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政治教学高中政治学习方法学生阅读高中政治教材四种方法

学生阅读高中政治教材四种方法

浏览次数: 61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34 |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
标签:学习高中政治的方法大全,高一政治学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学生阅读高中政治教材四种方法,
  (二)板书标题──使教和学“纲举目张”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把各个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标题的板书,最好用彩色粉笔把主要标题加以突出,通过视角的刺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复习时,把各个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生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三)区别字体──帮助学生吃透知识点
  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基本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黑体字是重点: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使学生熟悉教材,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把知识点吃透。
www.350xue.com   (四)层层追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般地讲,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教师应该告诉学生,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问题。这样,一句话就变成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
  (五)逻辑推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的讲授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引导学生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且能使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六)带问阅读──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批判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实际地读,把课本读活
  (一)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
  政治课源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必须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服务。教学时,引导学生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或用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去说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能把政治课本教活,让学生把政治课本读活。
  (二)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学校不是真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总会传入学生的耳中。有时,社会上的一些言论还会在学生的大脑里产生疑问,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但这正是政治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进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加深对知识重点的理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联系自己的生活情况──加强教学的说服力
  联系教师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让学生自己列举他们自己的生活情况,去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其说服力更强,学生会更感兴趣。
  (四)联系课后练习思考题──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现行中学政治课本,每一课都有课后练习思考题。若教完全课后才要求学生去做,教学的时效性就会差些。若在新课的讲授中针对课本知识的重点、难点,要求学生对课后练习题进行思考,课上完成,不但教学的时效性会更强,效果会更好,而且还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会更受学生的欢迎。
  (五)联系考试要求与题目──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不可否认,我们目前的政治课教学还是要进行一定的应试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应研究教学目标、研究考试的要求与考试题目,特别是高考在这个知识点上曾经出过的题目,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的题目训练,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六)联系教材提供的材料──使学生熟悉教材
  教材编写者为了证明所叙述的观点、原理,在教材中往往引用一些漫画、语录、谚语、名言警句等。这些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课本正文中的观点与这些材料进行联系、思考,这样能使学生熟悉课本,加强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
www.350xue.com   (七)联系其他学科知识点──拓宽学生的视野
  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政治课本上的内容;用政治课本上的知识去解释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四、归纳整理地读,把课本读薄
  (一)概括段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个段落,往往就讲解一个问题。指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政治课文的每一段文字,都是由几个不同但又相联系的句子组成。一般地,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概括了该段的段落大意或观点。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在阅读政治课文时,首先应留心第一句或最后一句。但有时整段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句子可以概括出该段的段意。这时,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自己用精练的词句把该段的大意概括出来。这样,学生对这一整段的内容就大致清楚了。
  (二)划分层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课本在知识的叙述上,有时对一个问题的讲解往往要从几个层面或从几个角度进行。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逐层地深入理解。
  仍以以上段落的教学为例,我们在引导学生提出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问题之后,应该紧接着对学生提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又有哪三点呢”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就又会回到教材的那个自然段中去进行层次分析,很快地,完整的答案就会出来:(1)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2)也不是完美无缺的;(3)只有进行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这样,关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问题,学生就通过阅读掌握了。
  (三)构建图表──帮助学生记忆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单元也有其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图表把“厚书”变成“薄书”,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整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记忆能力。
  但要注意,这一步与前面的方法是不同的它不是钻研理解知识的细节,而是侧重的整理知识体系。学生必须自己动手,不能把参考书上的知识结构图表照抄一遍。通过总结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结构图表,不但可以使学生从头到尾地把知识复习一遍,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理清线索──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政治课的每个框题、每节、每课乃至全书都有其叙述的线索,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对学生从宏观上掌握知识具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高一的《经济常识》(上、下册),全书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依“市场经济一般-市场经济特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的三部分来编写的。第一、二课为基础部分,包括商品经济基本理论、市场经济一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至第八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内容。全书(下册)研究的对象是市场经济关系及其调节。所以,教材在横向结构上,介绍了市场客体、市场主体、市场构成、市场法规、宏观调控等市场经济的五大构成要素;教材在纵向上,以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特别是居民个人)为中心,介绍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市场经济的四大环节。
  (五)易混归类──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就是考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出现。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大,只有对课本知识掌握得十分扎实,才不容易出错。比如,《政治常识》中有:“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种说法,虽然都是“代表大会”,却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再比如,“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三种说法,分别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然都是“政治制度”,但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
www.350xue.com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类似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归纳、辨别,并设计适当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在讲授新课时,要引导学生对前面的旧知识与刚学的新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其区别。教学完一册后,应该要求学生对全书中与同一个词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如关于“表现”、“基础”、关于“条件”、关于“制度”等等)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学生阅读高中政治教材四种方法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中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学习高中政治的方法大全,高一政治学习方法,政治教学 -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