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推断文言实词词义二
浏览次数: 57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初中文言文
标签:初中文言文知识大全,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350xue.com
中考语文:推断文言实词词义二,
中考语文:推断文言实词词义二
-1721.aspx
[专题辅导]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二
(六)随文断义法。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如《项脊轩志》说:“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句中“借”字,教材注解为“借阅”,就大为不妥。因为,借阅一本几本书尚可,哪有“借”满架书之理呢?况且,归有光是书香门第,所读之书又不会是什么珍本秘书,一般是用不着去“借”的,此处“借”当理解为“堆叠”之意为妥。再说“偃即啸歌”也决不是教材编者所说的什么“悠然自得”“豪放高歌”,因为这太不合情理了。满架之书,不好好读,还要搞什么“自得”“高歌”,岂不是心浮气躁,用心不专?其实这四个字是描写他读书非常“投入”的情景,“偃仰者”,头之低昂也;“啸歌者”,放声吟诵也。又如“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赡:赡养(2005年北京春招题)”,原文是讲一个相貌奇特而力大无比的汉子,不怕毒蛇猛虎,常在夜间打柴,而且独自能背二百四十斤,一般人只能背一百斤,他把柴卖给别人,只收取百斤柴的钱,人们不解其中缘故而问他,他说了上面这句话,意为,他们不是不想多背,而是力量没有我大,没有办法。句中把“赡”误解为“赡养”毫无语境依据,应解释为“足够、充足”之类的意思才对。
(七)成份分析法。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功能、作用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这种方法叫“成份分析法”。如,同样一个“微”字,在“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中,它做谓语,而且带有宾语,释为“藏匿”;在“微行入古诗”中,它做状语,修饰“行”,释为“暗暗地,隐蔽地”;在“微风鼓浪”中,它做定语,限定“风”,释为“微小、微弱”。又如“(优孟)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辩驳“(2005年全国Ⅲ卷试题)句中“辩”作“多”的宾语,显然只能翻译为名词“辩才”,还有“庭除甚芜,堂屋甚残 除:废弃”(2005年浙江卷)”,句中“庭除”“堂屋”均作句子主语,“除”翻译为动词“废弃”显然不对,应译为“台阶”才讲得通。
-1721.aspx
中考语文:推断文言实词词义二
中考语文:推断文言实词词义二
-1721.aspx
[专题辅导]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二
(六)随文断义法。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如《项脊轩志》说:“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句中“借”字,教材注解为“借阅”,就大为不妥。因为,借阅一本几本书尚可,哪有“借”满架书之理呢?况且,归有光是书香门第,所读之书又不会是什么珍本秘书,一般是用不着去“借”的,此处“借”当理解为“堆叠”之意为妥。再说“偃即啸歌”也决不是教材编者所说的什么“悠然自得”“豪放高歌”,因为这太不合情理了。满架之书,不好好读,还要搞什么“自得”“高歌”,岂不是心浮气躁,用心不专?其实这四个字是描写他读书非常“投入”的情景,“偃仰者”,头之低昂也;“啸歌者”,放声吟诵也。又如“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赡:赡养(2005年北京春招题)”,原文是讲一个相貌奇特而力大无比的汉子,不怕毒蛇猛虎,常在夜间打柴,而且独自能背二百四十斤,一般人只能背一百斤,他把柴卖给别人,只收取百斤柴的钱,人们不解其中缘故而问他,他说了上面这句话,意为,他们不是不想多背,而是力量没有我大,没有办法。句中把“赡”误解为“赡养”毫无语境依据,应解释为“足够、充足”之类的意思才对。
(七)成份分析法。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功能、作用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这种方法叫“成份分析法”。如,同样一个“微”字,在“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中,它做谓语,而且带有宾语,释为“藏匿”;在“微行入古诗”中,它做状语,修饰“行”,释为“暗暗地,隐蔽地”;在“微风鼓浪”中,它做定语,限定“风”,释为“微小、微弱”。又如“(优孟)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辩驳“(2005年全国Ⅲ卷试题)句中“辩”作“多”的宾语,显然只能翻译为名词“辩才”,还有“庭除甚芜,堂屋甚残 除:废弃”(2005年浙江卷)”,句中“庭除”“堂屋”均作句子主语,“除”翻译为动词“废弃”显然不对,应译为“台阶”才讲得通。
-1721.aspx
中考语文:推断文言实词词义二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7年中考复习建议
- › 备战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古诗词中的用典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 白侯之贤 阅读答案(2017浙江衢州中考语文试题)
- › 杨震字伯起 阅读答案(2017四川凉山中考语文试题)
- › 鸣机夜课图记 阅读答案(2017扬州中考语文试题)
- › 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 阅读答案(2017武汉中考语文试题)
- › 去远方 答案(2017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题)
- › 2017年中考语文对联、广告、标语试题及答案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点题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语言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布局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选材
tag: 中考语文 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知识大全,初中文言文翻译,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
栏目导航
初中文言文 推荐
- ·初中语综合--文言文阅读《王翦将兵》
- ·初中语文综合--文言文阅读《王羲之学
- ·初中语文综合-文言文阅读训练7则
-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编三
-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识
- ·中考语文文言文怎样停顿和断句
- ·初中生要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
-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考语文:攻克文言虚词堡垒
- ·2017年中考文言文的四大应对技巧
- ·初中生怎样学好文言文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编
-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技法
- ·初中文言文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大
-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共六套)
- ·初中语文学好文言文汇总(一)
- ·初中语文学好文言文汇总(二)
- ·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汇总(共
- ·2017寒假应当熟记的中考语文文学常识
- ·浅谈中考文言文命题走向及复习方法
- ·中考作文-描写感情的文言文诗文
-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编一
- ·中考语文古文知识点考点复习与训练
-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编四
- ·学好初中语文文言文基本功的重点三
- ·中考语文文言文—浅析《邹忌讽齐王纳谏
- ·初中语文 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
- ·初中语文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差异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