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语文知识集锦

语文知识集锦

浏览次数: 363次| 发布日期:01-15 03:30:23 | 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语文知识集锦,

    25.乾隆出对点探花一次殿试,才子刘凤浩取中第三名探花。但他是个独眼人。乾隆皇帝钦点他时见到刘的相貌后有些犹豫,心想再考考他,如果确才识卓著, 就给他功名。 乾隆帝出的上联是:独眼不登龙



www.350xue.com
虎榜刘凤浩应电报对道:半月依旧照乾坤此对含意深刻,乾隆心已嘉许,又念出一联再试他出道: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刘凤浩只略一思忖,即信口答道: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刘凤浩的捷才终于使乾隆帝心悦诚服,随即钦点他为探花,登上金榜。
 
    对联的基本规则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几种特殊形式的比喻

    我们知道,比喻有三种基本类型,即明喻、暗喻和借喻。其实,比喻还有若干种形式。了解和掌握这些形式,对于灵活运用比喻,提高语言表达技巧,是大有好处的。
 
    一、博喻:又名复喻,即运用多个不同的喻体来说明或描绘同一个本体。这种比喻能够充分地描写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揭示事物多方面的内涵,又能大大地增强文章的气势。如: ……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白、蓝、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天山景物记》)

    二、倒喻:又名逆喻,即故意将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倒过来使用,它能使本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凸现,而且意趣盎然。如: 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反对党八股》)

    三、反喻:即从本体的反面设喻,来说明本体不具备某种性质或特征。这种比喻具有正反对照的效果,能够加强观点和感情的鲜明性。如: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缘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显耀自己。(《致橡树》)
 
    四、引喻:即运用一种事物蕴含的道理来引出并比喻另一种事物蕴含的道理。它的前面是喻体部分,后面是本体部分。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五、互喻:又名回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如: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天上的街市》)
 
    六、较喻:又称强喻,是指本体不仅像喻体,而且超过喻体。如: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为了忘却的记念》)
 
    七、饰喻:是指本体和喻体间构成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喻体作定语,本体作中心语,如: 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闪烁着白光。(《天山景物记》) 二是本体作定语,喻体作中心语,如: 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土地》)

      古诗词中美女的别称

    佳人:《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丽人: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玉人: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仙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娇娘:李贺《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妖娆: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迭赠妖娆。”
   
    姝丽:柳永《玉女摇仙佩》:“有得许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惊鸿:陆游《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碧玉:万楚《五日观妓》:“西游漫道浣春纱,碧玉今日斗丽华。” 
  
    蛾眉:白居易《王昭君》:“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红颜: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袖:韩《边上看猎赠元戎》:“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
   
    红粉:杜牧《兵部尚书席上作》:“偶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稀。” 
  
    倾国: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倾城: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语文常识

    1、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情节、环境;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是虚构的,因此小说中的第一人称“我”和作者要分开。
 
    2、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散文揭示中心的方式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散文的线索:往往有一条线索,把材料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用人、事物、感情、景物、时间、地点等作为线索。
 
    3、诗歌: 诗歌的分类:从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从诗歌体裁上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4、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按内容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按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按篇幅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戏剧文学,即剧本,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剧本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剧本的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多幕剧在第一幕之前还有序幕,结尾之后还有尾声。
 
    5、常见文学知识梳理:
 
    A、古籍和作品: 

    (1)、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诸子集成>>:原国学整理编辑。本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和学派的代表作品二十八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语文知识集锦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语文  知识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