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二同步辅导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之《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导学与评价

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之《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导学与评价

浏览次数: 424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之《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导学与评价,

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之《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导学与评价 

 

江苏省侯集高级中学教科室  柳方平  邮编 221121

邮箱:hjzxlfp@tom.com

 

第二板块   认识与沟通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陈 炎

自学

 

问题一  本文选用了哪些材料阐述了什么论点?

                                                                             

                                                                               

问题二 



www.350xue.com
联系全文,说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长处与短处。

                                                                            

                                                                             

问题三  你是如何理解“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和“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的?

                                                                            

                                                                            

问题四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和《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这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领域论述了文明对话的意义,两篇文章有什么相通的地方?你对两位作者的意见有什么看法?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www.350xue.com
    A.kuì(  )乏    沉溺(  )      kān(  )察     聊以慰藉(  )

    B.统shè (  )   xuān(  )泄    渗透(  )      有悖常理(  )

    C.遮bì(  )     舞bì(  )      玄思(  )      bì(  )帚自珍

    D.贬chù(  )    zhuō(  )劣    咄(  )嗟    相形见chù(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www.350xue.com
     )

    A.他们不仅可以攀蹬绝壁、潜入海底,可以进行别出心裁的悬崖跳水和危险异常的汽车大赛,而且可以进行并不美妙的“健美比赛”和有害无益的“赛吃运动”。

    B.我们不要重蹈希腊人的覆辙,他们认为希腊精神是绝无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他们最后衰亡,一落千丈,就像他们的胜利顶峰曾高耸入云一样。

    C.中国人丝毫也不比他人愚顿,然而理性的翅膀一旦绑上实用的铅砣,就难以高飞远举了。

D.与西方不同,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必躲在幽暗阴森的教堂里去研究天文历算,但却必须以琴棋书画来休养身心。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我们要在宏观的视野下       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并加以比较。

②宋代的小说      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同唐代小说大不相同。

③我们不应将某种文化中的单一元素视为衡量文化的唯一尺度,更不能不加分析地用一种文化来    

和取代另一种文化。

A.考察    大致    统摄     B.考查   大概    统治

C.考察    大概    统治     D.考查   大致    统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 也许有人会说,历史证明,唯有科学才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要素,而工艺和艺术则属于有之不多、无之不少的雕虫小技。



www.350xue.com
B.不少人认为,我们不仅在科学上要向西方学习,在艺术上也要向西方靠拢。结果就像东施效颦一样,别人的东西没有学好,自己的传统反而被遗忘了。

C. 中国式的武术不仅要打得准,打得狠,而且要打得漂亮,即要在花拳绣腿之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D. 西方人也有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但在很大程度上,西方式的艺术常常被科学化或体育化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中国文化精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限制了中国人知识构造的自由空间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热情。

B.这些作品虽然能像体育运动一样,起到刺激人们的生理感官,满足人们的肉体欲望,但多少失去了审美情感的独特魅力。

C. 与西方相反,中国文化在感性和理性的两极都不发达,而发达的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的艺术和工艺相互交融,彼此渗透。

D. 说中国是一个艺术和工艺的国度,不仅是由于我们的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先秦的诗经、战国的楚辞……这些纯艺术的上乘佳作,而且是由于我们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本身就沉浸在艺术之中。

6.将下列各句重新排序后组成一段文字,最恰当一项是 (   )

①中国文化固然有其短处,亦有其长处。

②我们当然承认科学的重要作用。

③这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的历史背景下,尤为重要。

④从而使之更加丰富,更加健全。

⑤也毫不否认向西方文化学习的必要性。

⑥但是,从原则上讲,西方文化固然有其强项,亦有其弱项。

⑦一种健康的文化心态,应该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A.①⑥②⑤③⑦④      B.②⑤⑥①⑦④③

C.②⑤⑥①⑦④③      D.②⑤⑥①⑦④③

 



www.350xue.com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

如果说中国文化的弱点存在于感性与理性两极,因而其体育与科学均不够发达,那么,其“富矿”恰恰处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交融地带,因而其艺术与工艺特别发达。说中国是一个艺术和工艺的国度,不仅是由于我们的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先秦的诗经,战国的楚辞,汉代的辞赋,六朝的骄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时代的小说这些纯艺术的上乘佳作,也不仅是由于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仰韶的彩陶,良诸的玉器,殷商的青铜,汉代的石像,唐代的三彩,宋代的泥塑,元代的青花,明代的园林,清代的宫殿这些泛艺术的工艺精品,而且是由于我们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本身就浸泡在艺术之中。就在西方的经院哲学家⑧们通过逻辑或数学的手段来揭示宇宙乃至上帝的奥秘时,自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却要将写诗和作文看成是每一个国家官吏所应具备的必要的素养。因此,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不必躲在幽暗阴森的教堂里去研究天文历算,但却必须以琴,棋,书,画来修养身心。儒家以忠孝安邦,以礼乐治国的传统,自然会把文章提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道家“乘物以游心”的处世哲学更容易让人们以艺术的态度来对待全部生活。

7.解释“富矿”一词在文中的比喻含义。

答:                                                         

8.作者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艺术和工艺的国度”?请分条概述。(不少于3点)

答:                                                      

                                                          

9.中西文化各有什么强项(或优点)?

答:                                                       

                                                          

 

阅读下面四段文字,完成10—13题。

文明与文化(节选)

陈炎



www.350xue.com
    文化系统不仅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而且各要素之间亦有着内在的结构关系。一般说来,文化的诸多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只有在其特定的文化结构中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从而实现其文明的价值。仍以饮食为例,筷子和刀叉作为一种文化要素,它们的功能是将烹饪好了的食物送进人们的嘴里,从而改变人类用手直接吃饭的不良习惯。但是,筷子和刀叉只有分别在中餐和西餐之不同的饮食结构中才可能实现其文明的价值,否则,无论是用筷子吃牛排还是用刀叉吃水饺都只能成为一种笑谈。从这一意义上讲,文化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矛盾和冲突,只是两者侧重的要点不同罢了。

    在不同的文化结构中,有些要素虽然具有鲜明的民族或地域特征,但其内在的功能却有着相似之处。例如佛教信奉释迦牟尼,基督教信奉耶稣基督,伊斯兰教信奉穆罕默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有时甚至势如水火。但从文明的角度上看,它们又都有着满足人们终极关怀的极为相似的文化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只看到外在的文化形式的差异性而看不到内在的文明价值的一致性,就可能带来盲目的文化冲突,甚至把这种文化的冲突误认为是文明的冲突。事实上,这种文化间的冲突非但无助于文明的进展,还常常具有反文明的性质。

    在不同的文化结构中,有些文化要素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对应的相互关系,而其所需功能则往往由其他文化要素加以“代偿”。例如,中国古代的宗教和法律不像其他民族那样发达,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道德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在文化功能上,我们的古人主要不是依靠宗教而是依靠艺术给人们带来情感慰藉和终极关怀的,我们的古人主要不是依靠法律而是依靠道德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秩序的。如果不理解这种不同文化结构之间的重要差异,就有可能用一种文化结构的标准来衡量另外一种文化结构的价值,甚至可能徒劳无功地将一种文化结构中的要素生搬硬套地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结构中去。

    一种民族文化尽管有其自恰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但这一系统并不是先验的、永恒不变的,它本身就是一个既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的过程。仍以中国文化为例,那种建立在亲子血缘基础之上的伦理——国家观念是黄河文明及“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产物,而并不是什么“恒常不变的道理”。强行改变它是不可能的,永远维护它也是办不到的。它的命运,既取决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更取决于内部土壤的分化和瓦解。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儒家文化所赖以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原始血缘关系正在一点点地被法律契约关系所取代,儒家文化所一贯张扬的伦理道德观念正在一步步地被公民权利观念所取代。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只看到文化的建构过程而看不到其结构的意义,就会将文化间的影响和渗透看成是一种可以任意为之的事情;反之,如果我们只看到文化的结构意义而看不到其建构的可能,就会将某种文化的存在看成是永恒不变的事情。因此,只有将共时的结构主义与历时的建构主义统一起来,才有可能既看到文化系统的自恰性和稳定性,又发现文化变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10.这四段文字都是在分析文化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试分别概括每一段的论述要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什么说“文化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矛盾和冲突”?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说:“我们的古人主要不是依靠宗教而是依靠艺术给人们带来情感慰藉和终极关怀的,我们的古人主要不是依靠法律而是依靠道德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秩序的。”你认为艺术能否替代宗教为人们提供终极关怀?道德和法律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秩序方面各有什么利弊?西方世界当然也是有道德和艺术的,它们也在发挥着应有的功能,那么中国文化是不是存在着根本的缺陷?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350xue.com
13·根据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分别解释文化的“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下面一个长单句改成几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增减若干词语,不得改变原句意。

大多以情爱、警匪为内容,以追车、枪战为模式,甚至不惜调动高科技手段,并通过大量的惊险动作和破坏性镜头来刺激人们的感官,满足人们的欲望的好莱坞大片往往缺乏审美情感的独特魅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西方基督徒在吃饭前要祈祷一番:“感谢主赐给我们食物。”我国许多学校也在进行“感恩教育”,还有人给“感恩”列出了“菜单”:3月5日学雷锋日——感谢别人的帮助,奉献自己的爱心;3月8日妇女节——感谢妈妈、感谢外婆,使我们懂得尊重女性、尊敬长辈、感悟亲情……

    以下三项也是“菜单”中的内容,请任选两个节日,仿照例句,各写一句感谢的话。要求突出节日的特点,句式大致相同,但内容一定要有新意。

端午节              “五·四”青年节                   国庆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写作启迪

这篇议论文的写法很有特色,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从中西方文化资源的角度,主要运用比较、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了当今世界中西方文化对话的意义。谈谈你从中所领悟到的写作启迪。

【示例】

本文几乎通篇都在比较西方文化的异同点,在比较和对比的议论中,揭示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长处与短处。从而得出“任何一种民族的文化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我们不应该以偏赅全地将某种文化中的单一元素视为衡量文化的惟一尺度,更不能不加分析地用一种文化来取代另一种文化。一种健康的文化心态,应该是取长补短,使自己更加丰富、更加健全”的结论。



www.350xue.com

【整理】

                                                                           

                                                                           

推荐阅读

请从上网搜索或从相关《读本》上查找下列书籍或篇目,课外有选择地加以阅读。

1.《文明与文化》(陈炎)    2.《文化资源论》(陈炎)    3.《中国审美文化史》(陈炎)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参考答案

 

自学

问题一: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资源结构性分布情况的勘察,阐述任何一种民族的文化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我们不应该以偏赅全地将某种文化中的单一元素视为衡量文化的惟一尺度,更不能不加分析地用一种文化来取代另一种文化。一种健康的文化心态,应该是取长补短,使自己更加丰富、更加健全。

问题二:西方文化在感性和理性的两极最为发达,与之相反,中国文化在和感性和理性的两极都不发达,而最发达的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艺术和工艺。

问题三:在“后工业时代”,美学与艺术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来加以实现的。

首先,是制造直接用于审美欣赏的精神产品。



www.350xue.com
其次,审美和艺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还可以通过生产艺术作品的衍生物来加以实现。所谓艺术作品的“衍生物”也常被称之为“影视后产品”,它是借助影视作品的轰动效应而将其中的人物、情节加以衍生、扩展后所派生出来的玩具、服装等时尚物品。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美学和艺术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观赏对象及其衍生作品加以实现,而且可以通过赋予实用产品以“审美附加值”的形式而打上其自身的烙印。宗教是一种终极关怀,但中国古代的宗教不像其他民族那样发达。然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却非常繁荣,因为在文化功能上,我们的古人主要不是依靠宗教而是依靠艺术给人们带来情感慰藉和终极关怀的。

问题四:两文都认为东方和西方各有优势,应该实现互补,共同创造人类文明。这种观点是一分为二的,具有极强的思辨性,很有说服力。

 

积累运用

1.

    A.kuì(匮)乏    沉溺(nì)      kān(勘)察     聊以慰藉(jiè)

    B.统shè (摄)   xuān(宣)泄    渗透(shèn)    有悖常理(bèi)

    C.遮bì(蔽)     舞bì (弊)     玄思(xuán)    bì(



www.350xue.com
敝)帚自珍

    D.贬chù(黜)    zhuō(拙)劣    咄(duō)嗟   相形见chù(绌)

2.B(A攀蹬——攀登;C愚顿——愚钝;D休养——修养)

3.A(考察:①实地调查观察,②细致深刻地观察;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察”重实地或细致观察,“考查”重检查,由句中“视野”可知,应当选“考察”。大致:①大体上的, ②表示对情况的粗略估计;大概:①大致的内容或情况,②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统摄:统领,统辖;统治:①凭借政权来控制,管理国家或地区;②支配,控制。由下文“取代”可知选“统摄”较恰当)

4.B(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根据语境此处当用“邯郸学步”)

5. A(B成分残缺,要在“肉体欲望”之后加上宾语“的目的”。C结构杂糅或语序不当,可将后一分句改为“而发达的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艺术和工艺”。 D后一分句动宾不搭配,可将“沉浸”改为“浸泡”)

6.C(排序时要“明主体对象,抓连贯畅达”)

7.(中国)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地带。

8.①我们的古人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纯艺术的上乘佳作,②也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举不胜举的泛艺术的工艺精品,③而且是由于我们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本身就浸泡在艺术之中。或中国人往往以艺术的态度来对待全部生活。

9.中国文化中艺术与工艺特别发达,西方文化体育与科学特别发达。




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之《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导学与评价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中国  资源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