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怨东风当自嗟(关键字:红楼梦|曹雪芹)
浏览次数: 88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莫怨东风当自嗟(关键字:红楼梦|曹雪芹),
曾有朋友问我喜欢的红楼人物是谁?我说在这些众多的人物中一是喜欢凤姐,虽然也知道她做了不少谋财害命的坏事,可是对她却怎么也恨不起来;再一个就是一直很钟情的黛玉,许多时候读到黛玉的文字总觉得她是一个精灵,一个永远无法逼近的仙子!
记得当初中央一个教育频道台重新播放红楼梦的电视连续剧,妈妈在一旁就说,“整天哭哭啼啼的,讴死人了,谁会喜欢她呀!”每次我都会和妈妈争辩半天,据理力争,当然私下里我也承认电视里的黛玉的确有些夸张,完全少了黛玉的那份灵气,只剩下小性那个缺点了。
很多时候我总是想黛玉她应该是一类人的代表,因为很多人都可以在黛玉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那就是古今所有不得志者精神、思想聚合的代表。这应该可以从黛玉的诗词中看出来。虽然红楼中的诗词无法和唐宋诗词做比较,可是红楼诗词却是红楼中有机整体,反映了每一个人的精神状况。
《红楼梦》是曹雪芹经历家族聚变又历尽人生艰辛而对生活有了深刻体验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他有过无奈、有过心酸、有过痛苦,所有这些情愫都集中反映在黛玉这样一个敏感、清高、才华过人却又身世凄泠的文学形象上。古代文人多是一些怀才不遇的人,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对人生的伤感多是借助于诗词表现出来,而这些诗词又多伤春悲秋之作。黛玉的《葬花吟》、《五美吟》有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没有脱离她一贯幽怨的风格,悲观、失望,发出“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的叹息!还有她写的三首菊花诗也表明文人那种高洁情操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愤,如《咏菊》中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问菊》中的“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曹雪芹的好友敦敏曾在《题芹圃画石》诗中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曹雪芹将他的傲骨全都写进红楼梦中,从而给我们塑造了黛玉这样敏感、清高、聪慧又具有古代文人傲世精神性格的人间仙子。黛玉父母双亡,寄居外祖母家,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她那“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性格。孤苦的身世,傲世的心灵,寄人篱下的不幸遭遇而形成的敏感气质,以及无法向人诉说的感情上的折磨,使她的性格有著悒郁悲凉的一面。这样的黛玉努力保持自身的洁白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强於污淖陷渠沟”,追求心灵上的自由。
虽然黛玉的诗词不是最美的,但却常常能打动我、感染我。那些怀才不遇的文人只能借助诗词发泄情感,而黛玉却可以借助她的眼泪流露情愫。一滴滴眼泪可以看出黛玉以及黛玉所代表那些文人心中累累血痕,那是她和他们发自内心深处最痛苦的呐喊!
曾看到一位网友说过,若《红楼梦》中缺了林黛玉,代以另一人,再省去黛玉所说的一些话、诗词等,《红楼梦》的意境就立刻会差一大截,变成了普通的才子佳人小说了。
小时候看《红楼梦》总是埋怨宝钗强走了宝玉,从那时起由于人们对宝黛悲剧的深刻同情而加深了对宝钗的不满乃至愤恨。虽然现在我也明白宝钗也活的很无奈很悲哀,可是无论如何也不喜欢宝钗。其实,剔除感情因素来看,宝钗才是“宝二奶奶”的唯一合适人选。这不仅仅是因为黛玉的人生是做诗,以至于她的任何一事都是诗化的,雅极;宝钗的人生是在做人,她的人生到处都是左右逢源。贾府的败落,那种情况更需要一个能主持大局、能得人心的宝二奶奶管理家务,谁也不会选择整天哭哭啼啼的林妹妹!无庸多疑,宝钗有绝对的优势:她的美貌比黛玉有过之而无不及;宝钗可谓“全才”,如博学杂收无所不能;在人情练达方面,宝钗更有惊人的表现,以至贾府上下没有不和宝钗亲近的。黛玉的爱情除了宝玉、紫娟等少数只重感情不讲实际的人以外支持以外,再也没有别人赞同她。
不由的叹息“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注定只能是尘世之外的一株仙草,寂寞而又高洁的俯视芸芸众生!
莫怨东风当自嗟(关键字:红楼梦|曹雪芹)
曾有朋友问我喜欢的红楼人物是谁?我说在这些众多的人物中一是喜欢凤姐,虽然也知道她做了不少谋财害命的坏事,可是对她却怎么也恨不起来;再一个就是一直很钟情的黛玉,许多时候读到黛玉的文字总觉得她是一个精灵,一个永远无法逼近的仙子!
记得当初中央一个教育频道台重新播放红楼梦的电视连续剧,妈妈在一旁就说,“整天哭哭啼啼的,讴死人了,谁会喜欢她呀!”每次我都会和妈妈争辩半天,据理力争,当然私下里我也承认电视里的黛玉的确有些夸张,完全少了黛玉的那份灵气,只剩下小性那个缺点了。
很多时候我总是想黛玉她应该是一类人的代表,因为很多人都可以在黛玉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那就是古今所有不得志者精神、思想聚合的代表。这应该可以从黛玉的诗词中看出来。虽然红楼中的诗词无法和唐宋诗词做比较,可是红楼诗词却是红楼中有机整体,反映了每一个人的精神状况。
《红楼梦》是曹雪芹经历家族聚变又历尽人生艰辛而对生活有了深刻体验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他有过无奈、有过心酸、有过痛苦,所有这些情愫都集中反映在黛玉这样一个敏感、清高、才华过人却又身世凄泠的文学形象上。古代文人多是一些怀才不遇的人,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对人生的伤感多是借助于诗词表现出来,而这些诗词又多伤春悲秋之作。黛玉的《葬花吟》、《五美吟》有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没有脱离她一贯幽怨的风格,悲观、失望,发出“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的叹息!还有她写的三首菊花诗也表明文人那种高洁情操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愤,如《咏菊》中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问菊》中的“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曹雪芹的好友敦敏曾在《题芹圃画石》诗中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曹雪芹将他的傲骨全都写进红楼梦中,从而给我们塑造了黛玉这样敏感、清高、聪慧又具有古代文人傲世精神性格的人间仙子。黛玉父母双亡,寄居外祖母家,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她那“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性格。孤苦的身世,傲世的心灵,寄人篱下的不幸遭遇而形成的敏感气质,以及无法向人诉说的感情上的折磨,使她的性格有著悒郁悲凉的一面。这样的黛玉努力保持自身的洁白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强於污淖陷渠沟”,追求心灵上的自由。
虽然黛玉的诗词不是最美的,但却常常能打动我、感染我。那些怀才不遇的文人只能借助诗词发泄情感,而黛玉却可以借助她的眼泪流露情愫。一滴滴眼泪可以看出黛玉以及黛玉所代表那些文人心中累累血痕,那是她和他们发自内心深处最痛苦的呐喊!
曾看到一位网友说过,若《红楼梦》中缺了林黛玉,代以另一人,再省去黛玉所说的一些话、诗词等,《红楼梦》的意境就立刻会差一大截,变成了普通的才子佳人小说了。
小时候看《红楼梦》总是埋怨宝钗强走了宝玉,从那时起由于人们对宝黛悲剧的深刻同情而加深了对宝钗的不满乃至愤恨。虽然现在我也明白宝钗也活的很无奈很悲哀,可是无论如何也不喜欢宝钗。其实,剔除感情因素来看,宝钗才是“宝二奶奶”的唯一合适人选。这不仅仅是因为黛玉的人生是做诗,以至于她的任何一事都是诗化的,雅极;宝钗的人生是在做人,她的人生到处都是左右逢源。贾府的败落,那种情况更需要一个能主持大局、能得人心的宝二奶奶管理家务,谁也不会选择整天哭哭啼啼的林妹妹!无庸多疑,宝钗有绝对的优势:她的美貌比黛玉有过之而无不及;宝钗可谓“全才”,如博学杂收无所不能;在人情练达方面,宝钗更有惊人的表现,以至贾府上下没有不和宝钗亲近的。黛玉的爱情除了宝玉、紫娟等少数只重感情不讲实际的人以外支持以外,再也没有别人赞同她。
不由的叹息“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注定只能是尘世之外的一株仙草,寂寞而又高洁的俯视芸芸众生!
莫怨东风当自嗟(关键字:红楼梦|曹雪芹)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红楼梦 关键字 曹雪芹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二同步辅导 推荐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