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诗词教学李隆基诗鉴赏

李隆基诗鉴赏

浏览次数: 801次| 发布日期:01-26 01:35:57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李隆基诗鉴赏,

生平简介
李隆基(685 —762),世称唐玄宗,唐代著名皇帝,亦是著名诗人,音乐家。
幸蜀西至剑门
李隆基
剑阁横云峻,
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
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
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
嗟尔勒铭才。
《唐诗纪事》卷二载 :“帝幸蜀,西至剑门,题诗曰:⋯⋯。至德二年 ,普安郡守贾深勒石 。”《旧唐书》本纪和《通鉴》的记载:十月,肃宗遣中使啖廷瑶入蜀奉迎,当月车驾离蜀,十一月至凤翔,十二月至京。又据《元和郡县图志 》:普安郡即剑州,剑门就在剑州境内。玄宗车驾返京,经行剑阁,作有是诗,州刺史以为中兴盛事,勒石以示纪念。
“剑阁横云峻 ,銮舆出狩回”二句,开篇扣题,力度千钧。剑阁天险,銮舆人主,铢两悉称 。“峻”是剑门山主要的特征,其它如道路险曲等,都由“峻”字生出。诗中不去写山,只抓住山腰“横云”这一特定景观来写:在平原高不可及的层云,此刻只是层层低徊于剑门腰际,足见山高岭峻路险 。“横”字,描绘出层云叠起,横截青峰,与峻伟山势,共同构成一种浩然雄劲的气势。经过首句先声夺人的渲染,出句交待皇舆返京 ,经行剑阁情事 。《春秋》为尊者讳,天子逃窜,每称“出狩”,用来不免难堪。但“出狩”下紧缀一个“回”字,又很能显出玄宗心境的爽朗和愉悦。两句一景一事,领起下文。
颔联二句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互文见意 。“屏”,“嶂”均指山峰,“翠 ”、“丹”渲染山色之美,玄宗回京经过剑阁 ,虽已是十月初冬时分,但南国天气,正是枫叶流丹、青松积翠的好季节。山路萦绕,只见座座山峦,红绿纷呈,丹翠辉映 。“千仞合”写道路险阻。皇舆经行,抬头看去,剑门七十二峰拥挤堆叠,壁立千仞,仿佛扇扇闭合的大门。山势最险处 ,“峭壁中断,两岩相嵌,形似剑门 ”,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所在,山也因此得名,“五丁开”形象道路之险,其中流传一个神奇的传说:秦惠王伐蜀不识道路,于是造五只石牛,置金牛尾下,扬言牛能屙金。蜀王负力信以为真,派五壮士拉牛回国,为秦开出通蜀的道路。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落笔于事,事中见景。“灌木”句写道路之曲。太白诗“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足见弯道众多 。仪仗左转右转,旌旗摇动,乘舆前行,反觉是路边的树木山石在转移倒退 。“仙云”呼应首联“横云 ”,山中之云;远看阴浓层叠 ,等到拂马而来,却丝丝缕缕,轻灵洁白,使人看了,顿觉澄洁清爽,加上地势之高,如入仙境。尾联“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是就剑阁石壁所勒张载铭文发议论,张氏在《剑阁铭》中明确提出 ,“兴实在德,险亦难恃 ”,并在文尾声明撰铭宗旨 :“勒铭山阿,敢告梁益 ”,警告汉中和四川的不臣者,天命所钟,在德不在险。玄宗读罢铭文,深有同感。“乘时方在德”,“乘时”,是说眼前出现平叛的大好形势。他相信李唐王朝德在人间,也相信其子肃宗的仁智,祸患很快就会消除。当然,面对铭文,玄宗也不会忘记,他追求享受、滥用佞人,与这次动乱的发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不免感叹自己昔日之非,不无悔恨。因此对张载的识见才华十分称赏 :“嗟尔勒铭才”,“嗟”是赞叹之词。
此诗格调庄严,笔力扛鼎 。虽作于乱中,不失盛唐气象。




李隆基诗鉴赏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李隆基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