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离骚》中“泽”字的注释另议
浏览次数: 92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对于《离骚》中“泽”字的注释另议,
被选入高中语文第三册的《离骚》段落里,有一句“芳与择其杂糅兮”,而其中的“泽”字在教材中注释为“污浊”,对于这样的解释,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难以理解的,谁又能将光泽、润泽、恩泽一类的美好事物与污浊联系起来呢?
“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义项分别为:1、聚水的洼地;2、雨露;3、光泽,润泽;4、恩泽、恩惠。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中,“泽”有两个读音:读zé时的义项有:1、沼泽,湖泽;2、雨露;3、润泽,润饰;4、津液,如汗水、唾液等;5、恩惠,恩泽;6、读shì时解释为:通“释”,放弃。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1、聚水的地方;2、湿;3、金属、珠玉等的光;4、恩惠。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光泽,润泽”义项的例句为:屈原《离骚》:“芳与泽杂糅兮。”(芳:芳香。杂糅:混合揉合。)如果这一注释正确,那么,“芳”和“泽”本来就是同一类美好事物,又如何“杂糅”呢?
同样,如果教材中注释为“污浊”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在工具书上没有相同的注释,而只有相反的注释呢?况且,古汉语的法则是“例不十,法不立”,仅以这一例句,可能无法原其说。
因此,笔者认为 ,在《诗经·秦风·无衣》中,“泽”被注释为:通“襗”,内衣。那么我们可以由“内衣”引申为“汗垢,污渍”,这样来解释《离骚》中的“泽”,也许会更合理。
对于《离骚》中“泽”字的注释另议
被选入高中语文第三册的《离骚》段落里,有一句“芳与择其杂糅兮”,而其中的“泽”字在教材中注释为“污浊”,对于这样的解释,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难以理解的,谁又能将光泽、润泽、恩泽一类的美好事物与污浊联系起来呢?
“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义项分别为:1、聚水的洼地;2、雨露;3、光泽,润泽;4、恩泽、恩惠。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中,“泽”有两个读音:读zé时的义项有:1、沼泽,湖泽;2、雨露;3、润泽,润饰;4、津液,如汗水、唾液等;5、恩惠,恩泽;6、读shì时解释为:通“释”,放弃。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1、聚水的地方;2、湿;3、金属、珠玉等的光;4、恩惠。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光泽,润泽”义项的例句为:屈原《离骚》:“芳与泽杂糅兮。”(芳:芳香。杂糅:混合揉合。)如果这一注释正确,那么,“芳”和“泽”本来就是同一类美好事物,又如何“杂糅”呢?
同样,如果教材中注释为“污浊”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在工具书上没有相同的注释,而只有相反的注释呢?况且,古汉语的法则是“例不十,法不立”,仅以这一例句,可能无法原其说。
因此,笔者认为 ,在《诗经·秦风·无衣》中,“泽”被注释为:通“襗”,内衣。那么我们可以由“内衣”引申为“汗垢,污渍”,这样来解释《离骚》中的“泽”,也许会更合理。
对于《离骚》中“泽”字的注释另议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离骚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二同步辅导 推荐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