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浦”
浏览次数: 135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释“浦”,
山东省昌乐县第三中学 路来森
《说文解字》:“浦,濒也,从水,甫声。”所以说,浦的本义是“水边、岸边”的意思。如《诗经·大雅·常武》“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一句中的“浦”就是“水边”的意思。但《风土记》一书又说道:“大水小口别通为浦”意即:大小河道分流处或小河流入江河的入口处称为“浦”。如王粲《登楼赋》:“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常州。”(城楼临于漳水之上,好像挟带着清澄的江水;城楼位于曲折的江水边,好像倚长洲而立。)此句中的“浦”即指漳水流入长江之处。
“浦”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浦”和“南”字结合,构成了“南浦”这一特殊的文化意象。古人送别,一般分为陆路和水路两种情况。陆路送别大多在“馆驿”或称之为“亭”。即李白在《菩萨蛮》一词中所说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水路送别呢?自然就在水边,就是所说的“浦”了。“南浦”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之中,如广为传诵的《九歌·河伯》中的:“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此时的“南浦”,一般是指某一地区中,位于该地区南侧的水浦。但自从江淹在《别赋》中有了“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之如何!”的句子后,“南浦”一词就赋予了“水边离别、送别”的特殊文化含义,“南浦”成了“水路登舟送别地点”的泛称。此后,一代代的文人骚客,在其诗文中,将离愁别绪,不断地添加到“南浦”这一意象之中。如盛唐诗人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宋代柳永《倾怀》词中的“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清人沈树荣有《送别》诗:“落叶枫林两岸秋,曾于南浦动离愁。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总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南浦”这个意象上,积累和沉淀了战国诗人屈原之后历代文人的离别情感。在表达离别情怀时,正如陆路送别诗中,人们将“长亭”写作“离亭”一样,有时人们也将“南浦”写作“别浦”,其表“送迎别离之义”就更加明确了。到了唐代,唐人以其智慧将“南浦”一词变成了曲调名,于是唐《教坊曲》就有了“南浦子”曲。宋代词人,借旧曲另制新曲,“南浦”又成了词牌名。受“南浦”这一意象中所包含的离愁别绪的情感影响,凡填“南浦”曲的词,在内容上多与离别亲人、羁旅情怀有关。
“浦”字还有“港口”的意思,如陆游《秋思》诗:“前山雨过云无际,别浦潮回岸有底。”有时“南浦”和“北梁”对举使用,以加深离别情绪。如楚辞中有“超北梁兮永辞,送美人兮南浦”的句子;梁诗人谢朓《鼓吹曲-送远曲》:“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梁”,是指架在河川上的桥梁,因此“北梁“这一意象,也常用以指水路送别之地,也染有了浓浓的惜别之情。而当它和”南浦“对举使用时,构成互文的修辞手法,就强化了诗歌的艺术表达效果
作者邮箱: lulaisen123@163.com
释“浦”
山东省昌乐县第三中学 路来森
《说文解字》:“浦,濒也,从水,甫声。”所以说,浦的本义是“水边、岸边”的意思。如《诗经·大雅·常武》“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一句中的“浦”就是“水边”的意思。但《风土记》一书又说道:“大水小口别通为浦”意即:大小河道分流处或小河流入江河的入口处称为“浦”。如王粲《登楼赋》:“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常州。”(城楼临于漳水之上,好像挟带着清澄的江水;城楼位于曲折的江水边,好像倚长洲而立。)此句中的“浦”即指漳水流入长江之处。
“浦”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浦”和“南”字结合,构成了“南浦”这一特殊的文化意象。古人送别,一般分为陆路和水路两种情况。陆路送别大多在“馆驿”或称之为“亭”。即李白在《菩萨蛮》一词中所说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水路送别呢?自然就在水边,就是所说的“浦”了。“南浦”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之中,如广为传诵的《九歌·河伯》中的:“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此时的“南浦”,一般是指某一地区中,位于该地区南侧的水浦。但自从江淹在《别赋》中有了“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之如何!”的句子后,“南浦”一词就赋予了“水边离别、送别”的特殊文化含义,“南浦”成了“水路登舟送别地点”的泛称。此后,一代代的文人骚客,在其诗文中,将离愁别绪,不断地添加到“南浦”这一意象之中。如盛唐诗人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宋代柳永《倾怀》词中的“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清人沈树荣有《送别》诗:“落叶枫林两岸秋,曾于南浦动离愁。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总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南浦”这个意象上,积累和沉淀了战国诗人屈原之后历代文人的离别情感。在表达离别情怀时,正如陆路送别诗中,人们将“长亭”写作“离亭”一样,有时人们也将“南浦”写作“别浦”,其表“送迎别离之义”就更加明确了。到了唐代,唐人以其智慧将“南浦”一词变成了曲调名,于是唐《教坊曲》就有了“南浦子”曲。宋代词人,借旧曲另制新曲,“南浦”又成了词牌名。受“南浦”这一意象中所包含的离愁别绪的情感影响,凡填“南浦”曲的词,在内容上多与离别亲人、羁旅情怀有关。
“浦”字还有“港口”的意思,如陆游《秋思》诗:“前山雨过云无际,别浦潮回岸有底。”有时“南浦”和“北梁”对举使用,以加深离别情绪。如楚辞中有“超北梁兮永辞,送美人兮南浦”的句子;梁诗人谢朓《鼓吹曲-送远曲》:“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梁”,是指架在河川上的桥梁,因此“北梁“这一意象,也常用以指水路送别之地,也染有了浓浓的惜别之情。而当它和”南浦“对举使用时,构成互文的修辞手法,就强化了诗歌的艺术表达效果
作者邮箱: lulaisen123@163.com
释“浦”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栏目导航
语文辅导大全 推荐
- ·语文教学的导课艺术
-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兴趣探究
- ·如何多角度使用论据
- ·语文学法指导七字诀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剧(鲁人版高三
- ·东周列国之秦晋大事年表及君主更替(鲁
-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
- ·长相思(高三)
- ·高一,你讲语法了吗?(人教版高一必修
- ·落日与英雄之美(苏教版高一必修)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八年级选修)
- ·以情育人,宽严相济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
- ·用两个词写篇文章--谈记叙文构思
- ·关于《荷塘月色》中两处比喻解释的质疑
- ·综合实践,让每一个学生自由飞翔(语文
- ·阅读教学中的“三警惕”
- ·“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兼
- ·积累、思路与技巧(高三)
- ·诗教的真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 ·文言句式的难点(高三)
- ·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七年级)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人教版高
- ·中小学生减负对策的研究
- ·《事事关心》也是典型的纵式结构
- ·《威尼斯商人》教学反思
- ·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