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二同步辅导佳人锦瑟说华年——李商隐《锦瑟》破译

佳人锦瑟说华年——李商隐《锦瑟》破译

浏览次数: 78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佳人锦瑟说华年——李商隐《锦瑟》破译,
    由此可见,锦瑟,是“绘文如锦”者,是有“文采”的瑟。而“五十弦”的瑟是古时候天神之所用,人世间现时所用的只是二十五弦的瑟。因此,“锦瑟”的意象,就有可能是作者自况:博有文采而不同凡俗,意存高远而不合时宜。这样,锦瑟五十弦中的一弦一柱,才会像树的年轮一样,触动作者思忆几十年来的往事。细玩全诗,似还可以加上一种“迷惘”:是义山寄情于锦瑟,还是锦瑟化身为义山?
  “人生识字糊涂始”,“一饮琼浆百感生”。正因为读书识字,有了文采,有了梦幻,对人生才有了更深刻的体验,更深刻的疑问。百感交侵,迷惘历乱,都只为瑟被“无端”端地“绘文如锦”,人被“无端”端地教以识字明理。可胜概叹!
二.“无端”
   汪师韩在《诗学篡闻》中说:“《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已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
   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此诗全在起句‘无端’二字,通体妙处,俱从此出。意云:锦瑟一弦一柱,已足令人怅望年华,不知何故有此许多弦柱,令人怅望不尽;全似埋怨锦瑟无端有此弦柱,遂致无端有此怅望……。”
   上面两说大抵近是。“无端”,意谓“没来由”。加上感情色彩,可以释为“好没来由”:锦瑟啊锦瑟,你为什么偏要有五十根弦?义山啊义山,你为什么偏要去读书识字,作赋吟诗?这也还罢了,好端端的一个书生,为什么放着正途不走(二十五根弦),却偏偏要去学道求仙(五十根弦),以致整个人生被弄得连自己都处处觉着迷惘,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缘在作怪啊?!
三.“一弦一柱思华年”
   据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转述,东坡认为:“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大抵李商隐拟想着自己手抚素女所鼓锦瑟的一弦一柱,想像中听到了瑟的曲调。音乐语言与往事的回忆相融合,遂形成了颌腹二联的种种意象。
四.“晓梦”与“迷蝴蝶”
   我们开始进入颌联。如按前文所述,瑟所弹出来的曲,有“适、怨、清、和”四种,则颌联与腹联正好四句。分配起来,像是挺融洽。
   据《邵氏见闻后录》说:“庄生、望帝皆瑟中古曲名”。此说好则好矣,可惜有孤证之嫌,只作考虑吧。
   庄生梦蝶,是熟典:“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蝶也。”庄周做梦,化身为蝴蝶,闲“适”自在;梦醒,又变回庄周。于是他自己都迷糊了:到底是庄周梦为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为庄周?
   先说“晓梦”。比如早上五点钟方才开始做的梦,梦必不能长久,只如电光石火,这是一层意思;笔者进一步认为,“晓梦”更有可能写快乐无忧的儿时。汪师韩在《诗学纂闻》中说:“‘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有一定道理。但笔者以为,更多地会是和小朋友一起捉鱼、放风筝、捉迷藏那种童趣。然而,即使在最快乐的时候,聪明慧悟的孩子也会隐隐觉得好像有点儿不对,朴素地猜测到“好物必不坚牢”:“我能永远这样开心吗?”、“我是谁?”,因而会感到惆怅和意兴萧索。几十年后“追忆”,更觉“有情皆幻,有色皆空也。”(叶矫然语,见《龙性堂诗话》)
   再说“迷蝴蝶”。庄生梦蝶之典,取义可以是“迷离变幻”;也可以是“栩栩然闲适”。从上文可见,笔者是倾向于后一种取义的。
五.“望帝春心托杜鹃”
   顺便说一句,颌联所用两典,与崔涂《春夕》所用两典相同:“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都用了蝶梦、鹃啼两典。当然,用事虽同,用意迥异。
   根据冯浩注,《文选.蜀都赋》注中引《蜀纪》说:“杜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云:宇化为子规。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又据朱鹤龄注,引《蜀王本纪》:“望帝使鳖灵治水,与其妻通,惭愧,且以德薄不及鳖灵,乃委国授之。望帝去时,子规方鸣,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
   总之,这也是个熟典。望帝本人的“春心”,是“使鳖灵治水,与其妻通。”义山的“春心”呢?
   前文我们说到“晓梦”应是指儿时情事,“春心”自然应指青年时情事了。义山风流韵事很多,我们这里只需说一件最刻骨铭心的:
   据钟来茵先生考证,义山二十三岁于河南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有一位姓宋的女道士,她本是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宋姑娘年轻、聪明、美丽,因两峰之间的来往,很快就与义山双双坠入情网。当然,这种偷欢是不容于礼教和清规的。恋情曝光后,男的被逐下山,女的被遣返回宫。但真诚的相恋,往往终生难忘。义山晚年在长安还与宋氏相逢……(《李商隐爱情诗解》,学林出版社)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正是“望帝春心托杜鹃”很好的脚注。华阳山的初恋,由于环境险恶,欢期幽会都是“来是空言去绝踪”(义山《无题》),来去飘忽,为欢短暂,并且随时有败露分飞的危险。恋爱中的义山,深知“盖人生奇福,常恐消受不得也。”在滞雨尤云之时,一方面会十万倍地珍惜欢娱之短暂;另一方面不由得会因为想到“永好”之无望,而怅然若失。这也是当时就会“惘然”而不必等数十年后“追忆”才会觉得“万缘皆空”的。不会有结果的恋情,换得的肯定是终生的哀怨。“赢得更深哭一场”,宛似杜鹃啼血。那么,是作为皇室后裔的李义山(望帝)幻化成杜鹃呢,还是杜鹃幻化成了望帝?欢会时的春宵一刻,轻怜蜜爱;离别后的牛衣清夜,独对孤灯,在在都要让人迷惘。
   “望帝春心托杜鹃”,说的是:作者想象中手抚五十弦锦瑟,瑟曲转入“怨”调。随着乐曲的韵律,回忆起玉阳旧梦的双飞彩凤、血泪相思。整句写的是一生中的爱情、怨恨和迷惘。
六.“沧海月明珠有泪”
   这一句比较复杂,共有四个意象(image):沧海、明月、珠、泪。让我们先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联:
1. “海”和“月”
海的运动(潮汐)和月的盈缺相关,这是自然常识。
2. “月”和“珠”
   据《吕氏春秋》说,“月乃群阴之本:“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又据《吴都赋》说:“蚌蛤珠胎,与月亏全。”又:《汉书.扬雄.羽猎赋》说:“剖明月之珠胎。”可见,“珠”也和“月”的“望、晦”相关。
   3.“珠”和“泪”
  《博物志》说:“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又,郭宪《别国洞冥记》说:“味勒国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宫,得泪珠,则鲛人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可见,“珠”可以是鲛人的“泪”;而“珠有泪”,则是一个逆向变化:“珠”开始化去而重新变成“泪”( reducing to tears )。
   4.“海”和“珠”
   根据上条所引,可知鲛人是住在海中,而孕珠的蛤蚌也是在海水里的。因而,“沧海”应是“珠”的出产地。恰如“兰田”是“玉”的种植和生长地。
   又据《新唐书。狄仁狄杰传》说:“……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综上所述,我们来试释这一句:
   瑟的曲音转入“清”,随着清越的曲音,我们似乎渐渐见到这样的图景:茫茫沧海,上有一轮满月。而沧海中有一颗孤独的明珠,却含着眼泪,其意境凄“清”而寂寥。意思好象颇为明显:政治清明之时,本应野无遗贤,珠玉均应搜罗殆尽。可是独有明珠一颗,被遗忘在它的产地(尽管它并未故意隐于山林!),寂然垂泪。联系作者的身世,抱绝世之才华,却莫名其妙地卷入牛李党争,终于不为世用。一颗明珠,被投闲置散。从鲛人之泪变成的“珠”,日渐被“还原”(reduce)成“眼泪”这种无用之物。真是“ 竄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腾王阁序》),真是万般无奈!
   因此,如果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讲了“华年”中的爱情,那么,这一句讲的乃是“华年”中的事业。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当时已惘然”是怎样的一种“惘然”呢?
   作者青壮年时,人们所见到的是犹如“海上生明月”般的一派政治清明好景,月是满月,正是报国的好光景。可是,作者却不无迷惑:
1. 月“满”,则暗示着开始走向“亏”和“缺”。作为大唐宗室的作者,忧心国运,不由会预想到唐室残破,兴索靖荆棘銅驼之悲,黯然垂泪于众人皆大欢喜之时,见满月而怀疑:“好则好矣,只怕不能长久呢。”这,是“惘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佳人锦瑟说华年——李商隐《锦瑟》破译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李商隐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