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

浏览次数: 911次| 发布日期:06-12 12:26:09 | 高一数学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案,新课程高一数学教案,http://www.350xue.com 数列,

  有些函数可以用解析式来表示,解析式反映了一个函数的函数值与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类似地有一些数列的项能用其项数的函数式表示出来,即 ,这个函数式叫做数列的通项公式.

(板书)(3)通项公式法

  如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的通项公式为

   的通项公式为

  数列的通项公式具有双重身份,它表示了数列的第 项,又是这个数列中所有各项的一般表示.通项公式反映了一个数列项与项数的函数关系,给了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便确定了,代入项数就可求出数列的每一项.

  例如,数列 的通项公式 ,则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一个函数未必能用解析式表示一样,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即便有通项公式,通项公式也未必唯一.

  除了以上三种表示法,某些数列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这个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叫做递推公式.

(板书)(4)递推公式法

  如前面所举的钢管的例子,第 层钢管数 与第 层钢管数 的关系是 ,再给定 ,便可依次求出各项.再如数列 中, ,这个数列就是

  像这样,如果已知数列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公式是数列所特有的表示法,它包含两个部分,一是递推关系,一是初始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可由学生举例,以检验学生是否理解.

三.小结

  1.数列的概念

  2.数列的四种表示

四.作业  略

五.板书设计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涉及的数列及表示

       1.数列的定义

       2.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3.数列的表示法

       (1)列举法

       (2)图示法

      (3)通项公式法

      (4)递推公式法

    探究活动

  将边长为 厘米的正方形分成 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数出其中所有正方形的个数.

  解: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归纳猜想边长为 厘米的正方形中的正方形共有 个.



数列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上一页  [1] [2] 


数列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一数学教案,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案,新课程高一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高一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