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二同步辅导缅怀巴金——巴金像册《文学篇》

缅怀巴金——巴金像册《文学篇》

浏览次数: 81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缅怀巴金——巴金像册《文学篇》,

文学篇——写作

写作

1930年以后,巴金成为一个多产作家而蜚声文坛,拥有了许许多多相识与不相识的年轻崇拜者。但这种魅力不是来自他生命的圆满,恰恰是来自人格的分裂:他想做的改革社会事业已无法做成,不想做的事业却一步步诱得他功成名就。他的痛苦、矛盾、焦虑……这种种情绪用文字语言宣泄以后,唤醒了因为各种缘故陷入同样感情困境的中国知识青年枯寂的心灵,他成了中国青年的偶像。巴金的痛苦就是巴金的魅力,巴金在社会改革事业上的失败成全了巴金在文学事业上的成功。在这种分裂的人格现象中,巴金完成了丰硕的文学创作。

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从先生那里得到的启发的。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

巴金全集

巴金在写作

文学篇——激流

激流

巴金在《激流》里塑造得最成功的典型人物是觉新,这是以他大哥为原型,他写了觉新的软弱,麻木,自私,身背着因袭的封建文化的精神包袱,面对着封建家长的凶残,一步步的退让,一步步的牺牲,最后不但害了亲人,也害了自己。

几年前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是一个“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

四十年代,巴金的小说开始被改编成话剧作品,搬上舞台,受到观众的欢迎。五十年代以后,香港与上海两地的电影工作者,曾多次把《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改编成电影,一时间明星荟萃,都引起过热烈的反应。图为电影中觉新。

1957年巴金在摄影现场与《家》摄制组人员合影。后排右起导演陈西禾,前排右是主要演员孙道临,做为张瑞芳(饰瑞珏)

巴金在写作《激流三部曲》在各个时期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照片

[1] [2] [3] [4]  下一页


缅怀巴金——巴金像册《文学篇》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文学  巴金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