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典文学为契机进行道德教育(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浏览次数: 80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以古典文学为契机进行道德教育(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还表现为子女对父母长辈的孝敬。“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在家能孝,于国则忠。岳飞的“精忠报国”,既是对国家利益的赤胆忠心,也是对父母严教的最好回报,显示出凛然的民族正气,更是一种以小见大的道德的高度自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忠孝曾经被发挥至极端,并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抛弃杂芜,取其精华,孝敬父母长辈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应得到提倡。
还表现为交友接物之道。不论是兄弟姐妹还是邻里朋友,都应抱着“民胞物与”的心胸去对待。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和”既是处友的基本标准,和舟共济,更要分清是非,不同流合污。
“天地君亲师”,由此“孝亲”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并构成人际关系的准绳。他们笼罩于传统的中国社会,迷漫于人的意识,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4修身养性:追求精神境界,是中华民族高尚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身修养方面,表现为不断的自我完善,向往理想人格。从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士可杀不可辱”,“君子谋道不谋食”,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到孟子的“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至大至刚”养“浩然之气”。几千年来,深入人心的儒家思想,之所以特别崇尚人的精神追求,并不是为了宣扬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而是特别强调在利与义冲突的情况下,作为与禽兽有别的人,该作怎样的选择。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正是这种“唯义所在”的人生追求,我们从文学作品中看到了一幅幅天地正气图,听到了一首首人间正气歌,他们似一股清流荡涤着俗泥污浊,反照出见利忘义者的卑琐。
5. 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是指不仅要有崇高的目标,更要有如何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知行合一”,切磋实践,时时反省,方能最终造就理想人格。
孔子认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倡导“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的观点中有一点非常伟大,那就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君子风度,令人折服。因此他的学生曾子积极响应自己的老师,提出要“日三省吾身”。
总之 “文以载道”的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使中国文学所负载的重任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所不及,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古典文学的教育作用。
(甘肃西和北川初级中学 742100 吕敏航(老师))
以古典文学为契机进行道德教育(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还表现为子女对父母长辈的孝敬。“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在家能孝,于国则忠。岳飞的“精忠报国”,既是对国家利益的赤胆忠心,也是对父母严教的最好回报,显示出凛然的民族正气,更是一种以小见大的道德的高度自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忠孝曾经被发挥至极端,并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抛弃杂芜,取其精华,孝敬父母长辈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应得到提倡。
还表现为交友接物之道。不论是兄弟姐妹还是邻里朋友,都应抱着“民胞物与”的心胸去对待。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和”既是处友的基本标准,和舟共济,更要分清是非,不同流合污。
“天地君亲师”,由此“孝亲”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并构成人际关系的准绳。他们笼罩于传统的中国社会,迷漫于人的意识,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4修身养性:追求精神境界,是中华民族高尚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身修养方面,表现为不断的自我完善,向往理想人格。从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士可杀不可辱”,“君子谋道不谋食”,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到孟子的“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至大至刚”养“浩然之气”。几千年来,深入人心的儒家思想,之所以特别崇尚人的精神追求,并不是为了宣扬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而是特别强调在利与义冲突的情况下,作为与禽兽有别的人,该作怎样的选择。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正是这种“唯义所在”的人生追求,我们从文学作品中看到了一幅幅天地正气图,听到了一首首人间正气歌,他们似一股清流荡涤着俗泥污浊,反照出见利忘义者的卑琐。
5. 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是指不仅要有崇高的目标,更要有如何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知行合一”,切磋实践,时时反省,方能最终造就理想人格。
孔子认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倡导“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的观点中有一点非常伟大,那就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君子风度,令人折服。因此他的学生曾子积极响应自己的老师,提出要“日三省吾身”。
总之 “文以载道”的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使中国文学所负载的重任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所不及,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古典文学的教育作用。
(甘肃西和北川初级中学 742100 吕敏航(老师))
以古典文学为契机进行道德教育(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栏目导航
语文辅导大全 推荐
- ·语文教学的导课艺术
-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兴趣探究
- ·如何多角度使用论据
- ·语文学法指导七字诀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剧(鲁人版高三
- ·东周列国之秦晋大事年表及君主更替(鲁
-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
- ·长相思(高三)
- ·高一,你讲语法了吗?(人教版高一必修
- ·落日与英雄之美(苏教版高一必修)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八年级选修)
- ·以情育人,宽严相济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
- ·用两个词写篇文章--谈记叙文构思
- ·关于《荷塘月色》中两处比喻解释的质疑
- ·综合实践,让每一个学生自由飞翔(语文
- ·阅读教学中的“三警惕”
- ·“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兼
- ·积累、思路与技巧(高三)
- ·诗教的真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 ·文言句式的难点(高三)
- ·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七年级)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人教版高
- ·中小学生减负对策的研究
- ·《事事关心》也是典型的纵式结构
- ·《威尼斯商人》教学反思
- ·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