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应如何理解
浏览次数: 76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七年级下同步辅导
标签:七年级下同步学习,初中语文学习,http://www.350xue.com
“最后一课”应如何理解,
《最后一课》这篇小说,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都德1873年写的。这篇小说的题目“最后一课”的含义是教学难点的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难点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师生两方面分别去分析。
一、 从韩麦尔先生的角度去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韩麦尔先生无疑是作者着力刻画的重要人物,他的教学活动无疑是我们从教师这一角度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的关键。我们还是从小说的具体描述中来了解一下韩麦尔先生的教学活动吧。“那天早晨上学,我(小弗朗士)去得很晚”,到学校后,看见韩麦尔先生在教室里“踱来踱去”,“我”进了教室后,韩麦尔先生就开始上课了,他依次上了语法课、习字课、历史课,最后“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直到“教堂的钟敲了12下”,他才结束他的教学活动。可见韩麦尔先生是上了从早晨开始到中午结束的一上午课,最少上了四堂课。那么我们从教师韩麦尔先生这个角度如何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呢?很显然,这“最后一课”指的是韩麦尔先生在阿尔萨斯被迫割让给普鲁士后,最后一次给学生们上法语课。小说的第11自然段也明确地提出:“这是我(韩麦尔先生)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
二、 从小弗朗士的角度去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小弗朗士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之一。从他的角度来看,“最后一课”的含义应是怎样的呢?我们再一次从小说的具体描述中来寻找答案吧。小弗朗士进教室后,发现教室“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其中包括郝叟老头儿,这说明教室里的学生不是很多。后来韩麦尔先生“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时,郝叟老头“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这说明了这个教室里有初级班的学生。那么小弗朗士是不是初级班的学生呢?从课文中描述的韩麦尔先生提问小弗朗士分词用法这一情节可以看出,小弗朗士不是初级班的学生。因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这个学校规模不大,学生不多,这些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共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他们只有一个老师,那就是韩麦尔先生,一旦他“去钓鱼的时候”,没有办法,只有干脆放学生们一天假。据此笔者认为,这个上午对小弗朗士来说,他只能真正地听韩麦尔先生讲一堂法语课。另外,我们从文章中的一些句子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如第11自然段中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再如第13自然段小弗朗士的抒情“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最后一课”的含义的理解,应从师生两方面去看:从韩麦尔先生的角度看,应理解为韩麦尔先生最后一次上法语课;从小弗朗士的角度看,应理解为小弗朗士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
“最后一课”应如何理解
《最后一课》这篇小说,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都德1873年写的。这篇小说的题目“最后一课”的含义是教学难点的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难点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师生两方面分别去分析。
一、 从韩麦尔先生的角度去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韩麦尔先生无疑是作者着力刻画的重要人物,他的教学活动无疑是我们从教师这一角度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的关键。我们还是从小说的具体描述中来了解一下韩麦尔先生的教学活动吧。“那天早晨上学,我(小弗朗士)去得很晚”,到学校后,看见韩麦尔先生在教室里“踱来踱去”,“我”进了教室后,韩麦尔先生就开始上课了,他依次上了语法课、习字课、历史课,最后“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直到“教堂的钟敲了12下”,他才结束他的教学活动。可见韩麦尔先生是上了从早晨开始到中午结束的一上午课,最少上了四堂课。那么我们从教师韩麦尔先生这个角度如何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呢?很显然,这“最后一课”指的是韩麦尔先生在阿尔萨斯被迫割让给普鲁士后,最后一次给学生们上法语课。小说的第11自然段也明确地提出:“这是我(韩麦尔先生)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
二、 从小弗朗士的角度去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小弗朗士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之一。从他的角度来看,“最后一课”的含义应是怎样的呢?我们再一次从小说的具体描述中来寻找答案吧。小弗朗士进教室后,发现教室“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其中包括郝叟老头儿,这说明教室里的学生不是很多。后来韩麦尔先生“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时,郝叟老头“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这说明了这个教室里有初级班的学生。那么小弗朗士是不是初级班的学生呢?从课文中描述的韩麦尔先生提问小弗朗士分词用法这一情节可以看出,小弗朗士不是初级班的学生。因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这个学校规模不大,学生不多,这些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共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他们只有一个老师,那就是韩麦尔先生,一旦他“去钓鱼的时候”,没有办法,只有干脆放学生们一天假。据此笔者认为,这个上午对小弗朗士来说,他只能真正地听韩麦尔先生讲一堂法语课。另外,我们从文章中的一些句子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如第11自然段中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再如第13自然段小弗朗士的抒情“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最后一课”的含义的理解,应从师生两方面去看:从韩麦尔先生的角度看,应理解为韩麦尔先生最后一次上法语课;从小弗朗士的角度看,应理解为小弗朗士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
“最后一课”应如何理解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最后一次的讲演
- › 《最后一根火柴》阅读答案
- › 山村教师的最后一课
- › 郑振铎《最后一课》点击答案
- › 《最后一课》阅读题及答案
- › 《闻一多名作欣赏》·最后一次的讲演
- › 高中语文常识最后一次讲演(刘市长篇)
- › 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
- › “最后一课”应如何理解
- › 一枝一叶总关情——《最后一课》对小弗郎士爱国情感的多侧面描写
- ›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 ›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
- › 七年级下教参:最后一课
- ›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实例之最后一课
- › 中考前最后一个月 查漏补缺最重要
- › 小学的英语作文 小学的最后一个暑假
tag: 如何 七年级下同步辅导,七年级下同步学习,初中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七年级下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七年级下同步辅导 推荐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景顺序辨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新探
- ·儿童成长故事中的两种视角——《从百草
- ·七年级下教参:社戏
- ·“最后一课”应如何理解
- ·《口技》艺术四美
- ·“豆”和“戏”为何令人难忘——《社戏
- ·教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说明
- ·教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 ·教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
- ·教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说明
- ·教参: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单元说明
- ·大写的“人” ——《狼》与《宋定伯捉
- ·牛汉《华南虎》赏析
- ·七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
- ·《斑羚飞渡》的另类解读——兼说语文的
- ·七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
- ·《安塞腰鼓》的辩证艺术
- ·敲出豪放 ——《安塞腰鼓》赏析
-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梵高传(节选)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材指瑕
- ·谈《故乡》、《社戏》的“母亲”形象
- ·从《社戏》的教学和编选看苏教版语文新
- ·李宗涛
- ·华南虎难点知识剖析
- ·七年级下教参:斑羚
- ·七年级下教参:竹影
- ·七年级下教参:口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