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词集注释
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
清·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注释】:
这支曲子是以贾宝玉的口气写的,它明确地抒发了对钗、黛的不同思想感情。贾宝玉和林黛玉虽不得结合为夫妻,却终生互相怀念,说明他们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这就是反对封建礼教,鄙弃功名利禄;贾宝玉和薛宝钗同床异梦,冷漠无情,说明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志趣。贾宝玉敢于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给他们安排的"金玉良缘",而永远忠于"木石前盟",说明他具有强烈的反对封建礼教的民主自由思想。他不满意命运的摆布,尽管贾母给他安排了锦衣玉食,尽管薛宝钗对他"齐眉举案",百般顺从,但他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懑","到底意难平"!他认为,"金玉良缘",不仅是"美中不足",而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他悲痛地感叹人生,控诉社会,恨不能把积郁在内心的深沉感情统统发泄出来!
回前诗
清·曹雪芹
浮生着甚苦奔忙,
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
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
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
【注释】:
注:此诗的作者是否曹雪芹,现还在争论中。
寄生草
清·曹雪芹
无我原非你,
从他不解伊。
肆行无碍凭来去。
茫茫着甚悲愁喜?
纷纷说甚亲疏密。
从前碌碌却因何,
到如今,
回头试想真无趣!
【注释】:
娇杏赞
清·曹雪芹
偶因一着错,
便为人上人。
【注释】:
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
清·曹雪芹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注释】:
首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是莲根荷花同长在一根茎上,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
“自从两地生孤木”的“两地 生孤木”寓一个“桂”字,点 出夏金桂的名字。
最后一句“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香菱由地主阶级出身的小姐而终于 落入四大家族的罗网,这种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斗争中,中、小地主必然破败的命运,也抨击血淋淋的妻妾制度的残酷,从而揭示封建“末世”女子的悲惨命运。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
清·曹雪芹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注释】:
词首两句“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点出晴雯的名字,暗示他的人品和将遭到的不幸,霁月,指雨后月出,天晴月朗。这就点出了一个“ 晴 ”字。而旧时以“光风霁月”喻人的品格光明磊落。这也就是作者对晴雯人品的赞赏。彩云是有纹彩的云霞,两云呈彩叫雯,点出一个“雯”字,而且寓有纯净美好的意思。这两句中的“难逢”、“易散”,暗寓晴雯品格高尚,像易于消散的云彩那样难存于世,她将遭到不幸。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
清·曹雪芹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富,谁知公子无缘。
【注释】:
首句“枉自温柔和顺”是指花袭人温柔和顺的性格,封建的道德观念,要求妇女“温柔和厚”,袭人就是这种封建道德的牺牲品。
第二句是“空云似桂如兰”。这里“似桂如兰”是古人常用来比喻人的美好品德的桂花、兰草。“空云”,也就是徒然 说,是对桂和兰的否定。宋代陆游有“花气袭人知骤暖”的 诗句。袭人姓花,原名蕊珠,宝玉就根据陆游的诗把她改名为花袭人。这里的桂兰也寓花袭人的名字。
第三句“堪羡优伶有福”是指袭人在宝玉出走后,袭人第一个离开贾府,嫁了给曾是唱戏的蒋玉函。而袭人也始终与“ 公子”,宝玉无缘分。
清·曹雪芹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注释】: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 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 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 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 ,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 玉应怜惜 。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清·曹雪芹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
清·曹雪芹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注释】: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才自精明志 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 富贵蒙昏了头。“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 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 挥的可惜。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清·曹雪芹金陵十二钗正册——贾迎春
清·曹雪芹
子孙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注释】:
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
"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任意践踏迎春。
清·曹雪芹金陵十二钗正册——贾元春
清·曹雪芹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官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注释】:
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 见得人的去处”,“终无意趣 ”。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 ”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应该满足了,但元春的结论却是懂得了“辨是非”,认识到了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 和腐败,对自己的生活道路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第三句“三春争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春、探春、惜春。”“争及初春景”的“初春”寓指元春,这句意思是说迎春、探春、惜 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
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 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开始,所以说“虎兔相逢”,兔被虎吃掉了,是元春入宫作妃的必然结局。作者在这里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一般人都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
清·曹雪芹金陵十二钗正册——李纨
清·曹雪芹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注释】:
首句写到"桃李春风结子完。"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与贾珠结婚,生了一子,丈夫不到二十岁就一病而亡。她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与画面一样同指贾兰。这句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
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是一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丈夫夭折以后,"望子成龙"便成了她唯一目的。贾兰中了举,暂时满足了她的愿望,但是贾家的衰败又属必然,局面已成,无法挽回。李纨最终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俑。曹雪芹将这位封建礼教的忠实奉行者安排在"薄命词"里,讽之为"枉与他人作笑谈"的"虚名儿",这实是对封建礼教极妙的讽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曹雪芹词集注释
- › 曹雪芹词集注释
tag: 曹雪芹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