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活用归纳(人教版高三必修)
浏览次数: 73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文言实词活用归纳(人教版高三必修),
(3)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认为它怪异)
(4)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韩非子•五蠹》)(认为它重要)
(5)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认为五谷贵重;认为金玉轻贱)
(6)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认为它怪异)
不耻下问 是古非今 口是心非 重男轻女 重文轻理 厚此薄彼 不远万里 邑人奇之
(二)表心理活动的动词的意动用法
(1)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史•廉蔺列传》)(认为 这种事羞耻)
(2)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认为向老师学习可耻)
三、使动、意动的区别
A. 例:
判断:当行动已成为事实,便构成使动。
当其为心感受,规划想法时,并不意味着形成客观事实,因此为意动用法。
B. 依据主宾关系判断:
例:
一般来说,使动句叙述的是一种既成的或将成为事实的客观事实,它侧重于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则常常是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认识可以是事实,也可以不是事实。总之,意动句更侧重于心理意念的感受。
第五节 名词用如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像……一样)
(有的动作行为不易给人鲜明的印象,于是就借助所表示的事物动作特征,而比喻另外一个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例:席卷天下 席:像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 包:像包袱皮一样
云集响应 云:像云一样;响:像回音一样
翼蔽沛公 翼:像翅
www.350xue.com
膀一样
扩展:狼奔豕突 斗折蛇行 土崩瓦解 雷厉风行 风起云涌 灰飞烟灭 狼吞虎咽 风驰电掣 风起云散
例:豕人立而啼 其一犬坐于前 狐鸣呼曰 老人儿啼
2.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像对待……一样)
(常在“待”“畜”“事”等动词前,表示采取对待此名词状语的表示的人或物,那种态度)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
齐物田忌善而客待之 (像对待客人一样)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级 (像对待……来畜养孔级)
人皆得人隶使之
3. 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用……于……)
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朱亥椎杀晋鄙 刀斫之
臣请剑斩之 口谏笔伐 目见耳闻 取而稿葬 得佳者笼养之
4. 表示动作行为依据的情势或道理:(按照)
例: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按照法律)
予分当解决(文天祥)(按情理应当自杀)
义不容辞 理所当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
例:卒廷见相如 童子隅坐而执烛 班门弄斧
家喻户晓 风餐露宿 草行露宿 道芷阳而间行(从小路) 庙礼之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展趋向)
例:南来北往(从南来,向北往) 内立法度(在国内)
外连横而斗诸侯(对国外)
扩展:里应外合 左顾右盼 前仰后合 东奔西跑 前俯后仰
东倒西歪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北筑长城(在北部) 雨泽下注
三、时间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
例:冬,晋灭虢 夜缒而出 乃夜驰之沛公军 晓行夜宿 白日做梦
2. 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为……)
(此用法多是用在“日”“月”“岁”等词中)
例:君学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日夜望将军至
3. 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一……地,一……又)
例:蒸蒸日上 江河日下 日积月累 日新月异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四,数(量)词作状语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顾茅庐 四通八达 百思不解 一见钟情 一见如故 一反常态
五、动词作状语
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为表达中心语服务的。
1. 用连词“而”或“以”来表示修饰关系。
例:执刃而立 登高而招 而望矣 弃甲曳兵而走
2. 根据语意来判断:
例:儿惧,啼告母 永之人争奔走焉
 
文言实词活用归纳(人教版高三必修)
(3)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认为它怪异)
(4)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韩非子•五蠹》)(认为它重要)
(5)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认为五谷贵重;认为金玉轻贱)
(6)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认为它怪异)
不耻下问 是古非今 口是心非 重男轻女 重文轻理 厚此薄彼 不远万里 邑人奇之
(二)表心理活动的动词的意动用法
(1)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史•廉蔺列传》)(认为 这种事羞耻)
(2)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认为向老师学习可耻)
三、使动、意动的区别
A. 例:
判断:当行动已成为事实,便构成使动。
当其为心感受,规划想法时,并不意味着形成客观事实,因此为意动用法。
B. 依据主宾关系判断:
例:
一般来说,使动句叙述的是一种既成的或将成为事实的客观事实,它侧重于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则常常是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认识可以是事实,也可以不是事实。总之,意动句更侧重于心理意念的感受。
第五节 名词用如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像……一样)
(有的动作行为不易给人鲜明的印象,于是就借助所表示的事物动作特征,而比喻另外一个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例:席卷天下 席:像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 包:像包袱皮一样
云集响应 云:像云一样;响:像回音一样
翼蔽沛公 翼:像翅
www.350xue.com
膀一样
扩展:狼奔豕突 斗折蛇行 土崩瓦解 雷厉风行 风起云涌 灰飞烟灭 狼吞虎咽 风驰电掣 风起云散
例:豕人立而啼 其一犬坐于前 狐鸣呼曰 老人儿啼
2.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像对待……一样)
(常在“待”“畜”“事”等动词前,表示采取对待此名词状语的表示的人或物,那种态度)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
齐物田忌善而客待之 (像对待客人一样)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级 (像对待……来畜养孔级)
人皆得人隶使之
3. 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用……于……)
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朱亥椎杀晋鄙 刀斫之
臣请剑斩之 口谏笔伐 目见耳闻 取而稿葬 得佳者笼养之
4. 表示动作行为依据的情势或道理:(按照)
例: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按照法律)
予分当解决(文天祥)(按情理应当自杀)
义不容辞 理所当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
例:卒廷见相如 童子隅坐而执烛 班门弄斧
家喻户晓 风餐露宿 草行露宿 道芷阳而间行(从小路) 庙礼之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展趋向)
例:南来北往(从南来,向北往) 内立法度(在国内)
外连横而斗诸侯(对国外)
扩展:里应外合 左顾右盼 前仰后合 东奔西跑 前俯后仰
东倒西歪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北筑长城(在北部) 雨泽下注
三、时间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
例:冬,晋灭虢 夜缒而出 乃夜驰之沛公军 晓行夜宿 白日做梦
2. 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为……)
(此用法多是用在“日”“月”“岁”等词中)
例:君学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日夜望将军至
3. 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一……地,一……又)
例:蒸蒸日上 江河日下 日积月累 日新月异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四,数(量)词作状语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顾茅庐 四通八达 百思不解 一见钟情 一见如故 一反常态
五、动词作状语
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为表达中心语服务的。
1. 用连词“而”或“以”来表示修饰关系。
例:执刃而立 登高而招 而望矣 弃甲曳兵而走
2. 根据语意来判断:
例:儿惧,啼告母 永之人争奔走焉
 
文言实词活用归纳(人教版高三必修)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高三)
- › 文言实词:单音词和双音词
- › 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2
- › 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 › 文言实词活用归纳(人教版高三必修)
- › [学法指导]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八法
- › 新课标高中语文易误的文言实词
- ›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101—120)
- › [专题辅导]--推断文言实词词义一
- › [专题辅导]---推断文言实词词义二
- › 文言实词梳理:信
- › 初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汇释
- › 容易误解的高考文言实词100例
- › 怎样理解文言实词
- › 容易产生误解的文言实词
- › 考纲要求的重点文言实词详解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栏目导航
语文辅导大全 推荐
- ·语文教学的导课艺术
-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兴趣探究
- ·如何多角度使用论据
- ·语文学法指导七字诀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剧(鲁人版高三
- ·东周列国之秦晋大事年表及君主更替(鲁
-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
- ·长相思(高三)
- ·高一,你讲语法了吗?(人教版高一必修
- ·落日与英雄之美(苏教版高一必修)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八年级选修)
- ·以情育人,宽严相济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
- ·用两个词写篇文章--谈记叙文构思
- ·关于《荷塘月色》中两处比喻解释的质疑
- ·综合实践,让每一个学生自由飞翔(语文
- ·阅读教学中的“三警惕”
- ·“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兼
- ·积累、思路与技巧(高三)
- ·诗教的真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 ·文言句式的难点(高三)
- ·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七年级)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人教版高
- ·中小学生减负对策的研究
- ·《事事关心》也是典型的纵式结构
- ·《威尼斯商人》教学反思
- ·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