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
二、指导朗读文中的几个重点段落。
通过朗读月夜行船:“一出门……赵庄便真在眼前了。”“大家立刻都赞成……也都停了艇子喝彩起来。”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景物美、情感美和故事美。
三、让学生自读课文,提问讨论,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为下节课作准备。
四、布置作业:
1. 完成“课程探究”余下的练习。
2. 深入研读课文,对疑难问题用纸条写下来交给老师。
课 时 计 划
备课时间:( )周星期( )
教出时间:( )周星期( )
《社戏》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www.350xue.com
20xx年 上 期 总第( )课时
计划 课时
第 课时
课题: 社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在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对不理解的问题继续提出来大家讨论。
二、老师可就以下问题进行引导讨论。
1. 作者写社戏,为什么还要写开头部分?
(这部分交代了平桥村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既写出了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2. 小伙伴们对台上的戏感兴趣吗?又为什么要想去看戏,并争着去看戏?
(小伙伴们最感兴趣的是看戏途中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们的兴趣不在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3. 作者写看戏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
(这样写一是有波澜曲折,烘托了看戏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的热情能干的特点。)
4. 文章最后写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现了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了“我”爱平桥村的原因是――平桥村的人的善良可爱。深化了主题)
5. 怎样理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也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人的真挚朴实的感情和特有的乡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也就是人情美、景物美、故事情节美。
《社戏》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www.350xue.com
另外一个说法是: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三、引导归纳中心:
课文写的是“我”少年时代在平桥村的一段生活情景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社戏》
- › 语文版语文高一年级《社戏》教学设计
- › 《社戏》教学设计13
- › 《社戏》
tag: 暂无联系方式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语文教案
栏目导航
- ·《论语》十则 教案
-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7
- ·《春》教学设计10
-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4
-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5
- ·《春》教学设计4
- ·《春》教学设计5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4
-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 ·理想教学设计3
-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
- ·《皇帝的新装》课案介绍
-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一单元学案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二单元学案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三单元学案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四单元学案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五单元学案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六单元学案
-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0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3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0
- ·短文两篇之行道树教学设计
-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3
-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6
- ·漫游语文世界教学设计2
-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