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思想的权利——《篱笆那边》的教学和思考
浏览次数: 62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尊重学生思想的权利——《篱笆那边》的教学和思考,
“为什么我们人类总喜欢压抑人的天性呢?特别是对青年人,好像所有的天性都是需要压制的。”
“好像钱钟书先生说的围城心理,我们总是对不容易得到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其实如果真的采到了那个‘草莓’,我们也许会发现那根本不值得我们为此去爬‘篱笆’呢。”
“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即使那个‘草莓’真的有毒,如果我愿意,我也想先痛快,再痛苦,省得自己老是牵肠挂肚。”
“所以人类要有理性。‘篱笆’虽然不很坚固,但是它至少可以起到唤醒人类理性的作用。有时候,由于一时冲动而犯的错误会让我们后悔莫及,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道篱笆挡一挡,就可以使我们获得清醒的时间和机会。”
…………
我瞠目结舌。但是,我隐约感到,这堂课没有失败。我甚至觉得,只有上了这样的课,我才能够获得乐趣,我们的学生也才更深切地读懂了这首小诗。
三、课后的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上,作为教师可以教给学生的是任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技巧,而思想是不能教,也无法教的。”(《叶圣陶全集》第13卷)以往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常常就是依据了叶老的这个论点。其实,这恐怕是我们对叶老文章的误读。我注意到:叶老说不能教和无法教的是“思想”而不是“思维”。作为“思维”,我们可以说它是不是合乎逻辑,具有什么样的方式特点(比如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加以评价和探索,应该是完全可以教学的。而“思想”则常常是以独创性、区域性、时代性等为标志,受到个体的阅历遭际等因素的制约,你当然可以灌输,但却很难教学。你想得到的,学生未必也能够想到甚至也不意味着你的学生也应该想得到;你所服膺的,同样不意味着你的学生也必须继承衣钵,不越雷池。我们所说的师表,更应该关注的是你的知识形象和基本道德形象,而没有人可以把自己当作“正道皆备于我,真理皆备于我”的圣人。作为教师,面对学生,也应该尊重每个个体思想的权利,倾听他们出自真诚的思想表达,充分理解他们表达出来的未必正确的思想。在探索真理的路途上,我们要学会宽容每一位“离经叛道”者,这才是我们呼唤的人文精神的核心。
我觉得,当学生的思想火花迸发之时,你千万不要试图去做任何定于一尊的努力。在我们这个民族,思想的资源本来就相当有限,思想的空间也相对比较狭窄。即使是十八岁上下的年轻人,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时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也是难能可贵的了。作为教师,怎么忍心去扼杀这样的人性光芒?要知道,斫杀了青年人的思想,最终受害的人中也有自己在内。难道我们没有被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文字彻底败坏过作文批改的兴趣吗?我们不是在呼唤优秀作文的时候,盼望着大量有思想的文章涌现吗?少一点“明确”什么,少一点统一认识和统一思想的行为,多留一点质疑的空间,应该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我在下课时没有对刚才的讨论发一通议论,不作左右袒,不是没有话说,是不想多说。让同学们把讨论延伸到课后吧。我们不缺少似是而非的结论,我们缺少的是自由思想的精神!
面对着某一时刻思想的决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想,作为教师,我们自己应该尽可能地多拥有些思想资源。对于这个世界,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除了知道马克思主义,知道些儒家的道理以外,还应该多少知道些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叔本华、尼采甚至弗罗伊德、福柯,还应该知道些老庄、佛陀甚至穆罕默德。我们不是要用这一切去给学生的思想贴标签,我们只是希望能够懂得一个道理。在我们的心目中,许多所谓的离经叛道其实也许倒是由于我们自己孤陋寡闻。
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激发出思想火花的,特别是我们这些长期被习惯思维左右着的师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坦然面对众说纷纭的,尤其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权威,并且经常性地接触着标准化教育的教师们。尊重与宽容,这是我们一向比较欠缺的人文精神。只有教师真正具备了这样的人文精神,我们才有可能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真正闪耀出人文精神的光辉。
作者邮箱: shihushuyuan@sina.com
尊重学生思想的权利——《篱笆那边》的教学和思考
“为什么我们人类总喜欢压抑人的天性呢?特别是对青年人,好像所有的天性都是需要压制的。”
“好像钱钟书先生说的围城心理,我们总是对不容易得到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其实如果真的采到了那个‘草莓’,我们也许会发现那根本不值得我们为此去爬‘篱笆’呢。”
“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即使那个‘草莓’真的有毒,如果我愿意,我也想先痛快,再痛苦,省得自己老是牵肠挂肚。”
“所以人类要有理性。‘篱笆’虽然不很坚固,但是它至少可以起到唤醒人类理性的作用。有时候,由于一时冲动而犯的错误会让我们后悔莫及,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道篱笆挡一挡,就可以使我们获得清醒的时间和机会。”
…………
我瞠目结舌。但是,我隐约感到,这堂课没有失败。我甚至觉得,只有上了这样的课,我才能够获得乐趣,我们的学生也才更深切地读懂了这首小诗。
三、课后的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上,作为教师可以教给学生的是任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技巧,而思想是不能教,也无法教的。”(《叶圣陶全集》第13卷)以往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常常就是依据了叶老的这个论点。其实,这恐怕是我们对叶老文章的误读。我注意到:叶老说不能教和无法教的是“思想”而不是“思维”。作为“思维”,我们可以说它是不是合乎逻辑,具有什么样的方式特点(比如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加以评价和探索,应该是完全可以教学的。而“思想”则常常是以独创性、区域性、时代性等为标志,受到个体的阅历遭际等因素的制约,你当然可以灌输,但却很难教学。你想得到的,学生未必也能够想到甚至也不意味着你的学生也应该想得到;你所服膺的,同样不意味着你的学生也必须继承衣钵,不越雷池。我们所说的师表,更应该关注的是你的知识形象和基本道德形象,而没有人可以把自己当作“正道皆备于我,真理皆备于我”的圣人。作为教师,面对学生,也应该尊重每个个体思想的权利,倾听他们出自真诚的思想表达,充分理解他们表达出来的未必正确的思想。在探索真理的路途上,我们要学会宽容每一位“离经叛道”者,这才是我们呼唤的人文精神的核心。
我觉得,当学生的思想火花迸发之时,你千万不要试图去做任何定于一尊的努力。在我们这个民族,思想的资源本来就相当有限,思想的空间也相对比较狭窄。即使是十八岁上下的年轻人,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时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也是难能可贵的了。作为教师,怎么忍心去扼杀这样的人性光芒?要知道,斫杀了青年人的思想,最终受害的人中也有自己在内。难道我们没有被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文字彻底败坏过作文批改的兴趣吗?我们不是在呼唤优秀作文的时候,盼望着大量有思想的文章涌现吗?少一点“明确”什么,少一点统一认识和统一思想的行为,多留一点质疑的空间,应该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我在下课时没有对刚才的讨论发一通议论,不作左右袒,不是没有话说,是不想多说。让同学们把讨论延伸到课后吧。我们不缺少似是而非的结论,我们缺少的是自由思想的精神!
面对着某一时刻思想的决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想,作为教师,我们自己应该尽可能地多拥有些思想资源。对于这个世界,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除了知道马克思主义,知道些儒家的道理以外,还应该多少知道些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叔本华、尼采甚至弗罗伊德、福柯,还应该知道些老庄、佛陀甚至穆罕默德。我们不是要用这一切去给学生的思想贴标签,我们只是希望能够懂得一个道理。在我们的心目中,许多所谓的离经叛道其实也许倒是由于我们自己孤陋寡闻。
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激发出思想火花的,特别是我们这些长期被习惯思维左右着的师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坦然面对众说纷纭的,尤其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权威,并且经常性地接触着标准化教育的教师们。尊重与宽容,这是我们一向比较欠缺的人文精神。只有教师真正具备了这样的人文精神,我们才有可能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真正闪耀出人文精神的光辉。
作者邮箱: shihushuyuan@sina.com
尊重学生思想的权利——《篱笆那边》的教学和思考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教学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一同步辅导 推荐
- ·《闻一多名作欣赏》·谢罪以后
- ·徐志摩<爱眉小札>:爱的全体验
- ·快速筛选文章信息
- ·徐志摩名作欣赏《泰戈尔》
- ·读《伊索寓言》——启发学生认识生活真
-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参考
- ·试论《呐喊》、《彷徨》的艺术风格
- ·《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 ·由对《荷塘月色》的问题整合谈高中语文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初唐四杰研
- ·悼志摩(林徽因)|再别康桥|徐志摩
- ·《鸿门宴》通假字(全)
- ·《闻一多名作欣赏》·纳履歌
- ·神话诗人——海子
- ·论语做人格言
- ·情和理(庄子)
- ·侧看庄子:古老阅读的现代体验
-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同志答路透社记者问
- ·毛泽东诗词选
- ·读《毛泽东诗词集》杂想之六
- ·毛泽东的诗|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 ·感怀《大堰河——我的保姆》
- ·花未眠板书设计
- ·高一(上)语文期中试题
- ·里尔克传——第三章 萨洛美和俄国
- ·论语别裁
- ·微子篇第十八(论语)
- ·《我有一个梦想》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