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语录名言
1.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2.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3.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4.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5.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6.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遗憾。
7.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8.勇敢有时候是理性制约下的一种镇定和自信。
9.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10.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11.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感情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12.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13.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持。
14.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15.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更恒久。
16.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17.与其与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
18.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19.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20.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21.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22.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司马牛,四海之内皆兄弟,子何患无兄弟乎
化解遗憾的最好的态度就是,首先用最短的时间来承认遗憾的存在,其次要用最大的努力来尽量弥补遗憾。
心灵的量是无穷的,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的困难与敌人,只要内心的从容与镇定就可以战胜一切,要有内心的勇敢,坦然地面对身边的人和事情。智者不失人也不失言。机遇是垂青于有准的人,这就是坦荡荡的心境。
还是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吧,一切都有因果的,想到佛家的参道,做一个善良的人,乞得内心的平静。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它就是这么一本语录。
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他们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样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样的人。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我们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天地给予我们的力量。什么叫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他的学生子贡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这个故事在《论语》里叫做子贡问政。
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
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
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也就是说,评估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富强,不能单纯看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量和增长速度,更要看每一个老百姓内心的感受他觉得安全吗?他快乐吗?他对他的生活真正有认同吗?
但等到1996年再参加调查时,发现这个(幸福)指数下跌到了68%。
这是一件很令人困惑的事情。它说明,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有可能存在极为复杂的心灵困惑。
颜回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
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这是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
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
于丹《论语》心得之二
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
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这个故事适用于我们每个人。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一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些人活得欢欣而温暖,有些人却整天指责抱怨?他们的生活真的相差那么远吗?
其实就像我们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怎么
[1] [2] 下一页
本文来自[]www.350xue.com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于丹论语语录名言
- 于丹论语语录名言
- › 于丹经典语句_于丹论语语录汇总
- › 于丹论语语录名言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于丹论语语录名言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于丹论语语录名言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于丹论语语录名言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于丹论语语录名言
tag: 经典名言,经典搞笑名言,经典名言名句,人生经典名言,名人名言 - 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