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语言(冀教版七年级必修)
浏览次数: 56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鉴赏诗歌的语言(冀教版七年级必修),
3. 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霜信报黄花”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 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都是同类的例子。
5. 定语位置。
定语挪前
例1.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
例2. 刘叉《从军行》:“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闻横笛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例3. 陆游《昼卧》:“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B. 定语挪后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一月夜飞渡镜湖。” “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
6. 其他:
例1. 苏轼《念奴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
例2. 毛泽东《沁园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
例3. 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目穷千里)
www.350xue.com
三. 语序颠倒的原因
1. 是声律的要求
例:晁无咎《临江仙》“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2. 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例: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 兼而有之
例1.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例2. 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四. 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
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平淡(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平易近人,又真切深刻。
绚丽:有富丽的词藻,绚灿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明快: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简洁: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其他相关术语:激越高亢、清婉秀丽、用语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用语平易,含义隽永、凝练
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
五.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六、练习:
1、下面这首宋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称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的语言,要从词句入手理解诗歌语言的意蕴,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是环境气氛的渲染,与“人比黄花瘦”构成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是一个凄清的深秋怀人的境界。结句以黄花喻人瘦,精当无比。前人也有以花比人瘦的诗句,但都不及李清照写得新颖贴切。黄花就是菊花,瓣呈长形,下垂貌,色泽以黄为基调,与“瘦”易于联系,再加上菊花以幽雅高洁为品,与作者的精神有相通之处,既见其形,又传其神,以其写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蕴藉。
[参考答案](1)造语含蓄,意蕴丰富。诗人借气氛的渲染、贴切的比喻构成西风瘦菊,佳节冷落,对花兴叹的艺术画面,离别之恨、相思之苦尽含其中。(2)比喻新奇传神。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诗人,兼用菊花品节高洁之意,形神兼备,耐人寻味。
 
鉴赏诗歌的语言(冀教版七年级必修)
3. 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霜信报黄花”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 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都是同类的例子。
5. 定语位置。
定语挪前
例1.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
例2. 刘叉《从军行》:“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闻横笛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例3. 陆游《昼卧》:“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B. 定语挪后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一月夜飞渡镜湖。” “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
6. 其他:
例1. 苏轼《念奴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
例2. 毛泽东《沁园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
例3. 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目穷千里)
www.350xue.com
三. 语序颠倒的原因
1. 是声律的要求
例:晁无咎《临江仙》“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2. 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例: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 兼而有之
例1.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例2. 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四. 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
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平淡(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平易近人,又真切深刻。
绚丽:有富丽的词藻,绚灿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明快: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简洁: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其他相关术语:激越高亢、清婉秀丽、用语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用语平易,含义隽永、凝练
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
五.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六、练习:
1、下面这首宋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称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的语言,要从词句入手理解诗歌语言的意蕴,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是环境气氛的渲染,与“人比黄花瘦”构成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是一个凄清的深秋怀人的境界。结句以黄花喻人瘦,精当无比。前人也有以花比人瘦的诗句,但都不及李清照写得新颖贴切。黄花就是菊花,瓣呈长形,下垂貌,色泽以黄为基调,与“瘦”易于联系,再加上菊花以幽雅高洁为品,与作者的精神有相通之处,既见其形,又传其神,以其写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蕴藉。
[参考答案](1)造语含蓄,意蕴丰富。诗人借气氛的渲染、贴切的比喻构成西风瘦菊,佳节冷落,对花兴叹的艺术画面,离别之恨、相思之苦尽含其中。(2)比喻新奇传神。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诗人,兼用菊花品节高洁之意,形神兼备,耐人寻味。
 
鉴赏诗歌的语言(冀教版七年级必修)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鉴赏诗歌的语言(冀教版七年级必修)
- › 专题四鉴赏诗歌艺术手法(人教版高三)
- › 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形象专题(苏教版高三)
- › 专题三鉴赏诗歌语言(人教版高三)
- ›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tag: 诗歌 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栏目导航
语文辅导大全 推荐
- ·语文教学的导课艺术
-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兴趣探究
- ·如何多角度使用论据
- ·语文学法指导七字诀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剧(鲁人版高三
- ·东周列国之秦晋大事年表及君主更替(鲁
-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
- ·长相思(高三)
- ·高一,你讲语法了吗?(人教版高一必修
- ·落日与英雄之美(苏教版高一必修)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八年级选修)
- ·以情育人,宽严相济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
- ·用两个词写篇文章--谈记叙文构思
- ·关于《荷塘月色》中两处比喻解释的质疑
- ·综合实践,让每一个学生自由飞翔(语文
- ·阅读教学中的“三警惕”
- ·“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兼
- ·积累、思路与技巧(高三)
- ·诗教的真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 ·文言句式的难点(高三)
- ·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七年级)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人教版高
- ·中小学生减负对策的研究
- ·《事事关心》也是典型的纵式结构
- ·《威尼斯商人》教学反思
- ·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