字斟句酌,排比工整,常有佳句,耐人寻味。如“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等,或气象雄浑 ,或情景幽独,颇为人们所称诵。这是他在诗歌上的成就。不过除了一些佳句以外,他写得好的律诗并不多,这是由于他过于醉心词句的琢磨,往往忽视了全诗的整体的艺术境界的创造。因而他的五言律诗,虽然对仗工整,却有雕琢的痕迹 ,不够自然,缺乏动人的情怀,使人读后,留不下完整的印象。倒是他的一些绝句 ,无意求工,写得自然、朴素,别有情致。这里所选的《三月晦日送春》便是其中一首较优秀的作品。
这是一首抒写送春的七言绝句。首句“三月正当三十日 ”,点明三月晦日,说明春日已尽。次句“风光别我苦吟身 ”,意思是说,春光虽然别我而逝,但我这个苦吟诗的人,怎忍别春。“风光”,即春光。不说送春,而说春光别我,是虚写“送”字。这句用的是拟人手法,显得很自然而有情味。末二句一转,说虽然已到春尽之期 ,无计可以留春 ,但只要晨钟未动,明朝之夏未来,仍然还是春天啊。因此,当这最后一夜之时,愿与友人不睡,共同苦吟饮酒,以表送别之情,这样也还是能够很好地享受这最后一夜的春光 。“犹是春”三字,可如宋苏轼所说的“春宵一刻值千金 ”了。看来这首诗颇有古诗的“何不秉烛游”的意思。但细加体味,二者旨趣并不相同。古诗的作者秉烛夜游,是由于感叹人生短暂,韶华易逝,应及时行乐 ,这首诗的作者良夜不眠 ,则是为了流连春光 ,爱惜韶华 ,并无伤感之情,作者只意在珍惜时光,刻苦吟诗。这就从惜别春光中,引出了“锲而不舍”的精神。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时抒怀,高昂乐观。
贾岛诗鉴赏(2)
秋风吹渭水,
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
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
消息海云端。
贾岛未中进士前在京城长安时结识了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后来吴处士离开长安到闽地,贾岛很思念他,写了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诗一开始就情深意长地说:友人离开长安坐船去闽地,已经一个月了,到现在还未得到他的消息。“闽国扬帆去”,即“扬帆闽国去”。从后面第三联可以知道,友人离别时是在夏天。
接着写友人别后,长安已入秋天。这时已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片萧瑟景象。
这两句是即景而成。长安在渭水南岸,渭水又是送别友人的地方。送别之时,还是夏季,渭水还未有秋风 。如今秋风吹着渭水,黄叶落满了长安 。此情此景,使作者更加怀念友人。两句描写长安秋景,自然成对,紧系别情。
据《唐摭言》说,贾岛是先得了“落叶满长安”这句,因苦思不得一联,于是在大街上冲撞了京兆尹刘栖楚,被关押了一天,事后才补足“秋风吹渭水”一句的。这一说法是否真实,有待考证。不过从整首诗看 ,是环环相扣,首尾完整。“秋风”一联,并不是随便凑合之词,而是紧承上联,又很自然地开启了下文的回忆。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这两句意思是说:“想起在长安这地方聚会谈心的那个晚上,忽然下了一阵大雨,雷电交加,虽然是夏天,当时心里也不禁感到一阵寒颤 。时间真过得快,转瞬又是秋风萧瑟,黄叶遍地了。
结末二句,是一片殷切怀念之情。“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意思是说:由于友人坐的船还远远不见回来 ,没有音讯 ,只好极目南望那遥远而又渺茫的闽海之边了。“海云端”,海云生处。闽地靠海,所以这样说。在章法上,这一语与题中“江上”相应。全诗语言简朴自然,不华饰,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殷殷忆念之情,尤其是“秋风”、“落叶”这两个描写秋景的句子,自然而恭整,既描写出了深秋的典型景物,而又气势苍凉,景象广阔,成为历代传诵的名句。后世引用的人极多。如宋代词人周邦彦的《齐天乐》词:“渭水西风,长安乱叶 ,空忆诗情宛转。”元代杂剧作家白朴的《程桐雨》杂剧:“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叶长安。”等等,不胜枚举。
三月晦日送春
贾 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
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
未到晓钟犹是春。
贾岛是唐代的著名的苦吟诗人 ,长于五言律诗,集中五言律诗也最多。他的律诗,字斟句酌,排比工整,常有佳句,耐人寻味。如“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等,或气象雄浑 ,或情景幽独,颇为人们所称诵。这是他在诗歌上的成就。不过除了一些佳句以外,他写得好的律诗并不多,这是由于他过于醉心词句的琢磨,往往忽视了全诗的整体的艺术境界的创造。因而他的五言律诗,虽然对仗工整,却有雕琢的痕迹 ,不够自然,缺乏动人的情怀,使人读后,留不下完整的印象。倒是他的一些绝句 ,无意求工,写得自然、朴素,别有情致。这里所选的《三月晦日送春》便是其中一首较优秀的作品。
这是一首抒写送春的七言绝句。首句“三月正当三十日 ”,点明三月晦日,说明春日已尽。次句“风光别我苦吟身 ”,意思是说,春光虽然别我而逝,但我这个苦吟诗的人,怎忍别春。“风光”,即春光。不说送春,而说春光别我,是虚写“送”字。这句用的是拟人手法,显得很自然而有情味。末二句一转,说虽然已到春尽之期 ,无计可以留春 ,但只要晨钟未动,明朝之夏未来,仍然还是春天啊。因此,当这最后一夜之时,愿与友人不睡,共同苦吟饮酒,以表送别之情,这样也还是能够很好地享受这最后一夜的春光 。“犹是春”三字,可如宋苏轼所说的“春宵一刻值千金 ”了。看来这首诗颇有古诗的“何不秉烛游”的意思。但细加体味,二者旨趣并不相同。古诗的作者秉烛夜游,是由于感叹人生短暂,韶华易逝,应及时行乐 ,这首诗的作者良夜不眠 ,则是为了流连春光 ,爱惜韶华 ,并无伤感之情,作者只意在珍惜时光,刻苦吟诗。这就从惜别春光中,引出了“锲而不舍”的精神。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时抒怀,高昂乐观。
贾岛诗鉴赏(2)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