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诠释艺术 用艺术体悟人生 —— 濮存昕做客BiMBA 畅谈谈艺术与人生
12月16日晚上,著名话剧演员、影视演员濮存昕先生应北大国际MBA之邀,来到朗润园致福轩,为BiMBA的学员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艺术与人生”讲演。BiMBA美方院长杨壮教授主持了当天的讲座。
一、等待一个“奇迹”
坐在讲台上的濮存昕一身浅白色西装,显得轻松而温和,他非常自谦地说自己这次bimba之行是“不守本分,班门弄斧”。作为开场白,他非常动情地朗诵了闻一多先生的一首诗——《奇迹》:
“我要的本不是火齌的红,或半夜里桃花潭水的黑,
也不是琵琶的幽怨,蔷薇的香,
我不曾真心爱过文豹的衿严,
我要的婉娈,也不是任何白鸽所有的。
我要的本不是这些,而是这些的结晶,
比这一切更神奇得万倍的一个奇迹。
…… ……
可也不妨明说,只要你——只要奇迹露一面,
我马上就抛弃平凡,我再不瞅着一张霜叶梦想春花的艳,
再不浪费这灵魂的膂力,剥开顽石,来诛求白玉的温润;
我只要一个明白的字,舍利子似的闪着宝光,
我要的是整个的,正面的美。
…… ……
不管等到多少轮回以后——既然当初许下心愿,
也不知道是在多少轮回以前——我等,我不抱怨,
只静候着一个奇迹的来临。
…… ……
因为那——那便是我的一刹那,一刹那的永恒:
——一阵异香,最神秘的肃静,
(日、月,一切星球的旋动早被喝住,时间也止步了)
最浑圆的和平……
我听见阊阖的户枢砉然一响,
传来一片衣裙的綷縩——那便是奇迹——
半启的金扉中,一个戴着圆光的你!”
“我四十多岁的时候读到闻一多先生的这首诗,当时感觉好像一下子听到了自己的心声,迷茫中突然就开悟了。这首诗道出了我为艺、为人、为事的全部。”
濮存昕先生就从这首诗讲起他几十年来对艺术和人生的体悟。
“我觉得,艺术家、文人、知识分子,他们最终极的追求就是美,等待着“美”这个奇迹的闪现。”这种追求是如此的强烈,可以说带着一种宗教般的情绪向这个“美”去朝圣。就像闻先生的诗里所说的,这个奇迹是一刹那的闪现,不知道要等多久才等到,但是她是我从艺、为人的动力,是一个原点。
濮存昕讲到,这么多年走过来,他经历了不少风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常常会遇到很多困惑。他想起曾祖父跟他说过的一句话:“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把钱一撒,把乌纱帽一扔,什么坎都能过去。”——“曾祖父实际上是在告诉我,名和利都是可以丢掉的。死抱着不放只能为其所累。”濮存昕很感慨地说,“我今年53岁了,名、利在我看来真是不过如此。那我就想,我这一辈子究竟要什么呢?——奇迹,我觉得我也在等待那个一刹那的奇迹的到来。”
二、“从来不敢造次”
濮存昕说他从小到大“从来不敢造次”。父亲苏民是人艺的老艺术家和副院长,父母为人正直,对他的管束也很严格。濮存昕从小在人艺长大,周围还有于是之、蓝天野这些元老级前辈,更加使得他从来不敢骄傲自满,即使现在坐到了人艺副院长的位子,用他的话说,还是保留着从小形成的“永远觉得自己不行的心态”。
濮存昕在两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直到九岁才做手术治好。童年七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是拄着双拐度过的。看着别的小朋友蹦蹦跳跳,他幼小的心里总是感到很压抑。或许这样的成长经历让他保持了一颗谦恭的心态。“直到今天,我扪心自问,也不敢言自己是成功人士,因为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濮存昕从来不会耍大牌。他到剧组拍戏不带保镖、助理,出门不戴墨镜,也不怕被人认出来,“认出来就认出来了,对签名我一向是有求必应。”他不太把名气当回事,他的朋友用“特老实”来评价他,只是用普通人的姿态跟普通人交往。
三、艺术就是人本身
对濮存昕来说,戏剧演出始终是他最重要的追求,他坦言“我还是要当个演员,这是我的原则。”作为在“人艺墙脚下长大”的演员,他对舞台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他从小就泡在人艺,父亲在剧场排练演戏时,他总是积极向母亲申请去给父亲送午饭,“这样,我就有机会进到后台,站在化妆间和舞台之间的甬道上向舞台那边张望。”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看到董行佶带病上场,从舞台上下来的时候需要人搀扶才能支撑,可是一上了台马上就变得生龙活虎——对濮存昕来说,人艺副院长、公益大使、政协委员等所有头衔,都没有舞台更让他自如。
在濮存昕看来,表演不在于有多少技巧,一步步来,自然之道才是根本。“你不能从1一下子跳到5,你要表现的是自我的生命,不能只想着讨好观众。”所以,在走上舞台前,濮存昕要保证自己真正悟到人物一生的追求是什么。在观察和学习话剧界老前辈的表演中,濮存昕深深地感到,大师们的表演之所以有恒久的魅力,是因为他们在台上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忘我地表现自己生命的本质。“你很爱看他演出,每场不落,这时候,你看的不是他在演的那个人物,而是他们自己生命的艺术。”
“只有忘我地表现生命的本质,才能真正对观众发挥出影响力。”濮存昕就是这样努力的。
四、“做公益,我觉得挺得意。”
谈到他这些年所做的公益事业时,濮存昕由衷地感到高兴。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投入这么多精力。他很真诚地笑着说:“因为我觉得挺得意的。我喜欢获得喝彩,做一个演员,我在台上得到喝彩;做公益事业,我也收获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喝彩,这是一样的。”
当初最早开始做的时候,或许多少有些机缘巧合的因素,但是在深入开展下来以后,濮存昕对公益事业有了更深的体悟。“公益的概念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比如艾滋病防控、扶贫助学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每个人都有责任、有必要去关注和参与。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当前就像一个飞速驶出去的列车,如果这列车不能让大多数人做上来,那它也是走不长远的。
最后,他还不忘履行他公益形象大使的职责,向在场的听众们号召,“做公益,不在多少,不在先后,只在做。——由心而做,量力而行,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美好。”
听完濮存昕先生真诚朴实的讲述,在场的学员们都被深深地感染了,纷纷与他交流感想。杨壮院长高兴地总结说,“我们bimba一向重视学生们艺术的修养和品格的熏陶,今天濮老师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关于艺术,关于人生,关于人生的艺术和真谛。同学们应该都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用生命诠释艺术 用艺术体悟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之努力。”
濮存昕——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著名话剧演员、影视演员,中国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
“濮存昕骨子里是有大象无形的,他希望自己达到的境界很高远,所以他把自己逼得退路无多。良好的家教和坎坷的阅历综合作用,造就了他男子汉的成熟与旷达,艺术世家的血缘又赋予他敏感沉静的气质和心有灵犀的悟性,而舞台恰恰又为他延伸出一处心灵的净土。濮存昕陶醉其中,恣意舒展,尽情挥洒。” ――摘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官方网页
用生命诠释艺术 用艺术体悟人生 —— 濮存昕做客BiMBA 畅谈谈艺术与人生
tag: 艺术 濮存昕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