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诗鉴赏
浏览次数: 435次| 发布日期:01-26 01:35:57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李贤诗鉴赏,
生平简介
李贤(653 — 684):即章怀太子,名明允,唐高宗第六子。上元二年(675),立为皇太子,曾召集张大安、刘讷言等,注范晔《后汉书》。调露二年(680),废为庶人。文明元年(684),被迫自杀,年三十二岁。《全唐诗》卷六收其诗一首,就是这首《黄瓜台辞》。
黄瓜台辞
李 贤
种瓜黄台下,
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
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
摘绝抱蔓归。
《全唐诗》在这首诗题下注云 :“初,武后杀太子弘,立贤为太子。后贤疑隙渐开,不能保全。无由敢言,乃作是辞。命乐工歌之,冀后闻而感悟 ”。可见这是一首咏物托意的讽喻诗 ,和曹植的《七步诗》类似。
这首诗形式上为乐府民歌,语言自然朴素,寓意也十分浅显明白。以种瓜摘瓜作比喻,讽谏生母武则天切勿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伤残骨肉,伤害亲子。
开始两句描写种瓜黄台下,果实累累。诗人者使用“离离”这一叠词,简括而又形象鲜明地点染出瓜熟时长长悬挂在藤蔓上的一派丰收景象。接着写出“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的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一人“好”一个“稀 ”,言简意赅,形象鲜明,对比强烈,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生长变化的辩证规律,于轻描淡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远用意。
“三摘犹自可”使用让步修辞手法,以突出“摘绝抱蔓归”的可悲结局。诗人的原意是借以对武后起到讽喻规劝作用,希望她做事留有余地,切勿对亲子一味猜忌、过度杀戮。否则,犹如摘瓜,一摘、再摘,采摘不已,最后必然是无瓜可摘,抱着一束藤蔓回来!
全诗虽只六句三十六字,却表现出一个完整的主题思想。语言平易晓畅,体现了乐府民歌的特色。全诗运用比喻,寓意蕴藉深婉,能收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艺术效果。
李贤诗鉴赏
生平简介
李贤(653 — 684):即章怀太子,名明允,唐高宗第六子。上元二年(675),立为皇太子,曾召集张大安、刘讷言等,注范晔《后汉书》。调露二年(680),废为庶人。文明元年(684),被迫自杀,年三十二岁。《全唐诗》卷六收其诗一首,就是这首《黄瓜台辞》。
黄瓜台辞
李 贤
种瓜黄台下,
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
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
摘绝抱蔓归。
《全唐诗》在这首诗题下注云 :“初,武后杀太子弘,立贤为太子。后贤疑隙渐开,不能保全。无由敢言,乃作是辞。命乐工歌之,冀后闻而感悟 ”。可见这是一首咏物托意的讽喻诗 ,和曹植的《七步诗》类似。
这首诗形式上为乐府民歌,语言自然朴素,寓意也十分浅显明白。以种瓜摘瓜作比喻,讽谏生母武则天切勿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伤残骨肉,伤害亲子。
开始两句描写种瓜黄台下,果实累累。诗人者使用“离离”这一叠词,简括而又形象鲜明地点染出瓜熟时长长悬挂在藤蔓上的一派丰收景象。接着写出“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的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一人“好”一个“稀 ”,言简意赅,形象鲜明,对比强烈,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生长变化的辩证规律,于轻描淡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远用意。
“三摘犹自可”使用让步修辞手法,以突出“摘绝抱蔓归”的可悲结局。诗人的原意是借以对武后起到讽喻规劝作用,希望她做事留有余地,切勿对亲子一味猜忌、过度杀戮。否则,犹如摘瓜,一摘、再摘,采摘不已,最后必然是无瓜可摘,抱着一束藤蔓回来!
全诗虽只六句三十六字,却表现出一个完整的主题思想。语言平易晓畅,体现了乐府民歌的特色。全诗运用比喻,寓意蕴藉深婉,能收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艺术效果。
李贤诗鉴赏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李贤诗鉴赏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
栏目导航
诗词教学 推荐
- ·李贺诗鉴赏(9)
- ·李贺诗鉴赏(11)
- ·李贺诗鉴赏(10)
- ·李隆基诗鉴赏
- ·李贤诗鉴赏
- ·李益诗鉴赏(4)
- ·李益诗鉴赏(5)
- ·李绅诗鉴赏
- ·李涉诗鉴赏
- ·李益诗鉴赏(3)
- ·李商隐诗鉴赏(1)
- ·李商隐诗鉴赏(2)
- ·李商隐诗鉴赏(3)
- ·李商隐诗鉴赏(9)
- ·李商隐诗鉴赏(5)
- ·李商隐诗鉴赏(6)
- ·李商隐诗鉴赏(7)
- ·李商隐诗鉴赏(8)
- ·李商隐诗鉴赏(4)
- ·以流行歌曲为梯,启诗词鉴赏之窗——谈
- ·古诗词中几种特殊句式结构
- ·诗词鉴赏常考题型答题思维指导
- ·诗词鉴赏考前复习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
- ·吕温诗鉴赏
- ·捧剑仆诗鉴赏
- ·李嘉祐诗鉴赏
- ·李商隐诗鉴赏(11)
- ·李白诗鉴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