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人士:巴金老人是一面镜子
1904年11月25日,原名李尧棠的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李尧棠却最终成为一名令中国文学界为之动容的作家,而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的一个世纪的笔迹将被一代代传承下去。今天就是巴老的百岁华诞,而文学界的后辈们面对这个走过一个世纪的老人想说些什么?
★邹静之:诗人、散文家、编剧
巴老文字不带表演
巴金先生的作品我不是每一部都读过,但是通过他的作品,我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家庭,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他通过他的文学,传达了那个时代的气息和风貌,以及在封建社会结束的时候,那种新型的家庭关系以及年轻人对新生活的矛盾和渴望。
令我敬佩的是,在解放后,尤其是“文革”后,巴金先生又写出了让我们感觉到自由自在的文字,甚至觉得“文革”后的巴金先生的文字对我的直接影响更大,我认为他的生命、他的文学是伟大的。巴金先生在“文革”后写的一些文字是由衷的,不带表演的,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应从网络文学的表皮走向内心深处,那里肯定有让我们感到新鲜、惊讶的东西。
★石康:新生代作家
他在所处的时代是最优秀的作家
巴金没有什么最大的成就吧!就是一个作家嘛,一个最早拿稿费的作家。在追求真理上,巴金不是最突出的。在文学上,他的那种老范儿的书跟现代生活没什么联系,没有生命力。对他的作品不太了解,总共没看过几本,只是翻阅,所以说不出什么,但他在他们那拨作家里是好的,就是和他年龄相当,或上下四五岁的作家中是最优秀的。
★从维熙:当代著名作家
建“文革”博物馆是给巴老最好的礼物
巴老在晚年最辉煌壮丽的一笔就是在《随想录》中把“讲真话”的问题提出来。讲真话按说不是问题,但是在十年残酷的“文革”时期,这是无法实现的。随想录中最核心的一笔就是讲真话,而其中谈到的建立“文革”博物馆,则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巴老写出了自己“文革”中被残酷批斗时,不得不说假话的经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建立“文革”博物馆是激励中华民族自视残缺,同时自立的最好途径。现在在中国,各种博物馆拔地而起,惟独“文革”博物馆迟迟不见踪影。我们应完成巴老的愿望,而不只是鲜花和蛋糕,真实的应做的就是建立博物馆。
有成绩唱颂歌,有不足回头一看就应改正。不提是不应该的,我们不能遗忘。
文学界人士:巴金老人是一面镜子
tag: 巴金 文学界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