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集锦
浏览次数: 363次| 发布日期:01-15 03:30:23 | 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语文知识集锦,
10、五湖 指具区、兆 (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和 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
1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
(1)、南京 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如:金陵降,君臣出走。《阎典史传》
吴中孙公兆圭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梅花岭记》
(2)、杭州 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
(3)、福州 又称三山。如: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指南录〉后序》
(4)、镇江 又称京口。如:去京口,挟旨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同上)
(5)、开封 又称东京。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
12、三都、两都、三辅。
(1)、三都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京都长安。
(2)、两都 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3)、三辅 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
13、畿 古代王都所在地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十二生肖成语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狗 猪〗
鼠鼠目寸光 投鼠忌器 抱头鼠窜 首鼠两端 猫鼠同眠 鼠肚鸡肠
牛九牛一毛 土牛木马 牛刀小试 牛头马面 牛鬼蛇神 气冲牛斗 汗牛充栋
对牛弹琴 老牛破车 老牛舐犊
虎龙盘虎踞 三人成虎 为虎作伥 与虎谋皮 生龙活虎 藏龙卧虎 谈虎色变
虎背熊腰 虎口拔牙 虎视眈眈 虎头蛇尾 放虎归山 调虎离山 养虎遗患
兔守株待兔 动如脱兔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兔走乌飞 狡兔三窟
龙龙凤呈祥 龙飞凤舞 龙马精神 龙头蛇尾 龙争虎斗 龙吟虎啸 龙蛇混杂
龙腾虎跃 龙潭虎穴 叶公好龙 来龙去脉 画龙点睛
蛇虎头蛇尾 巴蛇吞象 打草惊蛇 佛口蛇心 杯弓蛇影 画蛇添足
马一马当先 一马平川 人仰马翻 人欢马叫 人困马乏 万马奔腾 指鹿为马
千军万马 马到成功 马不停蹄 天马行空 单枪匹马 兵强马壮 兵荒马乱
车水马龙 心猿意马 厉兵秣马 老马识途 汗马功劳 走马观花 招兵买马
羊羊肠小道 十羊九牧 亡羊补牢 歧路亡羊 顺手牵羊 饿虎扑羊
猴杀鸡吓猴 尖嘴猴腮 沐猴而冠
鸡呆若木鸡 杀鸡吓猴 鸡飞蛋打 鸡零狗碎 鸡毛蒜皮 鸡鸣狗盗 鸡犬不宁 鸡犬升天 金鸡独立 闻鸡起舞 偷鸡摸狗 鹤立鸡群
狗鸡鸣狗盗 飞鹰走狗 丧家之狗 画虎类狗 狐朋狗友 狗急跳墙 狗仗人势
狗苟蝇营 狗尾续貂 狗血喷头
2三字成语 辑录/江苏陆可爱
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饭还没有熟,所以称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忘。”
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
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楚的事情。
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
迷魂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
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
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奔走供役使的人,后多用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鸟兽散:人群像鸟兽般一哄而散。
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敲边鼓:意思是从旁帮腔。
杀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也作煞风景。宋朝苏东坡诗《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云:“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忘年交:指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无底洞:比喻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
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像认为如此,与事实不相合。
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一窝蜂: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眼中钉:比喻极其厌恶憎恨的人。
应声虫:随声而应的虫。比喻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语文知识集锦
10、五湖 指具区、兆 (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和 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
1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
(1)、南京 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如:金陵降,君臣出走。《阎典史传》
吴中孙公兆圭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梅花岭记》
(2)、杭州 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
(3)、福州 又称三山。如: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指南录〉后序》
(4)、镇江 又称京口。如:去京口,挟旨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同上)
(5)、开封 又称东京。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
12、三都、两都、三辅。
(1)、三都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京都长安。
(2)、两都 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3)、三辅 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
13、畿 古代王都所在地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十二生肖成语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狗 猪〗
鼠鼠目寸光 投鼠忌器 抱头鼠窜 首鼠两端 猫鼠同眠 鼠肚鸡肠
牛九牛一毛 土牛木马 牛刀小试 牛头马面 牛鬼蛇神 气冲牛斗 汗牛充栋
对牛弹琴 老牛破车 老牛舐犊
虎龙盘虎踞 三人成虎 为虎作伥 与虎谋皮 生龙活虎 藏龙卧虎 谈虎色变
虎背熊腰 虎口拔牙 虎视眈眈 虎头蛇尾 放虎归山 调虎离山 养虎遗患
兔守株待兔 动如脱兔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兔走乌飞 狡兔三窟
龙龙凤呈祥 龙飞凤舞 龙马精神 龙头蛇尾 龙争虎斗 龙吟虎啸 龙蛇混杂
龙腾虎跃 龙潭虎穴 叶公好龙 来龙去脉 画龙点睛
蛇虎头蛇尾 巴蛇吞象 打草惊蛇 佛口蛇心 杯弓蛇影 画蛇添足
马一马当先 一马平川 人仰马翻 人欢马叫 人困马乏 万马奔腾 指鹿为马
千军万马 马到成功 马不停蹄 天马行空 单枪匹马 兵强马壮 兵荒马乱
车水马龙 心猿意马 厉兵秣马 老马识途 汗马功劳 走马观花 招兵买马
羊羊肠小道 十羊九牧 亡羊补牢 歧路亡羊 顺手牵羊 饿虎扑羊
猴杀鸡吓猴 尖嘴猴腮 沐猴而冠
鸡呆若木鸡 杀鸡吓猴 鸡飞蛋打 鸡零狗碎 鸡毛蒜皮 鸡鸣狗盗 鸡犬不宁 鸡犬升天 金鸡独立 闻鸡起舞 偷鸡摸狗 鹤立鸡群
狗鸡鸣狗盗 飞鹰走狗 丧家之狗 画虎类狗 狐朋狗友 狗急跳墙 狗仗人势
狗苟蝇营 狗尾续貂 狗血喷头
2三字成语 辑录/江苏陆可爱
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饭还没有熟,所以称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忘。”
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
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楚的事情。
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
迷魂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
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
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奔走供役使的人,后多用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鸟兽散:人群像鸟兽般一哄而散。
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敲边鼓:意思是从旁帮腔。
杀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也作煞风景。宋朝苏东坡诗《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云:“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忘年交:指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无底洞:比喻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
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像认为如此,与事实不相合。
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一窝蜂: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眼中钉:比喻极其厌恶憎恨的人。
应声虫:随声而应的虫。比喻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语文知识集锦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栏目导航
高考复习资料 推荐
- ·语文知识集锦
- ·高考资讯:易错成语大搜捕
-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
- ·高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 ·高考语文诗词分类记忆精华版
- ·高考语文常见象征意义大全
-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 第六册
-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 第五册
- ·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语文熟语1
- ·2017届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高三
- ·2017年高考语文学案:病句考点详解精练
- ·独门绝技:利用成语复习古汉语
- ·“语言连贯”备考教学设计
-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案
- ·唐代送别诗鉴赏选修课教学设计
- ·易错字形览表
- ·高考议论文论证方法集粹
- ·话题作文“欣赏”指导与例文
- ·决胜2017高考语文学案:写作典型案例(
- ·高三语文《读本》下册文言文全译
- ·古代诗歌鉴赏课堂教案5课时
- ·2017年高中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专题
- ·诗歌的鉴赏总复习
- ·语言得体专题(苏教版高三选修)
- ·2017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
- ·走进修辞世界(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语言表达连贯(粤教版高三)
- ·高考语文复习之五 虚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