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二同步辅导词七首有关资料

词七首有关资料

浏览次数: 44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词七首有关资料,

 

一 关于作者

1柳永(约980—约1053)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至景元年(1034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下面摘录几条前人对柳词的评论。(1)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柳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词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尽致,尤工于羁旅行役。”(2)宋翔凤《乐府余论》:“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倚声家当尸而祝之。如竹所录,皆精金粹玉,以屯田一生精力在是,不似东坡辈以余力为之也。”(3)刘熙载《艺概》:“耆卿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惟绮罗香泽之态,所在多有,故觉风期未上耳。”(4)周济《宋四家词选》:“柳词总以平叙见长,或发端,或结尾,或换头,以一二语勾勒提摄,有千钧之力。”

 

2苏轼在黄州生活概况

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这里摘录几条前人对东坡词的评论。(1)《四库全书提要·东坡词提要》云:“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故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2)《历代诗余》引晁以道云:“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醒,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3)胡寅《酒边词序》云:“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4)许昂霄《词综偶评》云:“子瞻自评其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唯词亦然。”

 

3.秦观(1049—1100)

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政治上倾向旧党,被目为元党人,绍圣元年(1094年)贬处州酒税,不久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元符三年(1100年)放还,至藤州卒。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学士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词属婉约派,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有《淮海集》。

4辛弃疾(1140—1207)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参加耿京抗金队伍,为掌书记。次年南下,历任承务郎、建康通判及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罢官。隐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达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不长。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又被起用,次年被派往镇江任知府,为北伐作准备,因反对韩胄立即出兵的计划,又被罢官。开禧元年(1205年)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愤而死。

后来,韩胄不听辛弃疾劝告,于开禧二年(1206年)草率出兵,结果大败而归。次年,韩胄被杀。

这里摘抄几条前人对辛词的评论。(1)毛晋《稼轩词跋》:“词家争斗纤,而稼轩率多抚时感事之作,磊落英多,绝不作妮子态。宋人以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善评也。”(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3)《四库全书提要·稼轩词提要》云:“弃疾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翠刻红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4)《词林纪事》引楼敬思云:“稼轩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

二 补充注释

虞美人

关于李后主(李煜)的死因据王《默记》所载,后主旧臣徐铉降宋后,曾奉宋太宗赵匡义之命去见后主,后主握其手大哭,随后又叹道:“悔不该杀了潘佑、李平!”徐铉将这会见经过如实向太宗汇报。太宗于是命秦王赵廷美赐后主牵机药,将他毒死。

雨霖铃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

念奴娇赤壁怀古

1关于词牌来历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2周郎庐江(在现在安徽)人。长壮有姿貌。初,孙坚讨董卓,徙家于舒(地名,在庐江)。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坚死,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不久,策又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策死,弟权统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权以瑜为前部大督(统帅),与操战于赤壁,大胜。

3羽扇纶巾这是当时流行的儒将装束,非诸葛亮所专有。元、明以后,受小说《三国演义》影响,以为火攻之计出于诸葛亮,于是认为此句是指诸葛亮说的,而把周瑜看成气量窄小、妒才害能之人,大误。实际上,周瑜不仅有远见卓识,而且极善于指挥作战,详见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从词的行文看,此句指周瑜也是毫无疑义的。

一剪梅

1关于词牌牌名来自周邦彦的词句“一剪梅花万样娇”。李清照这首词问世后,人们又称此调为《玉簟秋》。

2锦书又称“锦字书”,旧时指妻子寄给丈夫的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在外的丈夫。这里反用其意,指在外的丈夫给家中妻子的信。

三漫谈柳永的《雨霖铃》(夏承焘)

在这首名作里,有两句传诵最盛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我在这里,先谈谈这两句。

作文有“达意”和“表情”之别。说理文重达意,抒情文重表情。有时达意的句子,看似全篇的主文,而表情的句子,却好像是无关重要的余文。以这首词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是这词的主文,它是叙述全篇本意的。而“今宵酒醒”二句,只是点染本意,好像是余文。但在这首抒情词里,重要的却是这后二句表情的余文,而不是前二句达意的主文。刘熙载《艺概》说:“词有点染,‘念去去’三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三句点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否则,警句亦成死灰。”这评论很对。“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也是妙谛。但还有一点要注意:在诗歌里,凡是把表情语放在表意语之后的,易见精彩;若倒置,便减色。我们若改易这四句的次序,把“多情”二句放在“今宵”二句之后,便情韵大减了。这可见文学里的表情语重于达意语。

[1] [2]  下一页


词七首有关资料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资料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