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知识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

浏览次数: 56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
【导思】回答此题,首先要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特点,联系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平情况。
毕竟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思想也会发生变化。
【探究】第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理解五柳先生率直真诚的性格,爱读书、喝酒、著文章的志趣,以及他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不慕荣利”,不随波逐流,是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第二步:形成他这样的思想,有一定的社会原因。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第三步:联系陶渊明生平情况分析。他少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展,只做过几任小官。由于厌恶官场污浊,辞官归隐,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作。作者写此篇已是晚年,生活相当窘迫困苦,但丝毫不后悔自己选择的归隐生活,而是以古贤者颜回自况,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怀。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第四步:结合现实,分析当代社会与作者生活的时代不一样,像五柳先生这样的人早就改变了观念,已经没有了。人们都走在新时代里,努力施展自己的才能,还怎么会隐居,远离社会而去呢?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默写填空。
(1)闲静少言,_____________。好读书,________;每有会意,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不蔽风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如也。
(3)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正确背诵课文,结合上下句填上所缺的句子。
答案:(1)不慕荣利  不求甚解  便欣然忘食  (2)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3)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嗜酒(    )    辄尽(    )       箪瓢(    )
俦(    )    衔觞(    )
答案:shì  zhé  dān  chóu  shānɡ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亲旧知其如此(      )(      )
(2)造饮辄尽(        )(        )
(3)不戚戚于贫贱(          )
(4)不汲汲于富贵(          )
解析:掌握文中重点词的释义,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不要妄加推断含义。
答案:(1)老朋友  他  (2)往、到   就  (3)忧愁的样子 
(4)心情急切的样子
4、文学常识填空。
《五柳先生传》是____________假托“五柳先生”,为自己写的一篇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时期的著名            。
答案:陶渊明  传记  东晋  山水田园诗人
5、这是陶渊明的自传,为什么开头却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意在通过文章的描述,使我们理解人物的性格。
答案:以幽默的笔调写出了自己淡泊名利、率性旷放的隐士性格。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草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j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亦不详其姓字      (    )
(2)每有会意          (    )
(3)期在必醉          (    )
(4)其言兹若入之俦乎  (    )
解析:解释文言文句中词语的含义,要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
答案:(1)知道; (2)休会、领会;(3)期望,希望;(4)辈,同类。
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翻译这句话,要正确理解“戚戚”、“汲汲”的含义,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为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答案: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8、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尾说“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这两句问句袒露了作者对宁静、淡泊、安定生活的向往。
答案: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意近即可)
9、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文章,能从生活状况、性格、、志向情趣三个方面介绍,且语言简洁、流畅即可。
答案:参考示例: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言寡语。他一生好读书,喜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二)(20xx年乐山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3题。
荀攸传
   荀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②将有奸!”衢寤③,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④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⑤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 “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⑥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⑦,收颐、攸系狱,颥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三国志•魏书》)
   [注]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10、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何进秉政      ②会卓死,得免
解析:结合文章,加点词语要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
答案:①主持、掌握 ②适逢、碰到
11、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董卓无道,甚于桀、纣   
 ②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     
解析:做此类题,要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句中虚词的含义。
答案:①介词,表比较,过 ②连词,来
1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翻译句子时,要正确解释“非常”“色”“奸”这三个词。色,可翻译为神色、表情。奸,可译为邪恶、狡诈。
答案:这个过去的官员脸色不正常,恐怕会有奸诈。
13、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荀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