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讲评课教学反思
本堂讲评课,我的设想是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古语、诗词类选择题的解题思路(预计25分钟左右);二是“撒网式”和“小角度”问答题的答题模式(预计15分钟左右)。再有5分钟进行课堂练习。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第一个问题讲解清楚,有讲有练,教学目标基本达到;第二个问题时间分配不够,有点仓促;课堂显得沉闷,学生参与感不足。
课后,从学生那里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对古语、诗词类选择题的解题思路收获较大;对第二个问题的认识较模糊,印象不深刻。这和我的感觉是一致的。
这段时间,我常常反思这节课的得失,在其后的教学中越发感到讲评课的重要性,要讲好不容易。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这是一节公开课,我自认为之前准备还是很充分的,讲下来差强人意。平时的随堂讲评,按顺序逐一讲解的情况居多,这种就题论题的方式学生到底收获多少却鲜少考虑,实在汗颜。
进入高三,学生考试频繁。尤其是进入第二轮复习后,几乎天天都在接触试卷。如何让学生通过考试巩固复习成果、提高应试技巧?这不仅需要我们老师在命题时钻研教材、大纲,反映高考趋势,更需要我们严肃对待讲评课,精心准备,有的放矢。
这堂课下来,我最大的体会是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
一、备教材,备考纲。
通过深钻研教材,我们可以清楚重难点、易混点以及哪些可以结合时政热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而考试大纲本身是原则性、指导性的内容,是粗线条的,对学习某门课程起提示、规范的作用,同时又具有方向性,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我们除了要了解大纲给出的对某一章节内容的学习范围之外,更要掌握考试大纲对知识学习的不同层次要求,一般是识记、领会、掌握、应用等。
那么在讲评某套试卷时,根据复习的进度和学生学情,就可以侧重选讲重理解或者重运用的题,避免见题讲题,不分层次的情况。
二、备高考题。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学生来说,方法比答案更重要。
虽然近几年高考命题一直强调要“创新”,但是仍然追求“稳中求变”。我们可以通过多做高考真题,来探寻命题规律、变化趋势以及考点的具体考法,通过对于高考答案的研究,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和考试技巧后,把这些技巧进行归类,并形成固定的解题技巧和考试技巧的“套路”。然后再把这些“套路”用在试题的分析中,学生应该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近几年的政治高考中,常常用一些成语设计成选择题考查哲学知识。比如,20xx年四川文综卷第31题结合漫画《两代人的反映》在选项中列出12个成语,考查学生对漫画寓意及成语哲理的理解。除此之外,哲学试题还较多涉及名人名言,如“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北京卷)、“思所以危则安矣”(全国卷)、“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天津卷)等,可见,分析成语、古语、名人名言已经成为哲学考题的常规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在哲学常识的复习中,经常提醒学生注意搜集和整理成语、名人名言,并善于结合哲学知识进行分析。
三、备学生。
我想,备学生的过程,应该是深入研究学生的过程,是不断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过程。
本堂讲评课,我觉得最遗憾的地方在于师生互动太少,学生的积极
性没有调动起来。整堂课,老师成了独角戏演员,有点费力不讨好。咎其原因,应该是课前“备学生”的环节没做好。
讲评课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之前的准备工作应该与新课、复习课有所区别。而备学生是很重要的内容。备什么?通过学生试卷,我们就可以了解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讲解,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很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有,课前就可以与学生沟通本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作业。我想,如果这节课前,让学生搜集蕴涵哲学道理的名言、古诗、俗语,并在课堂中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那么整堂课就会显得活跃充实的多,既有教与学的互动,又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另外,要打破“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观束缚,就必须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细心观察,并充分估计,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施教”的办法。对这一点,我很认同,但是感觉实施起来有难度。现在除了课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外,还没有找到在课堂中推行的好办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教学体会,许多地方还不成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炼不断总结。
政治讲评课教学反思
- 政治讲评课教学反思
- › 政治讲评课教学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政治讲评课教学反思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政治讲评课教学反思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政治讲评课教学反思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政治讲评课教学反思
tag: 政治教学反思,高中政治教学反思案例,高中政治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政治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