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
浏览次数: 47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记叙文阅读
标签:记叙文阅读大全,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www.350xue.com
记叙文阅读,
近年来,在各地中考中,已淡化了现代文阅读的文体概念,淡化对纯文体的考查,而强化了阅读能力的要求。但淡化并不是取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文体知识。
一、记叙文分类:
1、侧重写人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景》。
2、侧重叙事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荔枝蜜》
3、侧重写景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4、侧重状物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以抒怀。如《白杨礼赞》、《爱莲说》。
二、记叙文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三、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 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如《藤野先生》
②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方位顺序来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如《背影》。
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加强表现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如《爸爸的花落了》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探望爸爸的情景;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引出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情形;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的病和爸爸因病不能料理花,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唱骊歌,想到盼望自己长大,忆起爸爸让她汇款一事。
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和衬托作用,可以帮助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
五、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她是一个青年教师,刚由外地调来不到半年,课讲得很好,虽然说话带点口音,可学生喜欢她。
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3)常用于应用文。
例:泡沫塑料内部充满了气孔,所以透气性好,又耐洗易干,即使气温升到200℃,或是降到-32℃时,它也不变,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虽然她年纪轻、资历浅,又初来乍到,可是她教学水平高,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她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
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感。
例:看上去她只有二十出头,高挑的个儿,一双明亮的眼睛,话音里带点南方口音。她知识丰富,课讲得有条有理,绘声绘色,同学们特别乐意听她讲课。
根据描写对象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气质等。
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对话)。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行为、举止。
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描写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和景象。
社会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的布局、陈设等。
场面描写:同一时间、地点、众多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要有特定的场合气氛。
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小的景物片断的描写。
从表现手法上分类: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对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中心事件进行直接地描写,用以直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也叫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描写所要表现的人物和事件周围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件更鲜明突出。(也叫间接描写)
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例: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的老师》
间接抒情: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
寓情于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我的老师》
寓情于景: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济南的冬天》
寓情于理:“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六、线索:是贯穿于全文的主线。它是作者展开文章内容,安排情节的思路,是布局的重要手段。
人物线索:以人物的见闻、事迹为线索。如《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我的叔叔于勒》以于勒的贫富变化为线索;《背影》以人物的某一特征“背影”为线索。
事件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谁是狗的主人为线索;《社戏》以看社戏为线索。
时间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如《最后一课》(去上学——上课前——上课时——散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以每个星期天的中午到下午七点,人物相继出场为线索。
地点线索: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潘家酒楼——鲁家客店——郑屠肉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三味书屋)。
物品线索:以某一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我的第一本书》以一本书为线索(引出第一本书——追问书的故事——父亲灯下补书——送书——转学);《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
感情线索:以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感情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我”的爱国主义思想为线索;《荔枝蜜》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七、记叙文的结构
记叙文的结构指什么?是指记叙文的具体内容的构成,即材料与材料之间的排列组合。它包括开头和结尾、过渡连贯和照应、段落与层次这些“零部件”,其中段落层次最重要。
记叙文常见的几种结构类型
1、并列式
不同的空间、角度、内容,各层之间是并列关系。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空间并列;《春》盼春、绘春、颂春,不同角度并列;《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主体部分分三个不同内容的典型事例并列。
2、连贯式
按事情的发展过程或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结构,各层之间互相连贯。如《最后一课》的内容是按:“上学路上——上课前——上课时——散学”来安排结构的。
记叙文阅读
近年来,在各地中考中,已淡化了现代文阅读的文体概念,淡化对纯文体的考查,而强化了阅读能力的要求。但淡化并不是取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文体知识。
一、记叙文分类:
1、侧重写人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景》。
2、侧重叙事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荔枝蜜》
3、侧重写景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4、侧重状物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以抒怀。如《白杨礼赞》、《爱莲说》。
二、记叙文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三、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 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如《藤野先生》
②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方位顺序来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如《背影》。
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加强表现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如《爸爸的花落了》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探望爸爸的情景;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引出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情形;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的病和爸爸因病不能料理花,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唱骊歌,想到盼望自己长大,忆起爸爸让她汇款一事。
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和衬托作用,可以帮助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
五、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她是一个青年教师,刚由外地调来不到半年,课讲得很好,虽然说话带点口音,可学生喜欢她。
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3)常用于应用文。
例:泡沫塑料内部充满了气孔,所以透气性好,又耐洗易干,即使气温升到200℃,或是降到-32℃时,它也不变,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虽然她年纪轻、资历浅,又初来乍到,可是她教学水平高,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她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
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感。
例:看上去她只有二十出头,高挑的个儿,一双明亮的眼睛,话音里带点南方口音。她知识丰富,课讲得有条有理,绘声绘色,同学们特别乐意听她讲课。
根据描写对象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气质等。
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对话)。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行为、举止。
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描写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和景象。
社会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的布局、陈设等。
场面描写:同一时间、地点、众多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要有特定的场合气氛。
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小的景物片断的描写。
从表现手法上分类: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对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中心事件进行直接地描写,用以直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也叫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描写所要表现的人物和事件周围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件更鲜明突出。(也叫间接描写)
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例: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的老师》
间接抒情: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
寓情于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我的老师》
寓情于景: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济南的冬天》
寓情于理:“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六、线索:是贯穿于全文的主线。它是作者展开文章内容,安排情节的思路,是布局的重要手段。
人物线索:以人物的见闻、事迹为线索。如《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我的叔叔于勒》以于勒的贫富变化为线索;《背影》以人物的某一特征“背影”为线索。
事件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谁是狗的主人为线索;《社戏》以看社戏为线索。
时间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如《最后一课》(去上学——上课前——上课时——散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以每个星期天的中午到下午七点,人物相继出场为线索。
地点线索: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潘家酒楼——鲁家客店——郑屠肉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三味书屋)。
物品线索:以某一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我的第一本书》以一本书为线索(引出第一本书——追问书的故事——父亲灯下补书——送书——转学);《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
感情线索:以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感情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我”的爱国主义思想为线索;《荔枝蜜》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七、记叙文的结构
记叙文的结构指什么?是指记叙文的具体内容的构成,即材料与材料之间的排列组合。它包括开头和结尾、过渡连贯和照应、段落与层次这些“零部件”,其中段落层次最重要。
记叙文常见的几种结构类型
1、并列式
不同的空间、角度、内容,各层之间是并列关系。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空间并列;《春》盼春、绘春、颂春,不同角度并列;《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主体部分分三个不同内容的典型事例并列。
2、连贯式
按事情的发展过程或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结构,各层之间互相连贯。如《最后一课》的内容是按:“上学路上——上课前——上课时——散学”来安排结构的。
记叙文阅读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记叙文阅读
- ›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1-10)
- › 语文记叙文阅读基础知识总结
-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知识梳理
-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最优秀的人其实是你自己
- ›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复习73
- ›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复习74
- ›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复习75
- ›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复习76
- ›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复习77
-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读书的孩子最美丽
-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一个人的时候
- ›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1-15
- ›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答案1-15
- ›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16-22
- ›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答案16-22
tag: 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记叙文阅读大全,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记叙文阅读
栏目导航
记叙文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