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进刀的窾卻——我的一堂自读课|伶官传序|
如果说阅读如同解牛,那么老师就应是那位庖丁。
自读课文《伶官传序》,头绪繁杂,史实众多,在一堂课里处理完难度很大,必须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翻阅《庖丁解牛》,目光扫过其中的语句:“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我的心忽然一动:我不也应该找准一个进刀的卻窾,才能在复杂的“牛体” 中运转自如、游刃有余吗?
一丝灵感的火花从我心头闪过,我捕捉到那个神奇的窾卻了。
……
踏着铃声,我走进课堂,阶梯教室的后面坐满了听课的领导与同行。我在《伶官传序》的标题下写了几个年代: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主人公李存勖在这几个年代里,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莫名其妙,怎么出这个怪问题?同学们多少有点奇怪,有人脸上露出惊疑之色——我要的正是这个效果。
同学们在紧张地看书,可有几个人不解地望着我,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
我请同学们看注解:后唐庄宗李存勖(892—926),然后再请他们推算。虚惊一场,原来是一道简单的小学算术题。结果很快出来了: 908年是 17岁、 912年是21岁、923年是32岁、926年是35岁。
紧接着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这几个年头里,在李存勖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尽可能用课文的原句回答。
同学们在字句中寻觅,时而低声地交换意见。气氛紧张而不乏活泼,热烈又不失秩序。我则在走道中巡回,答疑和点拨。
一切都在预想和掌握之中。我似乎看见那把无形的牛刀正从窾卻中导入,在顺利地运行。一位同学举手,她找出了主人公17岁时的事:接受三矢,继父遗志。我立即让全班齐声朗读:“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铿锵的节律中,一位胸怀大志、雄姿英发的年轻统帅形象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结合注释,另两位同学较容易地指出李存勖21岁时“系燕王父子以组”(灭燕),32岁时“函梁君臣之首”(亡梁),然后“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建立了后唐。从受命到立国,经过了整整15年。
这里,我简单地插说庄宗宠信伶人、使朝廷上下离心的情况,让大家接着找出35岁时发生的事。一位平时不大讲话的男生完了这个任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我请一位音色淳厚的同学,用缓缓的节奏,读如下的字句:“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至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课堂上一片静寂。在凝重的气氛中,我让同学们静思两分钟,想像庄宗君臣凄然相向、泪下日雨的悲惨情景,并和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雄武进行对照比较。
在这无声的静寂中,同学们心潮翻卷,历史风云变幻掠过心头。在这生生死死、盛盛衰衰变化中,不正寓含着某种哲理吗?
我不失时机地把问题引向深入:庄宗灭敌立国,用了15年时间;然而由盛至衰,只有短短3年。这一盛一衰,它的关键是什么呢?水到渠成。同学们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文章的论点就这样鲜明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紧接着,大家毫不费力地找到了呼应论点的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课文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下课的铃声快要响起。有的同学已在做下课的准备,听课老师有的已合上了书本。
出其不意,我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庄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一百年后的宋代中叶,重提这件史实,他要人们记取什么样的历史教训呢?
一石击水,浪花四溅。涣散自拢,短暂的紧张思索,找到了作者行文目的之所在。
我请大家共同来翻译这个发人深省的句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如警钟在耳,言止而意不尽。无数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历史还将继续作出证明。
在深深的感悟和警策中,下课的铃声响了。由时到事,由事及理,最后导出教训,推而广之。
这堂课顺畅而自然,我当时的自得大概不下于那个庖丁。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3期
找到进刀的窾卻——我的一堂自读课|伶官传序|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