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居:侗族风雨桥-苗族吊脚楼
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地而起。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
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竹蔑桥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坐落在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座桥建于1916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其结构以桥墩、桥身为主的两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上盖起瓦顶长廊桥身。桥身为四柱抬楼式建筑,桥顶建造数个高出桥身的瓦顶数层飞檐翅起角楼亭、美丽、壮观。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苗族吊脚楼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
中华民居:侗族风雨桥-苗族吊脚楼
tag: 中华 吊脚楼 苗族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劝学教参
- ·《劝学》知识点指要
- ·《劝学》中理解有争议的“而”意义试说
- ·不妨“暗渡陈仓”——《劝学》教学一得
- ·《劝学》新解
- ·《秋水》全程导学
- ·庄子外物
-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寡人之于国也
- ·恩惠耶?教训耶?——《烛之武退秦师》
- ·假如普希金欺骗了你
- ·中华民居:南方自由式民居
- ·中华民居:潮汕传统民居
- ·中华民居:四合院的影壁
- ·中华民居:老北京的胡同
- ·中华民居:侗族风雨桥-苗族吊脚楼
- ·《史记》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的有关记
- ·巧言妙谏“三”字经——浅析《邹忌讽齐
- ·《烛之武退秦师》中这个“敢”字怎么译
- ·庄子与海德格的美学
- ·巧妙谏说,异曲同工(《左传》|烛之武退
- ·《勾践灭吴》及《教师教学用书》“课文
- ·勾践灭吴练习
- ·《勾践灭吴》赏析
- ·勾践灭吴译文
-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勾践灭吴
- ·艾伯特·史怀哲的一生
- ·劝学(练习测试)
-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第12课《我的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