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邵伯的斗野亭
浏览次数: 18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苏轼与邵伯的斗野亭,
邵伯的斗野亭名闻遐迩,始建于宋熙宁三年,因亭的位置“于天文属斗分野”,当时的文人元 居中遂起名为“斗野亭”。亭雄踞高丘,面临邵伯湖,凭眺湖光浩渺,远观帆影点点,近看田家炊 烟,都有无穷的乐趣。 数百年来,斗野亭不仅成了当地人游览所在,而且引动了诸多文人墨客来此观景赋诗,尤以北 宋年间的文人来得最为集中,名声最显,而且来必写诗,诗必绝妙。 最先来的是孙觉,高邮人,曾经极力提拔秦观,并将其介绍给苏东坡,高邮文游台便是当年苏 轼、秦观、孙觉、王巩饮酒论诗之所。如果说文游台是他们会聚的史册,那么斗野亭即是他们友谊 的丰碑。 孙觉写的是五古: 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 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 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 檐楯斗杓落,帘帷河汉倾。 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 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 尚想紫芡盘,明珠出新烹。 平生有微尚,一舟聊寄行。 遇胜辄偃蹇,霜须刷澄明。 可待齿牙豁,最欤谢浮荣。 从孙觉诗可看出斗野亭确实怡人。首先是气势雄伟。“檐楯斗杓落,帘帷河汉倾”,结构仿佛 天上落下的北斗星,其帷幕犹如天上倾泻的银河。其次是周围的景色美,邵伯湖内荷花盛开,藕香 洋溢,如果在斗野亭上,面对湖水,吃上“紫芡”、喝上“新烹”,其乐何及?即使他这个老翁也 陶醉其间了。 他的诗得到了朋友、大诗人苏轼的首肯,这就有了苏轼《次孙觉谏议韵寄子由》一诗: 落帆谢公渚,日脚东西平。 孤亭得小憩,暮景含余清。 坐待斗与牛,错落挂南甍。 老僧如宿昔,一笑意已倾。 新诗出故人,旧事疑前生。 吾生七往来,送老海上城。 逢人辄自哂,得鱼不忍烹。 似闻绩溪老,复作东都行。 小诗如秋菊,艳艳霜中明。 过此感我言,长篇发春荣。 孙觉是春天来的,邵伯湖荷花满湖仅是他的想象,苏轼是秋天来的,“小诗如秋菊,艳艳霜中 明”,似乎是即景有感之句。在诗中他分明心情不畅,颇有欲言难诉的隐痛,因此遇上僧人倒是很 感亲切。而对朋友的诗,他赞扬“新诗出故人,旧事疑前生”。 他的弟弟苏辙在斗野亭上写了两首,一首是《邵伯埭上斗野亭》,一首是《和子瞻次孙觉谏议 韵·邵伯闸上斗野亭见寄》。从“昔游有遗咏,枯墨存高甍,”看出他前次写的诗已被人刊刻置放 亭中。苏辙对兄长的境遇不平,他劝兄长“早为归耕计,免渐老僧荣”。僧荣即斗野亭主人,诗的 意思是说哥哥你不如早点归田隐居,垂钓江湖。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好,与东坡并称“苏黄”,所以他的和诗《和孙莘老题邵伯 斗野亭》,称赞老师的诗“苏州来赋诗,句与秋气清。”他来也是在秋天,所以笔下的景较萧瑟, “籁籁吹木末,浪波沸庖烹”,“霜清见鱼行”,“白鸥远飞回”。当然景中是寓情的,他也屡遭 排挤,所以最后也发出了“佳人归何时”的感叹。这“佳人”即指孙觉,他在朝廷中也难立足,所 以黄庭坚关切地劝他也解甲归田,摆脱荣华富贵。 秦观也属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词著称文学史。苏词豪放,秦词婉约,两者互为词坛犄角之势。 他的《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写作亦是在秋天,他的诗长于写景,近景“菱荷枯折尽,积水寒更 清”,“村墟翳茅竹,孤烟起晨烹”;远景“北眺桑梓(高邮)国,悠然白云生。南望石邗沟,沧 波带芜城(扬州)”。一次看不够,还想春天再来:“何时复来游,春风发鲜荣。” 其后,苏门四学士中的张耒又来此写了《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晁补之虽未和孙莘老,但 也写过《视邵伯埭新堤》三首。其后还有北宋诗人张舜民也写过《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南宋 诗人尤袤等又来此作过诗。 一个斗野地竟然引动这么多的诗人来此,而北宋的几位大家,二苏和苏门四学士都来此,用同 一种形式或题目作诗,这不能不说是诗坛佳传。诸诗各尽其妙,或缘物写景,或即景抒情,都写出 了各人的个性,这是十分可贵的。斗野亭为诗人提供了创作源泉,而斗野亭也因为诗人题咏而声誉 显赫。值得注意的是,七贤中大部分都境遇不幸,朝廷内部的倾轧,使他们认识了官场的卑污,当 他们来到斗野亭时,都从山川形胜中认识到大千世界的美好,并由此使相互间友情得以加深,互相 慰怜,共度艰难。所以斗野亭的诗文不仅是一般的写景诗文,而且是封建社会怀才不遇文人愤世嫉 俗的真实纪录,这就弥足珍贵。 清嘉庆十四年,当地人徐元惠、徐元桐重建斗野亭,特地请来了当时任编修的白榕,重书孙莘 老、二苏及四学士诗,勤石于壁。南宋绍兴年间,郡守郑兴裔因斗野亭名声在,将该亭迁移到扬州 城里迎恩桥南。后来,这名字又被别人看中,改移别处。所以其他地方斗野亭名当从此而起,此中 亦可看出斗野亭及七贤诗的影响。
苏轼与邵伯的斗野亭
邵伯的斗野亭名闻遐迩,始建于宋熙宁三年,因亭的位置“于天文属斗分野”,当时的文人元 居中遂起名为“斗野亭”。亭雄踞高丘,面临邵伯湖,凭眺湖光浩渺,远观帆影点点,近看田家炊 烟,都有无穷的乐趣。 数百年来,斗野亭不仅成了当地人游览所在,而且引动了诸多文人墨客来此观景赋诗,尤以北 宋年间的文人来得最为集中,名声最显,而且来必写诗,诗必绝妙。 最先来的是孙觉,高邮人,曾经极力提拔秦观,并将其介绍给苏东坡,高邮文游台便是当年苏 轼、秦观、孙觉、王巩饮酒论诗之所。如果说文游台是他们会聚的史册,那么斗野亭即是他们友谊 的丰碑。 孙觉写的是五古: 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 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 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 檐楯斗杓落,帘帷河汉倾。 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 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 尚想紫芡盘,明珠出新烹。 平生有微尚,一舟聊寄行。 遇胜辄偃蹇,霜须刷澄明。 可待齿牙豁,最欤谢浮荣。 从孙觉诗可看出斗野亭确实怡人。首先是气势雄伟。“檐楯斗杓落,帘帷河汉倾”,结构仿佛 天上落下的北斗星,其帷幕犹如天上倾泻的银河。其次是周围的景色美,邵伯湖内荷花盛开,藕香 洋溢,如果在斗野亭上,面对湖水,吃上“紫芡”、喝上“新烹”,其乐何及?即使他这个老翁也 陶醉其间了。 他的诗得到了朋友、大诗人苏轼的首肯,这就有了苏轼《次孙觉谏议韵寄子由》一诗: 落帆谢公渚,日脚东西平。 孤亭得小憩,暮景含余清。 坐待斗与牛,错落挂南甍。 老僧如宿昔,一笑意已倾。 新诗出故人,旧事疑前生。 吾生七往来,送老海上城。 逢人辄自哂,得鱼不忍烹。 似闻绩溪老,复作东都行。 小诗如秋菊,艳艳霜中明。 过此感我言,长篇发春荣。 孙觉是春天来的,邵伯湖荷花满湖仅是他的想象,苏轼是秋天来的,“小诗如秋菊,艳艳霜中 明”,似乎是即景有感之句。在诗中他分明心情不畅,颇有欲言难诉的隐痛,因此遇上僧人倒是很 感亲切。而对朋友的诗,他赞扬“新诗出故人,旧事疑前生”。 他的弟弟苏辙在斗野亭上写了两首,一首是《邵伯埭上斗野亭》,一首是《和子瞻次孙觉谏议 韵·邵伯闸上斗野亭见寄》。从“昔游有遗咏,枯墨存高甍,”看出他前次写的诗已被人刊刻置放 亭中。苏辙对兄长的境遇不平,他劝兄长“早为归耕计,免渐老僧荣”。僧荣即斗野亭主人,诗的 意思是说哥哥你不如早点归田隐居,垂钓江湖。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好,与东坡并称“苏黄”,所以他的和诗《和孙莘老题邵伯 斗野亭》,称赞老师的诗“苏州来赋诗,句与秋气清。”他来也是在秋天,所以笔下的景较萧瑟, “籁籁吹木末,浪波沸庖烹”,“霜清见鱼行”,“白鸥远飞回”。当然景中是寓情的,他也屡遭 排挤,所以最后也发出了“佳人归何时”的感叹。这“佳人”即指孙觉,他在朝廷中也难立足,所 以黄庭坚关切地劝他也解甲归田,摆脱荣华富贵。 秦观也属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词著称文学史。苏词豪放,秦词婉约,两者互为词坛犄角之势。 他的《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写作亦是在秋天,他的诗长于写景,近景“菱荷枯折尽,积水寒更 清”,“村墟翳茅竹,孤烟起晨烹”;远景“北眺桑梓(高邮)国,悠然白云生。南望石邗沟,沧 波带芜城(扬州)”。一次看不够,还想春天再来:“何时复来游,春风发鲜荣。” 其后,苏门四学士中的张耒又来此写了《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晁补之虽未和孙莘老,但 也写过《视邵伯埭新堤》三首。其后还有北宋诗人张舜民也写过《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南宋 诗人尤袤等又来此作过诗。 一个斗野地竟然引动这么多的诗人来此,而北宋的几位大家,二苏和苏门四学士都来此,用同 一种形式或题目作诗,这不能不说是诗坛佳传。诸诗各尽其妙,或缘物写景,或即景抒情,都写出 了各人的个性,这是十分可贵的。斗野亭为诗人提供了创作源泉,而斗野亭也因为诗人题咏而声誉 显赫。值得注意的是,七贤中大部分都境遇不幸,朝廷内部的倾轧,使他们认识了官场的卑污,当 他们来到斗野亭时,都从山川形胜中认识到大千世界的美好,并由此使相互间友情得以加深,互相 慰怜,共度艰难。所以斗野亭的诗文不仅是一般的写景诗文,而且是封建社会怀才不遇文人愤世嫉 俗的真实纪录,这就弥足珍贵。 清嘉庆十四年,当地人徐元惠、徐元桐重建斗野亭,特地请来了当时任编修的白榕,重书孙莘 老、二苏及四学士诗,勤石于壁。南宋绍兴年间,郡守郑兴裔因斗野亭名声在,将该亭迁移到扬州 城里迎恩桥南。后来,这名字又被别人看中,改移别处。所以其他地方斗野亭名当从此而起,此中 亦可看出斗野亭及七贤诗的影响。
苏轼与邵伯的斗野亭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二同步辅导 推荐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