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的境感诠释
从历时的角度去看,现代人的婚恋注重自由民主,以至“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不再是难以实现的理想;现代人交通、通讯发达,以至离别不再成为美学命题。然而,莺莺生活的时代——唐代因袭魏晋以来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传统,社会上流传着“崔卢李郑王门女,不入寻常百姓家”的说法,门阀观念十分严重。在婚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情感。在这种条件下,关于婚姻问题的最后决定权怎能属于爱情呢?”最后的决定权当然是属于母亲,崔母遵守传统下俗定的婚姻规则,在当时是无可厚非的。同时,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要求“男女授受不亲”,男婚女嫁必须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不被允许从相互倾慕到走进结婚礼堂。因此,崔氏相国的小姐,岂能与门不当户不对的书剑飘零的白衣秀才于月下西厢私定终身?
“唐代又是一个士大夫阶层知识分子更热衷于追求功名的时代。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在唐代更有力地吸引着、鼓励着知识分子,使他们为了成就功名而不惜牺牲一切,包括遗弃自己的情人或妻子。”[5]在男尊女卑的历史时空里曾上演了多少痴心女子负心郎的悲剧,而男子的恶劣行为,不仅没有受到斥责,反而受到称赞,被认为是“善补过者”。在他们看来,“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过,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戮矣。……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6]看来,莺莺的忧虑不是无端生发的。她一方面痛苦地面对“始乱终弃”的社会现象,一方面仍然坚持自己的爱情追求,终于实现了“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婚姻理想。
www.350xue.com
艺术的时间结构将我们带入过去的世界,让我们聆听到莺莺的心声;同时“它能将过去提升到现在,即过去不只是作为历史,而且还作为当下在场”。[7]莺莺不只是我们视域之外的文学形象,她的美丽深沉、真挚纯洁、勇敢忠贞激起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的喜爱。人类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对自由的生命的赞美,使《西厢记》成为“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
参考书目:
①海德格尔,《人,诗意的安居》,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P:100。
②③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219,P:216。
④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P:76。
⑤段启明,《西厢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P:17。
⑥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35。
⑦奥坦伯德•约翰逊,《伽达默尔》,中华书局,2003年版,P:29。
《语文教研》2004年第4期
莺莺的境感诠释
- › 莺莺的境感诠释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