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二同步辅导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与《西厢记》

浏览次数: 564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王实甫与《西厢记》,

  《西厢记》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它把剧中的爱情故事描述得风光旖旎,情调缠绵,声口灵动,彼此相得益彰。剧中的宾白,基本上都是鲜活的口语,能够传达各个人物的性格和生动的神态。如老夫人赖婚的一节:

  老夫人 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

  张生(背云) 呀,声息不好了也!

  莺莺 呀,俺娘变了卦也!

  红娘 这相思又索害也!

  很简单的几句话,分别显出老夫人的虚伪、张生的惊恐、莺莺的意外、红娘的同情,戏剧效果很强。而剧中的曲词,则和关汉卿杂剧以本色为主、朴素流畅不同,它明显地偏向于华美,形成一种诗剧的风格。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少近于本色的段落,但一般也写得比较精巧;更有许多曲词,广泛融入唐诗、宋词的语汇、意象,运用骈偶句式,以高度的语言技巧造成浓郁的抒情气氛。像“长亭送别”一折中莺莺的两段唱词: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端正好》)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己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叨叨令》)

  第一支曲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句,既写秋天之景,又写离人之情,情景交融,臻于化境,遂成千古绝唱。第二支曲用经过锤炼的口语,一泻无余地倾诉了别离的愁闷。相同句式的排比,既加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又增添了浓重的感情色彩。

  《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杂剧这三部叙述同一故事的作品,展示了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创作的不断发展。而《西厢记》杂剧的艺术成就尤为杰出,它在相当长的年代中持续地影响了后代的文学进步乃至人们的生活观念。

(《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返回



上一页  [1] [2] 


王实甫与《西厢记》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西厢记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