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子孔丘
浏览次数: 56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俗子孔丘,
孔子是一俗人。他曾对致富之道有明确的态度:“如果财富可以求得,那么即使是做市场守门人这样的贱职,我也愿意干。”夫子食人间烟火的愿望,不可谓不强烈,你说他俗也不俗。孔子在评论人们对道德追求的自觉性时,打了个很俗的比喻:“我没见过喜好道德像喜好女色一样的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此语有点类似当今流行的那种“话糙理不糙”的“俗话”。可见孔子常常爱以俗人”“自居。
说孔子是俗人,不仅因为他无意中说了几句俗话,办了几件俗事,更因为他脑子里有为俗众着想的“平民意识”。他的一个叫冉求的学生竟然为虎作伥替季氏搜刮民财,孔子听后,义愤填膺地宣布:此人“非吾徒也”,大家对他“鸣鼓而攻之可也”。
从孔子凡俗的一面,人们能发现他对自己周围的普通人的命运及生与死的巨大关注。一次马棚失了火,孔子只急急地问“伤了人没有”,而并不先问马的情况。
他的学生原思任家宰,孔子送他粟子九百,原思推辞不接受,孔子说,不是给你的,是请你分给你的乡邻们。他的另一个学生伯牛得了重病,孔子赶忙去慰问。临别时依依难舍,人已到了门外,又折返身来,隔着窗子紧握着伯牛的手,唏嘘再三。
还有一次,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人给他送终,孔子就说:“由我来给他料理后事吧。”
面对这些“感人的事迹”,我几乎忘记了面对的是孔圣人,而要情不自禁地呼出:多好的一个老孔。
太宰问子贡:孔子该是个圣人吧?为什么他会那么多的技艺呢?孔子便原原本本地说:自己少时低贱,因此才会那么多的技艺。后来他又补充说,他自己会那么多技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不曾被重用。
孔子的“俗”,绝没有仅仅停留在世俗的层面上。那是以“大雅”垫底的俗——是“大俗”。所以,在孔子的心里才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俗人的自尊。他曾特别称赞过学生子路的贫贱不移的精神,说他“虽穿着破絮袍与穿貉裘的人并户而立,却能不感到耻辱”。事情虽小,却是给俗人长了志气。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孔子的“大俗”。他激烈地批评那些整日聚在一起却百无聊赖、无所事事,而只是言不及义地卖弄小聪明的人,认为这些人恐怕是难有所成了。
可见孔子对低俗、庸俗的东西是厌恶的。
《论语》里描绘孔子的形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其实,遍观《论语》,发现其中还有多处表现孔子的调侃及狡狯的一面,听其言,观其行,孔子的俗人行为使他在可敬的层面上,又平添了许多可爱。
《先进第十一》中记载,一次孔子半开玩笑地说:“子路弹的那手瑟,哪一点配在我的手下弹。”他的学生们便不再尊重子路了。孔子知道后,深悔自己出言不慎,便赶紧改口:“仲由(子路)嘛,他弹的也可以说登堂了,只是尚未入室罢了。”
另一次,孔子在武城听到琴瑟歌诗的声音,他莞尔笑道:“杀鸡何必用牛刀呢?”学生子游赶紧答道:“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礼乐之道就会爱人,小人学礼乐之道就容易使唤。’”孔子便说:“弟子们,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更有趣的是,一次孔子去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子路知道后不高兴。孔子连忙发誓说:“我若有不当的地方,天厌弃我,天厌弃我。”那种急于表白的样子,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真实丰满的凡夫俗子的孔子形象。
孔子,既是思想上的“圣人”,更是生活中的肉体凡胎。孔子因为他实在的人生,而使他的思想在我们的心中变得可信又可靠。
读一部《论语》,人们可以感到孔子是个思想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什么家。
但我宁愿首先把他看作一个俗人,一个平民,一介布衣。他有常人的喜怒哀乐,还不时地犯点出尔反尔的小错。这不但没影响他思想的伟大,反而增添了他的真实。
大哉,孔子。□
俗子孔丘
孔子是一俗人。他曾对致富之道有明确的态度:“如果财富可以求得,那么即使是做市场守门人这样的贱职,我也愿意干。”夫子食人间烟火的愿望,不可谓不强烈,你说他俗也不俗。孔子在评论人们对道德追求的自觉性时,打了个很俗的比喻:“我没见过喜好道德像喜好女色一样的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此语有点类似当今流行的那种“话糙理不糙”的“俗话”。可见孔子常常爱以俗人”“自居。
说孔子是俗人,不仅因为他无意中说了几句俗话,办了几件俗事,更因为他脑子里有为俗众着想的“平民意识”。他的一个叫冉求的学生竟然为虎作伥替季氏搜刮民财,孔子听后,义愤填膺地宣布:此人“非吾徒也”,大家对他“鸣鼓而攻之可也”。
从孔子凡俗的一面,人们能发现他对自己周围的普通人的命运及生与死的巨大关注。一次马棚失了火,孔子只急急地问“伤了人没有”,而并不先问马的情况。
他的学生原思任家宰,孔子送他粟子九百,原思推辞不接受,孔子说,不是给你的,是请你分给你的乡邻们。他的另一个学生伯牛得了重病,孔子赶忙去慰问。临别时依依难舍,人已到了门外,又折返身来,隔着窗子紧握着伯牛的手,唏嘘再三。
还有一次,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人给他送终,孔子就说:“由我来给他料理后事吧。”
面对这些“感人的事迹”,我几乎忘记了面对的是孔圣人,而要情不自禁地呼出:多好的一个老孔。
太宰问子贡:孔子该是个圣人吧?为什么他会那么多的技艺呢?孔子便原原本本地说:自己少时低贱,因此才会那么多的技艺。后来他又补充说,他自己会那么多技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不曾被重用。
孔子的“俗”,绝没有仅仅停留在世俗的层面上。那是以“大雅”垫底的俗——是“大俗”。所以,在孔子的心里才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俗人的自尊。他曾特别称赞过学生子路的贫贱不移的精神,说他“虽穿着破絮袍与穿貉裘的人并户而立,却能不感到耻辱”。事情虽小,却是给俗人长了志气。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孔子的“大俗”。他激烈地批评那些整日聚在一起却百无聊赖、无所事事,而只是言不及义地卖弄小聪明的人,认为这些人恐怕是难有所成了。
可见孔子对低俗、庸俗的东西是厌恶的。
《论语》里描绘孔子的形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其实,遍观《论语》,发现其中还有多处表现孔子的调侃及狡狯的一面,听其言,观其行,孔子的俗人行为使他在可敬的层面上,又平添了许多可爱。
《先进第十一》中记载,一次孔子半开玩笑地说:“子路弹的那手瑟,哪一点配在我的手下弹。”他的学生们便不再尊重子路了。孔子知道后,深悔自己出言不慎,便赶紧改口:“仲由(子路)嘛,他弹的也可以说登堂了,只是尚未入室罢了。”
另一次,孔子在武城听到琴瑟歌诗的声音,他莞尔笑道:“杀鸡何必用牛刀呢?”学生子游赶紧答道:“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礼乐之道就会爱人,小人学礼乐之道就容易使唤。’”孔子便说:“弟子们,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更有趣的是,一次孔子去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子路知道后不高兴。孔子连忙发誓说:“我若有不当的地方,天厌弃我,天厌弃我。”那种急于表白的样子,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真实丰满的凡夫俗子的孔子形象。
孔子,既是思想上的“圣人”,更是生活中的肉体凡胎。孔子因为他实在的人生,而使他的思想在我们的心中变得可信又可靠。
读一部《论语》,人们可以感到孔子是个思想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什么家。
但我宁愿首先把他看作一个俗人,一个平民,一介布衣。他有常人的喜怒哀乐,还不时地犯点出尔反尔的小错。这不但没影响他思想的伟大,反而增添了他的真实。
大哉,孔子。□
(书缘----)
俗子孔丘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俗子孔丘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二同步辅导 推荐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