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新法与天意
《宋史》王安石本传没有这段记载,只说郑侠因此被发配岭南。《续资治通鉴》说是宋神宗在下达这样的命令以后,天下了雨,臣子们入朝庆贺,神宗把郑侠的图给大家看。但吕惠卿等人坚持新法是正确的,并把郑侠交御史治罪。其结果,是只废除了方田法。
三天以后,宋神宗恢复了正常膳食。而司马光在御史台看到神宗的罪己诏书,感激涕零,他认为自己不能沉默,也向神宗上了奏折。其中说道,政治的缺失,重要的有六条。一是青苗钱,二是免役法,三是市易法,四是对外用兵,五是保甲法用杀人凶器训练农民,六是任用坏人兴修水利,劳民伤财。其奏折最后说:
但一下手诏,自熙宁二年以来所行新法,有不便者,悉罢之,则民气和而天意解矣。(《续资治通鉴》卷七十)
也就是说,只有废除新法,才能解除上帝的愤怒;而只要废除新法,上帝的愤怒就必然解除。据《续资治通鉴》所载,宋神宗对司马光的建议,“皆不听”。(同上)
在这个过程中,皇太后、太皇太后也出面干涉了,她们认为,王安石扰乱天下。上帝的警告,人间的怨恨,都在这次旱灾中集中起来,王安石终于感到难以支撑,于是上表要求辞职。经过再三、再四的请求,宋神宗批准了。就在司马光上书十天以后,王安石被解除了职务。《宋史》王安石本传的史臣评论说,王在执政五年之后,“以旱引去”。而旱灾乃被认为是上帝的警告。人言可以不恤,上帝的警告就不能不惧。在上帝的警告之下,宋神宗退缩了,王安石也退缩了。上帝的警告,是导致新法失败的最重要的直接原因。
不过这次王安石被解职,新法还没有被废除。它只是后来废除新法的前奏。将近一年之后,王安石被重新启用。据《续资治通鉴》所说,其原因是王安石被解职后,原来积极追随王安石的吕惠卿背叛,对王极尽诬陷之能事。韩绛与吕多有争论,自觉力量不足,遂建议神宗重新启用王安石。而王安石此次也不推让,倍道兼程,走马上任。然而新法是否合乎天意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这就注定了王安石这一次也难有什么作为。
就在王被重新启用这年即熙宁八年十月,天上出现了彗星。皇帝依惯例避殿减膳,下诏求言。这次王安石和神宗发生了直接冲突。《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一载:
王安石率同列上疏,言晋武帝五年彗出轸,十年又有孛,而其在位一十八年,与《乙巳占》所期不合。盖天道远,先王虽有官占,而所信者人事而已。天文之变无穷,上下傅会,不无偶合。周公召公,岂欺成王哉?其言中宗享国日久,则曰“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不敢荒宁”;其言夏商多历年所,亦曰德而已。裨灶言火而验,复请以宝玉禳之,公孙侨不听。则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侨终不听,郑亦不火。有如裨灶,未免妄诞,况今星工乎?所传占书,又当世所禁。謄写讹缪,尤不可知。陛下圣德至善,非特贤于中宗。周、召所言,则既阅而尽之矣,岂须愚瞽复为所陈。窃闻两宫以此为忧,望以臣等所言,力行开慰。
帝曰:闻民间殊苦新法。
安石曰:祈寒暑雨,民犹怨咨,此无庸恤。
帝曰:岂若并祈寒暑雨之怨亦无邪。
安石不悦。退而属疾卧。
这次天变,是神宗直接向王安石发难了。王安石之所以能坚决实行变法,全靠神宗的支持。神宗现在态度如此,新法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王安石称病,是由于感到新法无望了。而神宗这次直接发难,乃是由于天变。上帝的警告,不能再不重视了。
臣子们也纷纷上书言事,认为只有罢免王安石,废除新法,才可以报答天变。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上书道:
人事失于下,变象见于上。陛下有仁民爱物之心,而泽不下究,意者左右大臣,是非好恶不求诸道,谓忠者为不忠,不贤者为贤,乘权射利者。用力殚于沟瘠,取利究于园夫,足以干阴阳而致星变。愿察亲近之行,杜邪妄之门。至于祈禳小数,贬损旧章,恐非所以应天变也。(《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一)
神宗读了王安礼的奏章,非常感动,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是受了近臣的蒙蔽。
十二天后,彗星消失。消失后十天,张方平继续上书道:
新法行已六年,事之利害,非一二可悉。天地之变,人心实为之。故和气不应,灾异荐作。顾其事必有未协于民者矣。法既未协,事须必改。若又惮改,人将不堪。此臣所以痛心疾首,一夕而九兴也。(《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一)
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又称病不出了。一年以后,王安石第二次被解除了宰相的职务。《续资治通鉴》评论此事说:
安石之再相也,多称疾求去。及子雩死,力请解机务。帝亦厌安石所为,乃罢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卷七十一)
安石多次称疾求去,是对新法的推行绝望了。神宗厌安石所为,是由于一次又一次的天变使他认定新法是错的,是不合天意的。不过神宗在世时,新法还没有完全废除,因为那毕竟是他自己的作为。数年以后,宋神宗死,哲宗即位,由太皇太后,也就是宋仁宗的妻子垂廉听政。两个月后,重新启用司马光。司马光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完全、彻底地废除新法,并用不顾其他儒臣要求区别对待、区分缓急的建议,一意孤行,不分是非,迅速地废除了所有新法。对于拥护新法的官员,不分是非,一律罢免。八年后,太皇太后死,哲宗亲政,又启用王安石的拥护者,并且也像司马光对待新法和王安石的拥护者一样,恢复新法,并且驱逐所有反对王安石新法的官员。这时候,北宋的朝政已不是是否实行变法的问题,而完全演变为不同官僚集团争权夺利的斗争。北宋政权就在这样的争斗中迅速衰落、以至灭亡了。
北宋灭亡后,围绕新法和天意的争论并没有结束。北宋末年,杨时指责王安石误国,是说王以自己的学术倡导奢侈;也有人是认为王不该用自己一家之言统一思想,使别人不能讲话。到了南宋,当儒者们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的时候,对王安石的指责就逐渐集中到“三不畏”上来了。
宋高宗建炎三年,司勋员外郎赵鼎上言,说自从王安石熙宁年间执政,随意更改祖宗法度,坑害百姓。后来蔡京又继续王安石的政策,以致酿成今日大祸,现在王安石还配享神宗庙庭,这是政治的最大缺失。必须加以改正,才能收拾人心,感召天地和气。宋高宗采纳赵鼎建议,罢去了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的资格。
数十年后,理学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淳佑元年正月,宋理宗下诏,以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从祀孔庙。同时宣布,将王安石逐出孔庙:
寻以王安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为万世罪人,岂宜从祀孔子庙庭?黜之。(《宋史.理宗本纪》)
这是对王安石一案的最后判决。其判词说明,王安石最大的罪过,是宗教罪,是不畏天命。这个判词并不符合实际,但从王安石执政开始,富弼上书,到这个判词问世,清楚地向我们表明,对儒教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问题。
摘自《中国儒教史》第七章《北宋儒教》
王安石新法与天意
- › 王安石新法与天意
tag: 王安石 天意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