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二同步辅导吊才女 寂寞沙洲冷|念奴娇|苏轼|

吊才女 寂寞沙洲冷|念奴娇|苏轼|

浏览次数: 78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吊才女 寂寞沙洲冷|念奴娇|苏轼|,

    北宋哲宗绍圣年间,在广南东路的惠州(今惠州市)白鹤峰的几间草屋内住着一位两鬓飞霜的老人和他的家属。白天,他在草屋旁开荒种田;晚上,在油灯下读书或吟诗作词。这位老人便是当朝名臣苏轼。他的大半生都处于新党与旧党斗争的夹缝之中,由于他为人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所以一再遭贬。哲宗元佑八年(1093),所谓的新党上台,他们把苏轼当作旧党来迫害,一贬再贬,最后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苏轼感到北归无望,便在白鹤峰买地数亩,盖了几间草屋,暂时安顿下来。
    说来也怪,每当夜幕降临之时,便有一位妙龄女子暗暗来到苏轼窗前,偷听他吟诗作赋,常常站到更深夜静。露水打湿了她的鞋袜,而她漠然不觉,还在全神贯注地听着,听到会心处她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小声吟读,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俨然一位老学究。这位夜半的不速之客很快就被主人发现。一天晚上,当这位少女偷偷掩至之时,苏轼轻轻推开窗户,想和她谈谈,问个究竟。谁知,窗子一开,那位少女像一只受惊的小鸟,撒腿便跑,她灵活地跳过矮矮的院墙,便消失在夜幕之中。
    白鹤峰一带人烟稀少,没有几户人家,没有多久苏轼便搞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在离苏轼家不远地方,住着一位温都监。他有一个女儿,名叫超超,年方二八,生得清雅俊秀,知书达礼,尤其喜爱阅读东坡学士的诗歌词赋,常常手不释卷地读着,苏公的作品她都背得很熟,达到了入迷的程度。她打定主意,非苏学士这样的才子不嫁。因此,虽然过了及笄(十五)之年,尚未嫁人。自从苏轼被贬到惠州之后,她一直想寻找机会与苏学士见面,怎奈自己与苏公从未谋面。苏轼虽然遭贬,毕竟还是朝廷臣子,而自己是一个小小都监的女儿,怎能随便与人家见面呢?况且男女有别。因此只好借着夜幕的掩护,不顾风冷霜欺,站在泥地上听苏学士吟诗,在她,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苏轼了解真情之后十分感动,他暗想,我苏轼何德何能,让才女青睐一至如此。他打定主意,要成全这位才貌双全的都监之女。苏轼认识一位姓王的读书人,生得风流倜傥,饱读诗书,抱负不凡。苏轼便找机会对温都监说:“我想在王郎与令女之间牵根红线,让令爱早遂心愿。”温都监父女都非常高兴。从此,温超超便闭门读书,或者做做女红针黹,静候佳音。
    谁知,祸从天降。当权者对苏轼的迫害并没有终止。正当苏轼一家人在惠州初步安顿下来之时,绍圣四年(1097)四月,哲宗又下圣旨,再贬苏轼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琼州远在海南,“冬无炭,夏无寒泉”,是一块荒僻的不毛之地。衙役们不容苏轼做什么准备,紧急地催他上路,苏轼只得把家属留在惠州,只身带着幼子苏过动身赴琼州。全家人送到江边,洒泪诀别。苏轼想到自己这一去生还的机会极小,也不禁悲从中来。他走得如此急促,他的心情又是如此的恶劣,哪里还顾得上王郎与温超超的婚事呢?
    苏轼突然被贬海南,对温超超无疑也是晴天霹雳。她觉得自己不仅坐失一门好姻缘,还永远失去了与她崇敬的苏学士往来的机会。从此她变得痴痴呆呆,郁郁寡欢。常常一人跑到苏学士在白鹤峰的旧屋前一站就是半天。渐渐她连寝食都废了,终于一病不起。临终,她还让家人去白鹤峰看看苏学士回来没有。她带着满腔的痴情,带着满腹的才学和无限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家人遵照她的遗嘱,把她安葬在白鹤峰前一个沙丘旁,坟头向着海南,她希望即使自己死了,魂灵也能看到苏学士从海南归来。
    元符三年(1100),徽宗继位,大赦天下,苏轼才得以回到内地。苏轼再回惠州时,温超超的坟墓已是野草披离了。站在超超墓前,苏轼百感交集,不禁清泪潸然而下,他恨自己未能满足超超的心愿,如今,他已无法安慰这个苦难的灵魂,他满怀愧疚,吟出一首词来: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
     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
     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评析〗
    这则佳话取材于宋人的《野客丛书》等著作。当代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认为此词是东坡在黄州所作,当时东坡因作诗讽刺新法被人弹劾,几乎丧命。因此词中借孤鸿不敢栖息高枝,而宁可呆在沙洲里,表现患难中的东坡“忧谗畏讥”的情绪。
    另据宋代袁文《瓮牖闲评》记载,谓此词作于“谪黄州,邻家一女子甚贤,每夕只在窗下听东坡读书。后其家欲议亲,女子云:‘须得读书如东坡者乃可。’竟无所谐而死。”袁文的曾祖曾在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同任通判,因此,这则记载可能是听家中祖辈所说,或许有一定的根据。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今天已很难弄清楚了。
    不过这首词在艺术上却历来受人称道。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在《跋东坡乐府》中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清陈廷焯也推崇说:“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词则·大雅集》)这首词似在写人,又似在写鸿,似人非人,似鸿非鸿,人鸿一体,交融无间,这种物我一体审美境界的营造正是这首词成功的关键所在。读过这首词后,有谁能忘记那凄清、寂寥的疏桐月夜和孤独、满含幽愤的抒情主人公呢?




吊才女 寂寞沙洲冷|念奴娇|苏轼|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念奴娇  才女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