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褒禅山后洞一游,王安石感慨良多。明明游洞诸人都怀抱探险求胜之心,却因为某个人一句懈
怠丧气的话就都一拥而出,错误地退了出来。为什么会如此呢?
王安石想到了古人。古人观天地万物往往有所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言外
之意是说,古人为求一得,总是竭尽全力,深入考察的。“我”虽然探险失败,但也应为求得而认
真总结。作者是从探险本身谈开去的。一般人探险浅尝辄止,畏难而退。王安石认为要探险游历,
就要去奇远险恶之地,那里才有罕见景色,从这里可以感受到王安石昂扬振奋的人生态度。但是这
需要一些条件。
最重要的条件是有“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无志者,怎么会有探
险百倍的勇气和坚毅不拔的意志?“志”的重要当属第一。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一位志存高
远,识见非凡的人,他的志是鸿鹄之志,燕雀之志对他而言是不值一提的。有志,还须有“力”。
“力”是意志、勇气和才具的总称,这是个人成就事业的根本。“志”与“力”是个人主观能动性
的充分体现,但光有个人自身努力还不行,外物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至于幽暗昏惑而无
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作者既强调“志”,又重视“力”和“物”,表现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
义思想。但世事难料,即使一切俱备,也有欠缺东风的时候,“志”“力”“物”齐备,也可能失
败。王安石对此的态度积极、豁达,他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不可容忍的是有
志不去奋斗,可以接受的是尽志而失败,王安石是北宋时代少见的奋发向上,意气飞扬的人物,他
后来变法阻力重重,屡遭打击,却矢志不渝,永不言悔,其人生态度与这篇文章的表述完全一致。
在论述立志,蓄力,借物时,王安石看似不经意却又两次提及要“不随以止”、“不随以怠”,
这一点是他对自己参与游洞又“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的总结。要做异事,得有异行,而
众人随俗,常常抱志不终,王安石如此说,就是暗示,如果要求“非常之观”,就得有点独立而行
的精神。王安石变法就是这种敢破流俗,特立独行精神的表现。在当时的时代,王安石是个颇遭非
议的人,即使苏轼这样颇有识见的人也喜欢对他进行嘲弄。但是王安石并不因此而刻意改变自己,
他执意改革,尽志无悔。
缜密严谨的思想,奋发向上的态度和不顺从流俗的作风,透过这些品质,我们可以看到四年后
开始走上改革之路的未来改革家的清晰的影子。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 游褒禅山记中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 › 《游褒禅山记》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粤教版高二必修)
- › 《游褒禅山记》译文(含原文、注释、评点)
-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 游褒禅山记(相关资料4)
- › 《游褒禅山记》教学指导
- › 游褒禅山记教学目标与设想
- › 文言文学习:《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 › 《游褒禅山记》:何谓“褒之庐冢也”
- › 《游褒禅山记》浅析
- ›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的异同
- › 《游褒禅山记》疑点解读
- › 也谈褒禅山——《游褒禅山记》教学随笔
- › 《游褒禅山记》:一个思想者的思想足迹
- › 《游褒禅山记》争鸣意见
- ›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