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二同步辅导《窦娥冤》问题探究

《窦娥冤》问题探究

浏览次数: 88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窦娥冤》问题探究,

一、 如何认识窦娥形象的典型意义?

解说:

  关汉卿笔下窦娥的形象有血有肉,个性十分突出。她心地善良,具有舍己为人的品格。她为免使婆婆遭受拷打,不惜在公堂上承担“药死公公”的罪名。在绑赴法场的途中,她还嘱咐刽子手不要从前街走,不愿意让婆婆看见她无辜被斩而痛心。她秉性正直刚强,一口拒绝了张驴儿的逼婚,还嘲讽了蔡婆婆让张驴儿父子进门的糊涂行为。这是她反抗性格的初次流露。她的头脑里本来充满了孝顺、贞节等等封建伦理观念,对封建官府的清明也抱有幻想,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被一步一步地推向刽子手的刀下。这时,她对那吃人的社会感到绝望,但又不甘于向命运低头,就向日月、鬼神、天地发出了埋怨和呵骂:“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得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在这里,窦娥大胆的反抗性格得到了惊心动魄的表现。她对天地的怀疑和责难,实质上也就是对不合理的封建秩序的怀疑和责难,对那正义得不到伸张的黑暗社会的控诉。关汉卿赞美了窦娥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二、 以《窦娥冤》为例,谈一谈关汉卿杂剧如何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
解说:
  关汉卿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突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关汉卿的杂剧深刻地再现了元代的社会现实,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它们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阔,许多情节体现了元代那个特殊的时代、政治、社会的特征。关汉卿接近下层人民,深知人民的疾苦和愿望,所以他能在真实地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同时,爱憎分明地描写了压迫者、剥削者的失败和被压迫者、被剥削者的胜利,热烈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反抗的呼声。在他的作品里,战斗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总是互存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也总是不同程度地结合在一起的。如《窦娥冤》第3折窦娥三桩誓愿的感天动地。第4折窦娥鬼魂上场,昭雪冤案,这些地方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作品借助于悲剧气氛的创造,使主题逐步深化,表现了人民群众要求申冤复仇的愿望和真理不可战胜的力量。

三、 结合课文试分析关汉卿戏剧语言特色。

解说:

  本题为开放题,可抓住以下几点具体分析:1.关汉卿熟悉人民语言,努力吸收和提炼人民的口头语言;2.关汉卿作品中的语言,不避俚俗,自然、真切、质朴,没有藻饰和堆砌的痕迹,处处注意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3.曲词鲜明生动,有时明白如话,有时锤字炼句,富有诗情画意。

http:/



www.350xue.com
/www.teacher.com.cn:8000/sw/net/dishierzhou_c/tb/gaozhong/sw/yw/y02/1/xxzd/3.htm



《窦娥冤》问题探究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窦娥冤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