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怎样听课和评课

怎样听课和评课

浏览次数: 67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怎样听课和评课,
◆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评法      同一节课,是指上相同内容的课。即使是上相同内容的课,不同的老师,应该有不同的评课要求、评课方法,应区别对待。一般的说我们对层次高的教师要求也高,不仅看他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教学的基本功、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语态、体态,是否揭示文章的内在联系等,还要看课堂是否呈现新的教学理念,是否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否上出亮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于一般的老师,我们只要求能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最好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对于教学能力一般的老师,只要求其掌握常规课应有的步骤,并在此基础有所提高。 ◆同一个老师,不同的课不同的评法 同一个老师,不同的课不同的评法,是指对同一个老师,不同时期不同的评法。例如可以分为生长期(指刚毕业——工作3年);成长期(指不断进步中);成熟期(指已形成特色),对于其不同时期的课应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评价。同时对同一位老师上不同课型的课,也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讲读课、自读课、复习课、讲评课都各有其标准,我们必须根据其不同标准,给予不同的评价。 (3)要坚持激励原则。任何形式的评课必须坚持激励性原则。通过评课活动,起到调动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作用。因此,评课过程中,既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双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发言的分寸,评价的方向和火候,以便发挥评课的效益功能,起到推动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作用。 (四)评课要注意的问题  (1)要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     评课前要充分听取上课老师的意见,听他们讲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安排、目良、合格、差的,让他们充分的抒己见,谈看法,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才对这节课做恰当的评价。 (2)确定平等者的地位    教师评课应把自己与评课者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不要居高临下,不要以说教者的身份出现,而要以学术探讨、研究、商量的态度与老师交谈,只有营造了这样一种学术气氛,才能使老师们感觉,我们的评课是为了他们,而不是找茬子,跟他们过不去。评课的方式可以是交谈式的,即可以和老师座谈,询问其这节课最得意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地方觉得不满意?听课者听取这些后,再给老师进行点评,点评的过程中注意引导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 (3)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评课 每一位教师都是发展的个体,他们都在成长,因此我们评课要用发展的眼光,相信教师们是会不断进步的。因此评课的目的不再是给教师排队,把教师分成优、良、合格、差几个等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奖惩,或对教师过去工作的成败简单进行考核、鉴定、认可等;而是要为教师提供关于教育教学的信息反馈和咨询,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分析产生问题和不足的根源,探讨克服缺陷、发扬优势的措施与途径,从而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学校领导、科组长或备课组长是评价的主体,作为任课教师也应当在评价过程中具有同等的主体地位,同时被评价者的同事、学生甚至部分家长也应当参与到评价中来,并且在某个特定领域内充当评价主体的作用。 (5)评课者需要站在被评课者的角度,思考学生和文本。 也就是说,评课者首先应该研读文本、了解学生,在拥有被评课立场的同时,用被评课者的语言与他们互动,减少因空泛指导而产生的弊端。 (6)注意评价语言的使用 评课语一般分为“特色”和“建议”两部分。评课时对于其“特色”和“建议”,最好三六开,即六分特色,三分建议(缺点)。一般情况是“特色”多于“建议”,除了极个别较差的课。对于评语的使用最好选老师们易于接受的、较为以人为本的,例如,提建议时多用:如果能、还可以、最好能、……就更好、可适当的……、……须加强等词语,相信老师们会更爱听。 (7)注意使用概括性的评语和专项性的评语相结合的评价语言 评价语言可以分为概括性语言和专项性语言。一般概括性语言多用于写“特色”,而专项性语言一般用于提“建议”。 所谓概括性语言指对课进行全面的评价。专项性语言是指对特殊的、主要的、最突出的一些问题进行的评价,多用于提“建议”。 (8)明确怎样的课才是好的语文课 怎样的课才是好的语文课。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衡量: 第一个角度: ◆须“有语文味”(语文是文化性、素养性相结合的课程) ◆切合教学目标(关于语文的教学目标) ◆能用好教材 ◆恰当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否合理运用,反映“人与文本对话”的程度。     第二个角度: 首先,语文课必须以语言教学为中心,这是好的语文课的前提。 其次,好课应该有实际效果。 最后,好课还应该富有个性。 第三个角度: 第一指标: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或者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第二指标:这堂课有没有思维梯度,有没有思想,学生参与的深入程度怎样? 第三指标:教师在课堂上究竟是什么角色?怎样才能确保课堂的效率与生命力?教师要心甘情愿地从传授主角退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


上一页  [1] [2] 


怎样听课和评课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